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

黑面琵鷺學名),又名小琵鷺黑面鹭黑琵鷺琵琶嘴鹭,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3][註 1]。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稱;屬於鸛形目鹮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臉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因此當黑面琵鷺在每年一月至三月度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在多地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黑面琵鷺現時只分布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黑臉琵鷺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䴉科 Threskiornithidae
属: 琵鷺屬 Platalea
种: 黑臉琵鷺 P. minor
二名法
Platalea minor
Temminck & Schlegel, 1849[2]

特徵

黑脸琵鹭幼鳥,與成鳥相比喙部較平滑

琵琶的大嘴是琵鷺類鳥類共有的特徵,而黑面琵鷺是六種琵鷺種體型最小者。黑脸琵鹭長的很像可能混群的白琵鷺,但與白琵鷺比較,黑面琵鷺的體型稍小一點(也是琵鷺家族中體型最小的),且面部黑色裸露皮膚延伸至眼睛後方。腳黑色。繁殖期時,黑面琵鷺的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顯的黃色。亞成鳥喙部顏色較淺,較小且表面較為平滑,初級飛羽末端外緣及飛羽羽軸皆呈黑色。雛鳥羽色全白,色澤比亞成鳥淺。

體型[3]
全長(從嘴尖到尾巴末端的長度) :74~85厘米
翼展(雙翼張開的長度):約 110 厘米
站立高度:50~60 厘米
體重:約 1·46公斤至2·05公斤
四趾(半蹼):約 25~30 厘米0~142 厘米。
羽色:主要以白色為主,展翼寬度約 130~142 厘米。

繁殖期(每年一月底至三月間)時成鳥的頭部和胸前會開始長出黃色的繁殖羽

黑面琵鷺部分羽毛的測量數據[4](測量單位:厘米)
測量羽種 成鳥(冬羽) 亞成鳥 描述與差異
小翼羽(Alula)10.79.5成鳥羽毛全白。亞成鳥羽軸黑色,外側羽緣黑褐色
初級大覆羽(Greater primary coverts)11.211.6成鳥羽毛全白。亞成鳥羽軸黑色
初級飛羽(Primary remiges)28(第八枚)29(第九枚)成鳥羽毛全白。亞成鳥羽軸、外側羽瓣和末端黑色或黑褐色
初級翼下大覆羽8.37成鳥全白。亞成鳥羽軸黑色
次級飛羽(Secondary remiges)19(第三枚)18(第三枚)成鳥全白。亞成鳥羽軸黑色
次級大覆羽(Greater secondary coverts)11.811.8成鳥與亞成鳥羽毛皆為全白

習性

本性機警,生活於河口、潮池、濕地或潮間帶,具群居性,偶爾會與警戒性較高的水鳥聚在一起;主要在濕地或魚塭等淺水域覓食,以喙微張並在水裡掃動的方式搜尋魚蝦或甲殼類。休息時會出現嬉戲的行為,同伴間會互相理羽。

繁殖与保护

日本福岡縣和白濕地覓食的黑面琵鷺。遠方的福岡海島城是一座人工島,1994年動工至今仍在繼續建造

黑脸琵鹭於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5]日本越南泰國等地越冬(當中台灣為世界最大度冬區。其中,臺灣占全世界數量約六成(迄2020年),而臺南地區原以曾文溪口總數佔臺灣的9成,促使當地設有台江國家公園等保護區。近年學甲區農會所設立的「學甲溼地生態園區」,於2011年首度發現黑面琵鷺蹤影,該年度最高紀錄出現將近200隻成鳥。[6]

黑面琵鷺主要繁殖於朝鮮半島,然而也有紀錄表示也在中國大陸東北方繁殖[7]。黑脸琵鹭約在三至四歲達到性成熟。繁殖季(約五月至七月)期間,雄鳥飾羽會弄得蓬鬆並發出低沉聲音吸引雌鳥。習慣於荒島的岩壁上築巢,伴侶間會相互理羽,有助於增進雄鳥與雌鳥間的感情,並會持續至雌鳥產完所有卵為止。[8][9]

在台灣台南市蒼鷺常常被認為是黑脸琵鹭即將抵達的徵兆,可能是因為蒼鷺前來度冬的時間與黑脸琵鹭相當接近的緣故。[10]

1988年,香港鳥類學家暨香港觀鳥會負責人之一 Peter R. Kennerley 致函中華鳥會,希望協助提供台灣黑脸琵鹭的資料;兩年後,他發表了第一份正式的黑脸琵鹭統計報告〈A review of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11],報告中表示全世界黑脸琵鹭數量僅剩288隻,引起國際間許多關注。而後,許多有黑面琵鷺棲息(包含繁殖及越冬)的國家開始進行統計該鳥類的數量;1997年,香港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戴名揚(Thomas D. Dahmer)將黑面琵鷺的統計範圍擴大至當時已知的整個度冬區,並號召全球的觀察者於每年一月下旬同步進行調查,首次普查僅記錄到535隻,爾後大抵有增加趨勢。2003年,香港觀鳥會開始接手族群的統計工作。以下為1997年至今的調查紀錄[註 2]

年分 日期 錄得總數 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
2003 01.24–01.26 1,069 10.3% 2003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4 01.16–01.18 1,206 12.8% 2004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5 01.21–01.23 1,475 22.3% 2005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6 01.06–01.08 1,679 13.8% 2006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7 01.19–01.21 1,695 0.95% 2007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8 01.11–01.13 2,065 21.8% 2008~2009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09 01.09–01.11 2,041 1.20% 2008~2009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0 01.08–01.10 2,347 15.0% 201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1 01.21–01.23 1,839 21.6% 2011~2012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2 01.13–01.15 2,693 46.4% 2011~2012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3 01.11–01.13 2,725 1.20% 2013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4 01.17–01.19 2,726 0.04% 2014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5 01.16–01.18 3,272 20.0% 2015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6 01.15–01.17 3,356 2.57% 2016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7 01.13–01.15 3,941 17.4% 2017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8 01.19–01.21 3,941 無變化 2018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
2019 01.25–01.27 4,463 13.2% 2019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含報告)
2020 01.17–01.19 4,864 8.98% 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含報告)

黑脸琵鹭族群的數量下降,主要來自棲息地遭到破壞、人為干擾和全球暖化,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壽先曾以分子遺傳學研究,推測黑面琵鷺的數量原本至少有上萬隻。而學者普遍相信,對黑面琵鷺造成負面影響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棲地遭到破壞且受到汙染,以及人為干擾[12],尤其 2002 年底於台灣發生的黑脸琵鹭肉毒桿菌集體中毒事件,更對黑脸琵鹭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傷害[註 3];因此近年許多保育人士發起保育黑脸琵鹭的活動,也出現許多生態保護區,使黑脸琵鹭的數量目前逐漸回升。

黑脸琵鹭的保護程度包括:

  • IUCN濒危等级:EN C1+2b,生效年代:2003年
  • IUCN濒危等级:受威胁,生效年代:1996年
  • 中华民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第一类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生效年代:1992年
  •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年
  • 日本環境省滅危懼 IA 類
  • 韓國天然紀念物

台灣渡冬棲地分布 渡冬地點多在在海岸附近地區,例如河口、潟湖、海埔地、鹹水沼澤、紅樹林等地。

主要分佈:七股潟湖、魚塭區、曾文溪口海埔地、另外還有學甲急水溪畔濕地。另外可見於許多其他濕地裡,但是出現數量均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

位處急水溪畔的「學甲溼地生態園區」,自2011年開始至今,每年可觀察到前來棲息的黑面琵鷺都在200隻以上,最高紀錄曾達到428隻。[14]

花蓮已連續3年發現黑面琵鷺停留,2013年有5隻在花蓮度冬停留1個多月,而2011年有1隻黑面琵鷺、1隻白琵鷺[15]

环志信息

近年来东亚地区采取统一规格对黑面琵鹭进行环志研究,迄今为止已经环志的黑面琵鹭信息如下。在野外看到佩有下述脚环的黑面琵鹭就应该尽快联系当地的鸟类环志机构,以协助搜集关于黑面琵鹭繁殖迁徙的相关资料[16]

黑臉琵鷺环志紀錄
环志地點环志時間右腳左腳金屬環衛星發報器
韓國1995年7月14號紅-綠黃(無編號)無金屬環
紅-藍黃(無號)無金屬環
香港1998年2月26號綠(編號A01)綠-紅有金屬環
綠(編號A02)綠-黃有金屬環
綠(編號A03)綠-藍有金屬環
綠(編號A04)綠-白有金屬環
綠(編號A05)白-紅有金屬環
綠(編號A06)白-黃有金屬環
綠(編號A07)白-藍有金屬環
綠(編號A08)白-綠有金屬環
綠(編號A09)紅-黃有金屬環
綠(編號A10)紅-藍有金屬環
綠(編號A11)紅-綠有金屬環
綠(編號A12)紅-白有金屬環
綠(編號A13)黃-紅有金屬環
1999年1月9號綠(編號A14)黃-藍有金屬環
綠(編號A15)黃-綠有金屬環
綠(編號A16)黃-白有金屬環
1999年1月10號綠(編號A17)藍-紅有金屬環
綠(編號A18)藍-黃有金屬環PTT-11317
綠(編號A19)藍-綠有金屬環PTT-11707
綠(編號A20)藍-白有金屬環
1999年1月11號綠(編號A21)綠-紅-黃有金屬環
綠(編號A22)綠-紅-藍有金屬環
綠(編號A23)綠-紅-綠有金屬環
2001年2月1號綠(編號A25)綠-黃-紅不詳不詳
2002年1月30號綠(編號A26)綠-黃-藍有金屬環
2002年12月5號綠(編號A27)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28)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29)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0)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1)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2)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3)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4)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5)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6)無彩環有金屬環
綠(編號A37)無彩環有金屬環
台灣1997年12月22號紅-白-紅紅(無編號)無金屬環
白(無編號)藍-白-藍無金屬環
1997年12月30號紅-白-紅黃-白-黃無金屬環
1998年1月4號無環藍-白無金屬環
1998年12月21號鋁H1[註 4]紅-白有金屬環
鋁H2白-藍有金屬環
1998年2月19號藍(編號T01)藍-紅無金屬環PTT-04517
1998年2月25號藍(編號T05)綠-紅無金屬環
1998年3月2號藍(編號T06)綠-黃無金屬環PTT-04518
1998年3月10號藍(編號T07)綠-藍無金屬環PTT-04516
1998年12月8號藍(編號T08)綠-白有金屬環
藍(編號T09)白-紅有金屬環
藍(編號T10)白-黃有金屬環
藍(編號T11)白-藍有金屬環
1999年1月9號藍(編號T13)紅-黃有金屬環
1999年1月10號藍(編號T14)紅-藍有金屬環PTT-02232
藍(編號T15)紅-綠有金屬環
1999年1月11號藍(編號T16)紅-白有金屬環PTT-02219
2003年3月16號藍(編號T17)白-黃-紅無金屬環
1999年3月13號藍(編號T18)黃-藍有金屬環
藍(編號T19)黃-綠有金屬環
2003年2月18號棕(左腳T20)淺藍-紅有金屬環
棕(左腳T21)淺藍-黃有金屬環
棕(繪號T22)黃-淺藍有金屬環
棕(繪號T23)紅-淺藍有金屬環
棕(繪號T24)淺綠-紅有金屬環
棕(繪號T25)淺綠-淺藍有金屬環
棕(繪號T26)棕-黃有金屬環
棕(繪號T27)淺藍-棕有金屬環
棕(繪號T28)淺藍-淺綠有金屬環
棕(繪號T30)黃-紅有金屬環
棕(繪號T31)淺黃-綠有金屬環
棕(繪號T32)黃-棕有金屬環
棕(繪號T34)紅-棕有金屬環
棕(繪號T35)棕-淺藍有金屬環
棕(繪號T36)棕-紅有金屬環
2003年3月15號或3月16號藍(編號T37)綠-紅-黃無金屬環
2004年12月13號藍(編號T38)綠-紅-藍無金屬環
藍(編號T39)綠-紅-綠無金屬環
中國2000年12月25號綠(編號A24)綠-紅-白有金屬環
韓國2002年6月4號紅(編號K31)紅-綠-藍有金屬環
紅(編號K32)紅-綠-白有金屬環
紅(編號K33)紅-白-紅有金屬環
紅(編號K34)紅-白-黃有金屬環
紅(編號K35)紅-白-藍有金屬環
紅(編號K36)紅-白-綠有金屬環
紅(編號K37)黃-紅-黃有金屬環
紅(編號K38)黃-紅-藍有金屬環
日本2004年3月10號黃(編號J01)黃-紅有金屬環
黃(編號J02)黃-藍有金屬環

参见

註釋

  1. 台灣七股當地人因其嘴巴扁平像湯匙在水中攪來攪去找東西吃,稱其為「烏面抐桮」、「烏面仔」、「烏面鳥仔」。宜蘭地區則稱為「飯匙鵝」。
  2. 2020年的普查報告中提及,「過往的報告曾更新部分地點由1997至2002年的數據,但未相應修改總數」,這裡所採之此時期數據是2020年報告中的修正版本。
  3. 黑脸琵鹭肉毒桿菌集體中毒事件:2002 年 12 月初至 2003 年 1 月間,許多於台灣度冬的黑面琵鷺疑似吃下帶有肉毒桿菌病毒(C 型)的腐魚等食物,造成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死亡,總共 73 隻死亡,17 隻成功救活。[13]
  4. 編號H1黑脸琵鹭於 2002 年 12 月 9 日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死亡。

參考來源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1 October 2017].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瀕危級別的原因
  2. Temminck, C. J., Schlegel H. "Fauna Japonica, Aves". [ Siebold ] p.120. pl.76 – University of Kyoto(京都大学電子図書館)
  3. 林本初. . 聯經. 2003年9月. ISBN 957-08-2624-X.
  4. 祁偉廉. . 商周. 2006: pp.100–107. ISBN 986-124-582-0.
  5. Robert Swinhoe. . Ibis. 1864, 6 (3): 361–370.
  6. 環境資訊中心電子報╱記者康杰修/台北整理報導, "學甲溼地 「黑面琵鷺」築巢畫面曝光"環境資訊中心, 2011年04月22日.
  7. Wei Guo-An, Lei Fu-Min, Yin Zuo-Hua, Ding Chang-Qing, and Ding Wen-Ning. . Waterbirds. 2005, 28 (4): 420–425.
  8. 吳佩香, 王徵吉. . 經典雜誌. 2010年10月. ISBN 978-986-82623-5-5.
  9. 嚴融怡. . 冠羽. 2013年11月, 235: p.8.
  10. 蒼鷺抵台打卡 「黑面」就快來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13/9/21
  11. Kennerley, P. R. . Hong Kong Bird Report. 1990, 1989: 83–100.
  12. 方偉宏. . 貓頭鷹. 2005年11月: pp.66–67. ISBN 986-7415-81-7.
  13. 莊惟超, 謝耀清, 陳世輝, 李儼峰, 蔡耿宇, 蔡信雄. 黑面琵鷺C型肉毒梭狀桿菌毒素中毒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灣獸醫誌. 2005, 31(4).
  14. 台灣好新聞報╱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 "長出金黃色繁殖羽毛 學甲濕地聚集逾200隻黑面琵鷺",奇摩新聞, 2017年3月16日.
  15.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范振和/花蓮縣報導, "黑面琵鷺 連續3年現身花蓮!", 聯合新聞網, 2013年10月13日.
  16. 黑面琵鷺回報系統

擴展閱讀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黑脸琵鹭

維基物種中有關黑面琵鷺的數據

  • Swennen, C., & Yu, Y. . Waterbirds. 2005, 28 (1).
  • Chesser, R.Terry; Yeung, Carol K.L.; Yao, Cheng-Te; Tians, Xiu-Hua; Li Shou-Hsien. (PDF). Zootaxa. 2010, 2603: 53–60.
  • 顏重威, 趙正階, 鄭光美, 許維樞, 譚耀匡. . 翠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3月: p.29(sp.68). ISBN 957-99238-0-9.
  • 約翰∙馬敬能, 卡倫∙菲利普斯, 何芬奇. .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p.220, pl.62(sp.563). ISBN 7-5355-3224-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