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太平洋颱風季
1978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78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1978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氣旋季總結圖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1978年1月6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1979年1月15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颱風麗妲 |
• 最高風速 | 220 km/h(14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880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低氣壓數 | 32 |
風暴數 | 29 |
颱風數 | 15 |
超級颱風數 | 1 |
死亡人數 | 不明 |
財產損失 | 不明 |
太平洋颱風季 |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78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78xx。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等級 | |||||
---|---|---|---|---|---|
等級 | 風速 | ||||
超級颱風 | ≥130節 ≥240公里每小時 | ||||
颱風 | 63–129節 118–239公里每小時 | ||||
熱帶風暴 | 34–62節 63–11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22–33節 41–62公里每小時 |
已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在1978年,有32個熱帶低氣壓形成,其中29個成為了熱帶風暴。15個成為了颱風。1個更成為了超級颱風。
強烈熱帶風暴妮艼 (Nadine)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月6日-1978年1月13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
颱風奧麗芙 (Olive)
PAGASA:Atang
颱風(JMA) | |
2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4月15日-1978年4月26日 |
---|---|
強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鐘) 955 hPa(mbar) |
熱帶風暴寶麗 (Polly)
PAGASA:Bisi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6月13日-1978年6月20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
熱帶風暴露絲 (Rose)
PAGASA:Klari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6月21日-1978年6月24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熱帶風暴雪麗 (Shirley)
PAGASA:Deli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6月26日-1978年6月30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十分鐘) 992 hPa(mbar) |
颱風芸蒂 (Wendy)
PAGASA:Ema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7月22日-1978年8月3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 (Agnes)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7月24日-1978年7月30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0 hPa(mbar) |
愛娜斯在7月24日形成,在南海北部打轉,並在7月29日以瞬間最大陣風風速60 mph的強度在中國登陸。[1] 不久在7月30日消散。愛娜斯令香港天文台四日內兩度掛起八號風球,並曾先後懸掛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四個方向的八號風球,為1946年有持續記錄至今的唯一一次,並在香港導致3人死亡,134人受伤。[2]
熱帶風暴邦妮 (Bonnie)
PAGASA:Ilia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8月8日-1978年8月12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
颱風嘉曼 (Carmen)
PAGASA:Lole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8月10日-1978年8月20日 |
---|---|
強度 | 140 km/h(85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
熱帶風暴黛娜 (Della)
PAGASA:Midi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8月10日-1978年8月13日 |
---|---|
強度 | 85 km/h(50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
颱風伊蘭 (Elaine)
PAGASA:Normi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8月18日-1978年8月28日 |
---|---|
強度 | 120 km/h(75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
熱帶風暴姬羅莉亞 (Gloria)
PAGASA:Oyang
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8月28日-1978年8月31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2 hPa(mbar) |
颱風艾瑪 (Irma)
PAGASA:Pasi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9月9日-1978年9月15日 |
---|---|
強度 | 120 km/h(75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吉蒂 (Kit)
PAGASA:Ruping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9月20日-1978年9月26日 |
---|---|
強度 | 95 km/h(6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颱風露娜 (Lola)
PAGASA:Susang
颱風(JMA) | |
1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9月20日-1978年10月2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蓮娜 (Nina)
PAGASA:Tering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0月6日-1978年10月16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颱風奧娜 (Ora)
PAGASA:Uding
颱風(JMA) | |
2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0月8日-1978年10月15日 |
---|---|
強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鐘) 940 hPa(mbar) |
颱風菲利斯 (Phyllis)
颱風(JMA) | |
2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0月13日-1978年10月22日 |
---|---|
強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鐘) 955 hPa(mbar) |
颱風麗妲 (Rita)
PAGASA:Kading
颱風(JMA) | |
5級 超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0月15日-1978年10月29日 |
---|---|
強度 | 220 km/h(140 mph)(十分鐘) 880 hPa(mbar) |
熱帶低氣壓28W在10月15日形成。在10月18日,其增強為一熱帶風暴。麗妲在10月19日增強為一颱風。並在10月23日達至5級颱風的水平,其中心氣壓只有880帕斯卡,只和1979年颱風泰培 (1979年)所創的紀錄高10毫巴。在維持巔峰強度三日後,麗妲減弱為一4級颱風並在呂宋沿海登陸。麗妲維持颱風的強度橫過菲律賓並以颱風強度的下限進入南海。麗妲之後緩慢減弱並在越南沿海消散。麗妲在菲律賓造成相當大的破壞和人命傷亡,但具體數字不明。
強烈熱帶風暴戴絲 (Tess)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0月31日-1978年11月6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颱風維奧娜 (Viola)
PAGASA:Esang
颱風(JMA) | |
4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1月16日-1978年11月24日 |
---|---|
強度 | 195 km/h(120 mph)(十分鐘) 910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芸妮 (Winnie)
強烈熱帶風暴(JMA)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1月25日-1978年11月30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0 hPa(mbar) |
颱風愛麗斯 (Alice)
颱風(JMA) | |
3級 颱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978年12月31日-1979年1月15日 |
---|---|
強度 | 175 km/h(110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
愛麗斯於12月31日晚間在赤道以北約280公里處形成,移至赤道以北約350公里處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初時大致向西北移動。它於1月2日上午增強為熱帶風暴,並於1月3日凌晨進一步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及轉向北移動。當日下午它減弱為熱帶風暴,但於1月4日上午重新增強強烈熱帶風暴及轉向西北偏西移動。愛麗斯於1月6日下午增強為颱風,並於1月8日上午強度達到第一次顛峰,十分鐘最高持續風力為每小時約180公里。其後愛莉絲緩慢減弱,1月9日晚上再一次愛麗斯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但它隨即於1月10日凌晨重新增強為颱風。1月12日凌晨它的強度達到第二次顛峰,十分鐘最高持續風力為每小時約163公里,該強度維持至1月12日下午。其後愛麗斯逐漸減弱,它先於1月13日上午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及轉向東北偏東移動,再於當晚減弱為熱帶風暴及轉向東移動。隨後愛麗斯於1月15日上午在雅蒲島之西北偏北約760公里處減弱為低壓區。
未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除了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的熱帶氣旋。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氣旋名單
|
|
|
|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1978年太平洋颱風季 |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中央氣象台-颱風實時路徑顯示
- 中國中央氣象台
- 日本氣象廳熱帶氣旋資訊Archived 2017-07-01 at WebCite
- 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熱帶氣旋資訊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資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熱帶氣旋資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熱帶氣旋衛星影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數位颱風—熱帶氣旋資料及圖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