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

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由8月30日至9月4日在倫敦格林威治公園舉行,本項目共產生11面金牌。

第十四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馬術比賽
賽場格林威治公園
日期8月30日至9月4日
參賽選手78位選手,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2016年»
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馬術比赛
錦標賽
Ia級   個人    
Ib級   個人    
II級   個人    
III級   個人    
IV級   個人    
自選動作
Ia級   個人    
Ib級   個人    
II級   個人    
III級   個人    
IV級   個人    
團體賽
混合級       團體

比賽分級

馬術比賽會根據選手們的殘障種類及程度分級,確保他們能夠與殘障程式接近的選手公平地比賽。 本屆馬術比賽共分為5級,其中Ia級為最高殘障等級,而IV級為最低殘障等級:

  • Ia級:選手有下肢殘障及平衡障礙,但上肢活動良好。這級選手只能完成慢步。
  • Ib級:與Ia級類似,但能夠完成慢步及部份快步。
  • II級:選手有嚴重運動障礙,能完成慢步和快步。
  • III級:選手為失明及有中度運動障礙,能完成慢步、快步和跑步。
  • IV級:選手有部份視力障礙、單肢或雙肢運動障礙,能完成慢步、快步和伸長跑步。

比賽項目

馬術比賽的項目不分性別,男女同場競技。本屆馬術比賽設有11個比賽項目,包括:

  • 個人錦標賽
    • Ia級
    • Ib級
    • II級
    • III級
    • IV級
  • 個人自選動作
    • Ia級
    • Ib級
    • II級
    • III級
    • IV級
  • 團體賽

參賽資格

本屆馬術比賽共有78位選手,而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可以有5位選手參賽。同一國家在每個小項最多可以有3位選手比賽,而團體項目則只能有一隊選手入選,而隊伍必須由3至4位選手組成。此外,如果同一國家有5位選手入選,那麼團體隊伍必須由4位選手組成,餘下1位為個人項目選手,而團體隊伍中最少要有一位選手屬於Ia級、Ib級或II級。

資格賽名額[1]

資格賽 出線資格 名額 備注
東道主( 英國不適用4個如果東道主國家已經從世界錦標賽或排名(團體或個人)中獲得名額,多餘的名額會重新分配給團體排名
2010年國際殘障馬術世界錦標賽排名前3名隊伍各獲得5個名額15個
殘障馬術協會團體排名[註 1]在未獲得名額下,
第1名獲得5個名額,
第2至7名獲得4個名額
29個如果該隊伍已獲得名額,則依名次遞補
非洲區未獲名額的名次最高隊伍4個如該區域沒有合資格的隊伍,該名額會重新分配給個人排名
美洲區未獲名額的名次最高隊伍4個
亞洲區未獲名額的名次最高隊伍4個
大洋洲區未獲名額的名次最高隊伍4個
殘障馬術協會個人排名[註 1]非洲區未獲名額的前2名選手2個此名額只給予選手屬於未曾獲得名額的國家
美洲區未獲名額的前2名選手2個
亞洲區未獲名額的前2名選手2個
歐洲區未獲名額的前2名選手2個
大洋洲區未獲名額的前2名選手2個
外卡參賽由殘奧會和殘障馬術協會共同決定3個
剩餘名額根據2012年5月1日的殘障馬術協會個人排名1個獲得名額但退出的隊伍、選手及未使用的外卡將分配於此

備注

  1. 所有團體及個人排名是根據由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間所獲得的分數。

名額分配情況[2]

國家或地區殘奧會 個人名額 團體名額 外卡名額 總参加人數
 英国145
 阿根廷11
 44
 奥地利22
 比利时44
 巴西44
 加拿大44
 丹麦145
 芬兰22
 法国44
 德国145
 中国香港11
 爱尔兰44
 以色列11
 11
 意大利44
 日本11
 拉脱维亚11
 墨西哥33
 荷兰44
 挪威33
 新西兰22
 葡萄牙11
 南非44
 新加坡33
 瑞典11
 美国44
總計14 61 3 78

時間表

預賽 決賽
8月 / 9月 29日
週三
30日
週四
31日
週五
1日
週六
2日
週日
3日
週一
4日
週二
5日
週三
6日
週四
7日
週五
8日
週六
9日
週日
個人錦標賽Ia級
個人錦標賽Ib級
個人錦標賽II級
個人錦標賽III級
個人錦標賽IV級
個人自選動作Ia級
個人自選動作Ib級
個人自選動作II級
個人自選動作III級
個人自選動作IV級
團體賽

各項成績

項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個人錦標賽Ia級詳細  蘇菲亞·克里斯蒂安森
英国(GBR)
 海倫·科爾尼
爱尔兰(IRL)
 陳雁儀
新加坡(SIN)
個人錦標賽Ib級詳細  喬安·科姆沙
(AUS)
 李·皮爾遜
英国(GBR)
 比圖·普赫
奥地利(AUT)
個人錦標賽II級詳細  娜塔莎·貝克
英国(GBR)
 布麗塔·納普爾
德国(GER)
 安祖莉卡·塔比克
德国(GER)
個人錦標賽III級詳細  漢內洛蕾·布倫納
德国(GER)
 德博拉·卡迪莉
英国(GBR)
 安妮卡·達史高
丹麦(DEN)
個人錦標賽IV級詳細  米歇爾·喬治
比利时(BEL)
 蘇菲亞·韋斯
英国(GBR)
 弗蘭克·荷斯瑪
荷兰(NED)
個人自選動作Ia級詳細  蘇菲亞·克里斯蒂安森
英国(GBR)
 陳雁儀
新加坡(SIN)
 海倫·科爾尼
爱尔兰(IRL)
個人自選動作Ib級詳細  比圖·普赫
奥地利(AUT)
 卡佳·卡爾亞萊寧
芬兰(FIN)
 李·皮爾遜
英国(GBR)
個人自選動作II級詳細  娜塔莎·貝克
英国(GBR)
 布麗塔·納普爾
德国(GER)
 安祖莉卡·塔比克
德国(GER)
個人自選動作III級詳細  漢內洛蕾·布倫納
德国(GER)
 德博拉·卡迪莉
英国(GBR)
 安妮卡·達史高
丹麦(DEN)
個人自選動作IV級詳細  米歇爾·喬治
比利时(BEL)
 蘇菲亞·韋斯
英国(GBR)
 弗蘭克·荷斯瑪
荷兰(NED)
團體賽詳細  英国(GBR)  德国(GER)  爱尔兰(IRL)

國家獎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總數
1 英国(GBR)55111
2 德国(GER)2327
3 比利时(BEL)2002
4 奥地利(AUT)1012
5 (AUS)1001
6 爱尔兰(IRL)0123
7 新加坡(SIN)0112
8 芬兰(FIN)0101
9 丹麦(DEN)0022
9 荷兰(NED)0022
總數11111133

參考文獻

  1. FEI. (PDF). [2012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年4月24日).
  2. FEI. (PDF). [2012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8月16日).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