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
《2009年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英文: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縮寫:ARRA),是2009年初新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針對經濟大衰退所提出的總額7,870億美元的美國經濟刺激方案,由2,860億美元的個人和企業減稅措施,以及5千多億美元的政府開支計劃組成。該方案歷經挫折,在美國時間2月13日終獲通過。
全称 | 為了維持並創造就業機會、投資社會基礎建設、能源效率與科學、失業者救濟、穩定2009年9月30為止之會計年度的國家與地方財政,以及其他目的而額外增加年度撥款的法案。(An act making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for job preservation and creati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energy efficiency and science, assistance to the unemployed, State, and local fiscal stabilization,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September 30, 2009, and for other purposes.) |
---|---|
缩写 (通俗) | ARRA |
俗称 | The Recovery Act、Stimulus、The Stimulus Package |
制定者 | 第111屆美国国会 |
生效 | 2009年2月17日 |
参考文献 | |
公法 | 111-5 |
法律汇编 | 123 Stat. 115 |
立法歷程 | |
法案要点
法案要点如下:[1]
減稅
- 2860億美元用于減稅,占方案總額約三分之一,以刺激國家經濟的主要引擎,即市場消費情緒。
- 2009年和2010年,95%美國家庭將獲得減稅,個人可以抵減400美元,家庭則可減免800美元。
基礎建設及公共投資
- 1200億美元用于基建計劃和科學研究投資。改善公共交通系統,興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
- 加強寬帶網絡覆蓋,其中72億美元將用于改善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寬帶網絡。
- 190億美元投資于醫療信息技術領域,例如將病例數據電子化。
- 1059億美元投資教育建設,包括對各州政府撥出536億美元修繕學校建築。
爭議
眾議院在該方案中添加“買美國貨”條款,要求獲得振興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國制鋼鐵。此條款被認為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典型,在世界範圍内受到一定質疑,並且可能對美國及世界未來經濟走向埋下了不確定因素。
逸事
參議院以60票對38票的表決有驚無險地通過該方案。這一贊成票數目是法案通過的底綫。而在通過過程中,第60票是由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從俄亥俄奔喪後飛回華盛頓投下的,這一關鍵一票使該方案終於達到最低門檻而獲得通過。
若將該方案涉及金額平均分配給地球上所有人,則每人可獲116美元。這一金額相當于伊拉克戰爭成本的1.3倍、美國史上最大財政赤字的1.7倍。不過,該金額與聯邦收入比率仍遠低于羅斯福新政的開支。
參考資料
- 《奧巴馬救市方案可能對中國造成衝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9年2月15日查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