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

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是指中国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8.247°N 102.025°E / 28.247; 102.025)发射的一枚开拓者一号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1],击毁了轨道高度865公里,重750公斤的該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2],是自1985年美国发射ASM-135反衛星飛彈摧毁P78-1人造衛星以来首次成功的人造卫星拦截试验。[3]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最早报道了该事件,该报道内容于2007年1月18日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所证实。[4]中国政府最初并未公开表态,直至外交部2007年1月23日正式承认了该试验。[5]中国在事前已经就该试验通知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6]

政治影响

数个国家对该试验提出了负面的回应,并强调太空军备竞赛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其他国家)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并强调“中国原则上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亦从不参与太空武器竞赛。”[7][8][9]2008年7月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在日内瓦军缩会议上提出了“防止在外太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10]

国际反应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各国“必须和平利用太空。”[4]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戈登证实了该试验并表示“美国认为中国发展并试验此类武器,与两国追求民用太空领域合作的精神相违背。”[11]
  •  俄罗斯:國防部長谢尔盖·伊万诺夫表示,中国的反卫星导弹试验的报道是“夸张和抽象的,同时俄罗斯始终反对太空军事化。”[12]
  •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发言人说,“英国官员曾与中方提出太空垃圾的影响。”但他同时表示“我们并不认为这违反了国际法。”[13]
  •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德表示“不同意以任何形式将军备竞赛引入太空。”[4]
  •  加拿大:外交部发言人称“加拿大已对反卫星试验及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向中国当局表示了强烈的关注。”[14]

有关国际条约

对航天业的影响

风云一号C解体一个月后其可追踪残骸的轨道(红色),白色的为国际空间站轨道。

该测试是除西福特计划外,产生太空垃圾数目最多的单次事件[15][16]。估计共造成了2300件以上(2007年12月13日的数据显示)的可被追踪的(尺寸大于高尔夫球)、35000多片大于1厘米的和100多万个大于1毫米的太空垃圾[17]。由于在目标卫星的轨道高度大气阻力非常小,这些太空垃圾将在轨道上运行数十年后才能被逐渐耗尽,尤其是動能較大的大型碎片。NASA在2013年根據太陽反射的軌道估算,表示到了2035年大約還有四分之一的大型碎片(大於10公分)會在高層軌道上。[18]

2013年1-2月间,俄罗斯BLITS卫星受到太空碎片撞击而受损无法工作,科学家分析最有可能的碎片来源是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中被击中的风云一号C碎片[19][20][21]

参考文献

  1. . [2010年8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22日).
  2. Nicholson, Brendon. . The Age. 2007-01-20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3. Covault, Craig. . Aviation Week. 2007-01-21 [200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7).
  4. BBC News (2007). Concern over China's missile te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January 20, 2007.
  5. . BBC News. 2007-01-23 [200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9).
  6. . London: The Guardian. 2007-01-23 [200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8).
  7. . Agence France Presse. 2007-01-19 [2007-01-22].
  8. New York Times (2007). China Shows Assertiveness in Weapons Te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January 21, 2007.
  9. Gordon, Michael R.; Cloud, David S. . New York Times. 2007-04-23 [200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10. 新浪网 (2009). 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发表于2009年1月20日。
  11. .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2).
  12. . Voice of Russia. 2007-01-20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俄语).
  13. .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2).
  14. . 2007-01-20.
  15. . [2007-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3).
  16. . BBC. 2012-03-24 [201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17. "Fengyun 1C - Orbit Data." Heavens Above.
  18. Vavrin, A. B. (PDF). Orbital Debris Quarterly (NASA Orbital Debris Program Office). [2018-1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02).
  19. Melissa Gray. . CNN. 2013-03-10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1).
  20. . 观察者网.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6).
  21. . 环球时报. 2013-03-11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