昆明動物博物館所藏標本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鮎形目 Siluriformes
科: 鮡科 Sisoridae
属: 魾属 Bagarius
种: B. bagarius
二名法
Bagarius bagarius
Hamilton, 1822[1]
異名
  • Bagarius buchanani
    Bleeker, 1854
  • Pachypterus luridus
    Swainson, 1839
  • Pimelodus bagarius
    Hamilton, 1822
  • Pimelodus carnaticus
    Jerdon, 1849

学名:,讀音同“丕”)为輻鰭魚綱鯰形目鮡科魾属的其中一,俗名面瓜鱼。

分布

本魚亞洲薩爾溫江瀾滄江恆河湄公河等流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恒河。[1]

特徵

本魚體狹長,體色為褐色,並具有深色斑塊,側線明顯,具數對觸鬚,尾鰭叉形且上下葉延長,脂鰭起點在臀鰭起源後面,延長髓棘 4至8枚,末梢部地擴大腹部的脊椎骨17至20個。在頭頂上沒有銳利的脊;嘴大,背鰭硬棘1枚;背鰭軟條6枚;臀鰭軟條13至14枚;脊椎骨38至42個,體長可達2公尺的報導是錯誤的,正確來說一般成體可達20公分(7.9英吋),最大的成體可達40公分(16英吋)的可能性更大[2]

生態

本魚棲息於水流迅速具有岩石的溪流,屬肉食性,以昆蟲、小魚、青蛙等為食,繁殖期在雨季前。

經濟利用

可做為食用魚及遊釣魚類。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魾(Bagarius bagarius)尺寸的正確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