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魚
鯔魚,又稱烏魚、烏頭、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為鯔屬的一種魚,廣泛分佈于熱帶、亞熱帶及温带的鹹淡水域中。[1]
鯔魚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鲻形目 Mugiliformes |
科: | 鯔科 Mugilidae |
属: | 鲻属 Mugil |
种: | 鯔魚 M. cephalus |
二名法 | |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 | |
|
特徵
本魚體圓而長,頭部略扁而尾部稍側扁。成魚之脂性眼瞼發育完善,有時將瞳孔完全掩蓋。主上頜骨不向下彎至前頜骨下方。背部中央無隆起稜脊。體側有6至7條暗色縱帶,胸鰭基部上半1/2處有一黑色斑塊。具有巨大的背鰭上有硬棘4枚和軟條8枚,臀鰭鰭條8枚。整個身體有櫛鱗,並常有黏液分泌,以增加保護性,無側線。體長可長120公分。
生態習性
鯔魚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溫、熱帶海域的沿岸。喜棲息在入海口,水深0至120公尺。幼魚常溯河入淡水河川。產卵期時會洄游至外海產卵。利用其鰓耙濾取有機物為食。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遭汙染的港灣、河川皆能生存。
經濟利用
屬於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魚苗多在每年3、4月間出現,很多漁民均在這段期間打開水閘,將幼苗放進基圍,並投餵飼料如麻枯、黃豆渣、花生枯等,以期他們快速成長,趕及冬天前出魚收成。已孕雌魚的卵巢及魚卵統稱「烏魚子」,是鹽漬水產加工食品[2]。雄魚的精巢是一道名菜,即烏魚鰾,肉質美味,加酒紅燒,或是煮湯,甚至煮麻油烏魚皆適宜。
史籍記載
觀之烏魚,兩眼從額頭突出,看起來非常威嚴,全身都是深綠色斑點,喜歡身居海水清濁之間,在海中蛇行迴游環繞,好動刁鑽,圍入網中遇驚嚇會奮不顧身往上跳躍,至死不屈,不易捕獲,老一輩的人稱之為「鮡烏」。臺海采風圖考云:「鮡魚黑色如鰍,長不盈尺,二目突出於額,身多綠斑。志稱多在海邊泥塗中,善跳躍,土人以為美味。置於地上能跳,亦能行數步。」(花跳?) 如畜池中,有跳石上斃者。
『台灣府志』稱:「烏魚,即《本草》之鯔魚;海港所產甚盛。冬至前捕之,曰正頭烏,則肥而味美;至後捕之,曰回頭烏,則瘦而味劣。官徵稅,給烏魚旗,始許採捕。按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膾四缶井,帝以示群臣曰:昔介象殿庭釣得鯔魚,此幻化耳。今日之膾,乃是真海魚所作,來至數千里,亦是一時奇味。即出數盤以賜近臣,載之《大業拾遺記》,蓋即烏魚也。吾杭素產鯔魚,有江鯔、河鯔二種,其大者不盈尺,與郡中六、七月間所食正同。至秋深,長一、二尺,味始肥美。杭所產,遠不及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