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05年,費德勒自03年首次奪得大滿貫後第一次在生涯中連續兩項大滿貫賽事未能進入決賽 - 在澳網進入四強後,以7-5, 4-6, 7-5, 66-7, 7-9苦戰五盤遭到最後奪冠的薩芬逆轉淘汰,而宣告衛冕失敗;法網首度進入四強後,以3-6, 6-4, 4-6, 3-6四盤負於最後奪冠的納達爾[1]。不過,費德勒隨即在溫網草地上重新樹立主宰地位,用僅失一盤的狀態進入決賽後,以6-2, 7-62, 6-4直落三盤擊敗羅迪克而衛冕成功,拿下第三座冠軍與第五座大滿貫。美網決賽,他又以6-3, 2-6, 7-61, 6-1四盤擊敗美國傳奇球員阿格西,成功衛冕[1],拿下第二座冠軍與第六座大滿貫。另外,年內他亦奪得四座大師賽的單打冠軍(一座:漢堡紅土賽事、另外三座: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辛辛那提硬地賽事)[1],二座500賽的冠軍(杜拜、鹿特丹硬地賽事)[1],不過卻在網球大師盃決賽,以7-64, 7-611, 2-6, 1-6, 63-7苦戰五盤大逆轉不敵大卫·纳尔班迪安[1],宣告衛冕失敗。

摘要

費德勒在2005年溫布頓完成三連霸霸業
費德勒在2005年美國公開賽作為頭號種子,並在9月11日衛冕成功
  • 2005年,開始與澳洲籍教練東尼·羅切(澳洲網球名宿,曾奪得1966年法網男單冠軍)合作,羅切一般只會在大滿貫等較大型比賽前才作指導。
  • 在澳洲網球公開賽的準決賽當中,以總盤數2-3(比分 7-5, 4-6, 7-5, 66-7, 7-9)不敵去屆亞軍俄羅斯球員沙芬,宣告衛冕失敗。
  • 在蒙地卡羅大師賽的八強當中,意外負於非種耔球員法國加斯奎特。(比分:7-61, 2-6, 610-7)
  • 該年的7月3日,摘下了溫布頓冠軍,達成了温布尔登男子單打冠軍三連霸。
  • 該年一共摘下11座單打冠軍,並以ATP冠軍年終積分達到1,345,再度成為當年年終世界排名第一位。
  • 該年11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ATP年終賽(上海大師盃)決賽中以總盤數2-3負於宿敵阿根廷的纳尔班迪安(比分:7-64, 7-611, 2-6, 1-6, 63-7),而宣告三度衛冕失敗;後者終止了其延續在ATP巡迴賽賽事男單決賽中的連勝紀錄,其決賽中連勝紀錄為24個。
    • (按:上海大師盃場地為「室內地毯」。)

大滿貫單打比賽

年度賽事結果對手比分
2005 澳網 1R 法布里斯·桑托羅 6-1, 6-1, 6-2
2R 鈴木貴男 6-3, 6-4, 6-4
3R 亞爾科·涅米寧 6-3, 5-2 退賽
4R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6-2, 6-2, 7-54
QF 安德烈·阿加西 6-3, 6-4, 6-4
SF 马拉特·萨芬 5-7, 6-4, 5-7, 7-66, 9-7
法網 1R 杜迪·塞拉 6-1, 6-4, 6-0
2R 尼古拉斯·阿爾瑪格羅 6-3, 7-60, 6-2
3R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7-69, 7-5, 6-2
4R 卡洛斯·莫亚 6-1, 6-4, 6-3
QF 維克托·哈內斯庫 6-2, 7-63, 6-3
SF 拉斐爾·拿度 6-3, 4-6, 6-4, 6-3
溫網 1R 保羅-亨利·馬蒂厄 6-4, 6-2, 6-4
2R 伊禾·文拿 6-4, 6-4, 6-1
3R 尼古拉斯·基弗 6-2, 65-7, 6-1, 7-5
4R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6-3, 6-4, 7-66
QF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7-5, 6-2, 7-62
SF 莱顿·休伊特 6-3, 6-4, 7-64
F (5) 安迪·羅迪克 6-2, 7-62, 6-4
美網 1R 伊禾·文拿 6-1, 6-1, 6-1
2R 伊沃·卡洛維奇 7-5, 7-5, 7-62
3R 奧利維埃·羅庫斯 6-3, 7-68, 6-2
4R 尼古拉斯·基弗 6-4, 63-7, 6-3, 6-4
QF 大卫·纳尔班迪安 6-2, 6-4, 6-1
SF 莱顿·休伊特 6-3, 7-60, 4-6, 6-3
F (6) 安德烈·阿加西 6-3, 2-6, 7-61, 6-1

參看

參考資料

  1. ATP. . [201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9).(英文)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