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欣

黃嘉欣英語:),香港女子運動攀登選手及教練。曾五度(2010、2013、2014、2016、2017年)贏得長洲搶包山比賽女子組冠軍,有「包山」的稱譽[1]

簡歷

初接觸攀登運動

黃嘉欣在葵涌邨長大,自小熱愛運動,曾是籃球田徑越野賽跑等校隊成員。她曾連續兩次參加香港中學會考,但都未能獲得五科及格,當時面對著失學、失業、失戀、失去朋友的「四失」局面,人生陷入谷底,後因遇上攀石運動才重拾自信[2]。導師認為她甚具潛質,而她亦漸漸迷上攀登運動,在不足兩年間便考得一級和二級證書,更在2008年正式成為攀登教練,亦成為香港運動攀登集訓隊隊員[3]

首奪「包山」

黃嘉欣(參賽選手10號)正在參與2010年舉行的長洲搶包山比賽

2005年,黃嘉欣首次注意到長洲搶包山比賽,她在報紙看到很多參與攀石運動的朋友都有參加比賽,於是也想試試。她在初時的成績只能當後備參賽者,因為當時的搶包山比賽只有12個正選名額,而且不分男、女子組。後來,她跟一些女性參賽者建議主辦方將男、女子組分拆,主辦方及至2009年終於同意,在12個名額中預留兩個名額給女性參加者,但維持男女同時作賽,只有一個冠軍[2]

再到2010年,主辦方再改制度,給予女性參加者的名額增至3名,且男、女子分開計分,各有一名冠軍。由該年開始,搶包山比賽才首次出現「包山」,而黃嘉欣也在該年以603分的成績,成為香港首個「包山」,她在賽後將冠軍獎盃送給母親[2][4]

完成四連霸

2013年,黃嘉欣在長洲搶包山比賽中以720分的成績,擊敗前兩屆的冠軍「蜘蛛女」鄭麗莎,重奪失落的寶座[5][6]。一年後,她再以747分衛冕女子組冠軍[7]

2015年,黃嘉欣在選拔賽中憑11秒31的佳績,以第一名的身分晉身決賽[8];不過,大會最後卻因長洲晚上突然下大雨,取消了當晚的比賽並不設補賽[9]。次年,黃嘉欣再次在選拔賽中以12秒49首名出線[10],並在決賽中以438分奪得三連冠[11]

在2017年的搶包山比賽決賽中,女子組參賽的三人中只有黃嘉欣能在時限前返回地面,成功完成四連霸,並成為五屆「包山」[12]。然而,在翌年的決賽中,她卻因未能在限時內落地而被取消資格,因而失落了連續三屆取得冠軍才有的「包山」殊榮[13]

其他攀登運動

除較為知名的「包山」身分外,黃嘉欣的正職為運動攀登選手及教練,曾奪得2016年全國自然岩壁精英賽女子難度速度冠軍、2016年香港速度攀登賽女子公開組亞軍、2017年香港抱石錦標賽女子公開組第四名(香港代表最佳成績)、2018年亞洲杯女子抱石第七名等等[14]

黃嘉欣也是香港首位攀冰運動員,曾代表香港參加2011年3月在俄羅斯基洛夫舉行的攀冰世界盃分站,分別在速度賽和難度賽拿得第14名[15]和第22名[16]

此外,黃嘉欣亦是攀樹選手及教練,曾在攀樹比賽中多次獲獎,包括2016年亞太攀樹錦標賽女子速度賽冠軍、2016年新加坡爬樹冠軍賽速度攀爬冠軍、2017年中國攀樹錦標賽暨廈門國際邀請賽的大師挑戰賽冠軍等,又曾在歷年的香港攀樹錦標賽中贏得多個獎項[17]

備戰東京奧運

在得知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增加運動攀登項目後,黃嘉欣決定辭去穩定工作,憑著全職訓練和兼職教練收入,想要達成「奧運夢」[18]

參考資料

  1. (繁體中文). 巴士的報. 2017-05-04.
  2. (繁體中文). 信報財經新聞. 201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3. (繁體中文). 明報. 2010-05-23.
  4.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1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5. (繁體中文). 大公報.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6. (繁體中文). 香港政府新聞-中文版.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7. (繁體中文). 壹週刊.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8. (繁體中文). 文匯報. 2015-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9. (繁體中文). 文匯報. 2015-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0. (繁體中文) (PDF). 大公報.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7-05).
  11.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16-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2.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17-05-04.
  13. (繁體中文). 大公報.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4. (繁體中文). 香港電台. 2017-10-07.
  15. (英文) (PDF). UIAA.
  16. (英文) (PDF). UIAA.
  17. (繁體中文). 體路. 2017-12-11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5).
  18. (繁體中文). 體路.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