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國期中選舉

2006年美國中期选举美國時間2006年11月7日舉行,這次期中選舉是為了改選美國眾議院全部435席眾議員、美國參議院100席的三分之一(33席)和36位州長。此外37個州也趁這機會就205個議題進行全民公決

背景

美國期中選舉是每屆美國總統任期一半時經歷的選舉。因為眾議院议员的任期为兩年,而參議院每兩年改選三分一議席(任期六年)。

布殊總統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得過半數普選票及選舉人票成功連任後,取得正當性,共和黨亦繼續控制參眾兩院。理論上小布殊政府可以順利施政,但共和黨的本次選情不容樂觀。

時方布殊政府在2005年新奧爾良風災中處理失當。伊拉克戰爭中雖然把海珊政權推倒,但是撤軍的日子卻遙遙無期。伊拉克每天發生炸彈襲擊,美軍月傷亡屢創新高。

兩年來油價倍升,經濟發展雖然良好,惟一般人薪金卻增長有限。令美國的選民們認為布殊偏幫大企業和富人而漠視廣大中產階層。小布什自當選後一直在高呼他的減稅計劃可以對經濟有益,但減稅計劃的得益者其實是大企業與富人。

中東局勢持續不穩,美國政府處理緊急事故失當,有不少選民對布殊和共和黨政府的施政愈來愈不滿。選前民調顯示,超過五成選民將會在此次中期選舉中投票給民主黨。

在選舉前,有不少共和黨參眾議員、保守派人士和宗教人士(基督徒是布殊的傳統支持者)傳出貪污或性醜聞。這進一步打擊共和黨聲望。

選舉結果

民主黨同時重奪失去了十二年的眾議院和參議院控制權,同時在州長數目上也超越共和黨

眾議院

這次選出的眾議員任期為兩年,至2008年。

改選後改選前
民主黨議席數233202
共和黨議席數202232
獨立議席數01
議席總數435
成多數黨須議席數218

參議院

這次選出的33席參議員任期為六年(至2012年)。

以下數字包括兩黨無須在這次選舉中改選的議席(民主黨:27席,共和黨:40席)

改選後改選前
民主黨議席數51[* 1]45
共和黨議席數4955
議席總數100
成多數黨須議席數51
  1. 其中2席为獨立人士,但是選舉前已决定与民主党联盟。

州長

這次共有36個州進行州長改選。除了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的新州長任期為2年外,其餘改選州長的任期均為4年(至2010年)。至於其餘14個州份的州長於2008年改選。

以下數字包括兩黨無須在這次選舉中選出的現任州長

改選後改選前
民主黨州長數2822
共和黨議席數2228
州長總數50

全民公決議題(部分)

全民公決的議題由各州自行提出和投票,結果只在該州有效。

以下是較具爭議性的全民公決議題投票結果:

提升最低工資修改州憲法
禁止同性戀婚姻
全面禁止墮胎容許政府資助
胚胎幹細胞研究
大麻合法化強制未滿18歲者
墮胎前須通知監護人
亞利桑拿州通過否決
科羅拉多州通過通過否決
伊利諾伊州通過
密蘇里州通過通過
蒙大拿州通過
內華達州通過否決
俄亥俄州通過
愛達荷州通過
南卡羅來納州通過
南達科他州通過否決否決
田納西州通過
弗吉尼亞州通過
威斯康星州通過
加利福尼亞州否決
俄勒岡州否決

影響

民主黨自1994年失去眾議院控制權後重新奪回。一掃自反恐戰爭以來民主黨走下坡的局面。同時民主黨亦奪回參議院控制權,使執政的共和黨的政策推動不再順利。

由於民主黨控制國會,國會與行政部門不同調,布殊被迫不斷使用總統否決權。而國會需要三分之二多數才能維持原議,民主黨實力還未達此一水準,但已可讓行政部門疲於奔命。另,聯邦政府重要官員的任命,雖由總統提名,但須國會通過。未來二年布殊總統的人事權將被大幅削弱。

布殊總統宣布更換國防部長。原國防部長辭職,由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接任。

從選舉上分析,今次選舉出現了「鐘擺效應」。在野黨於此次選舉得到選民的支持,得以大勝。

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夫人·克林頓在參議院選舉中得到高票連任,使她出選2008年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的機會率大增。

紀錄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