鼈甲暮蟬

鼈甲暮蟬学名:),为蟬科暮蟬屬下的一个种[2],舊稱「鼈甲蜩」,分布於台灣海拔800至2000公尺的山地,如烏來太平山溪頭奮起湖,成蟲於每年5至8月出沒,常見於日本柳杉林(外來人工種植)等喬木棲息,具趨光性,臺灣特有種,體型與陽明山暮蟬(但比其頭部的額唇基突出)、大坪暮蟬(前翅煙褐色斑紋類似)相似,公蟬體長約32~34(1.3~1.3英寸),母蟬體長約23~24(0.91~0.94英寸)[6][3]

鼈甲暮蟬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科: 蝉科 Cicadidae
属: 暮蝉属 Tanna
种: 鼈甲暮蟬 T. sayurie
二名法
Tanna sayurie
Kato, 1926[1][2][3][4][5][6]

参考來源

文献
  • Allen F. Sanborn. . Elsevier. 31 October 2013 [2013]. ISBN 978-0-12-416638-7 (英语).
  • 陳振祥. 張蕙芬 , 编. . 臺北市: 天下遠見出版. 2007-06-29 [2007]. ISBN 978-986-417-958-9 (中文).(繁體中文)
腳注
    引用
    1. 加藤正世.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1926年2月, 16 (82): 23–31.
    2. .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6-02-18].;2015-10-01日之前的前端介面舊版:.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8).
    3.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2016-02-18].
    4. Sanborn 2013,第369、764页
    5. 陳振祥 2007,第135–136页

    扩展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