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國聯盟分區賽

2016年美國聯盟分區賽美國聯盟季後賽第一輪,採用的是5戰3勝制,勝出的2支球隊將會得到美聯冠軍賽的資格。3支分區冠軍球隊和2支外卡球隊獲勝的球隊將參與此次賽事。本賽事在2016年10月6日至10月12日舉行,參賽的4支球隊是:

2016年美国联盟分区赛
球隊 總教練 季賽戰績
多倫多藍鳥 (3) John Gibbons 89-73 .549
德克薩斯遊騎兵 (0) Jeff Banister 95-67 .586
日期:2016年10月6日至12日
电视: TBS
球隊 總教練 季賽戰績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3) 特里·弗蘭克納 94-67 .584
波士頓紅襪 (0) 約翰·法雷爾 93-69 .574
日期:2016年10月6日至12日
电视: TBS
 < 2015 美国联盟分区赛 2017 > 
2016年美联冠军赛 2016年世界大赛

德克薩斯遊騎兵對多倫多藍鳥

多倫多3比0晉級

場次客隊比分主隊日期場地觀眾人數
1藍鳥10:1遊騎兵10月6日阿靈頓棒球場47,434[1]
2藍鳥5:3遊騎兵10月7日阿靈頓棒球場48,019[2]
3遊騎兵6:7(10局)藍鳥10月9日羅傑斯中心49,555[3]


10月6日 第一場

德克薩斯州阿靈頓,Globe Life Park

冤家路窄!連續2年,藍鳥與遊騎兵在ALDS碰面,但第1戰藍鳥就打爆了科爾·漢梅爾斯,Marco Estrada輕鬆摘下勝投。

9局上半,讓兩隊結下樑子的包大人轟出3分砲,但這次在別人家裡,包大人輕輕放下棒子,默默的逆時針跑一圈。

球隊123456789RHE
多倫多藍鳥00520000310130
德克薩斯遊騎兵000000001141
勝投 Marco Estrada (1–0)   敗投 Cole Hamels (0–1)

10月7日 第二場

德克薩斯州,阿靈頓,Globe Life Park

藍鳥乘勝追擊,推出陣中勝投王J·A·哈普,與達比修有捉對廝殺。遊騎兵雖然安打數是藍鳥的2倍以上,但藍鳥光靠著全壘打攻城掠地就足夠拿下聽牌優勢了!

球隊123456789RHE
多倫多藍鳥020030000560
德克薩斯遊騎兵0001000203130
勝投 J. A. Happ (1–0)   敗投 達比修有(0–1)

10月9日 第三場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羅傑斯中心

回到主場的藍鳥,再一場勝利就能夠飛進美聯冠軍戰。藍鳥一開賽就砲轟遊騎兵,但被聽牌的遊騎兵拒絕投降,Rougned Odor的2分砲讓遊騎兵回到比賽,米契·莫蘭德的2分打點長打更讓遊騎兵再度領先。

但下個半局,遊騎兵捕手Jonathan Lucroy發生捕逸,藍鳥兵不血刃追平比數。

平手的僵局直到10下,藍鳥1出局攻占一二壘,遊騎兵Rougned Odor卻在此時發生要命的失誤,雙殺沒有完成,Josh Donaldson趁機衝回本壘。隨著遊騎兵挑戰失敗,藍鳥連2年晉級美聯冠軍戰。

球隊12345678910RHE
德克薩斯遊騎兵1012020000641
多倫多藍鳥30200100017100
勝投 Roberto Osuna (1–0)   敗投 Matt Bush (0–1)

波士頓紅襪對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克里夫蘭3比0晉級

場次客隊比分主隊日期場地觀眾人數
1紅襪4:5印地安人10月6日進步球場37,763[4]
2紅襪0:6印地安人10月7日進步球場37,842[5]
3印地安人4:3紅襪10月9日芬威球場39,530[6]


10月6日 第一場

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進步球場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頓紅襪1010100104100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01301000x5100
勝投 Andrew Miller (1–0)   敗投 Rick Porcello (0–1)

10月7日 第二場

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進步球場

為了扳平戰局,紅襪推出王牌左投大衛·普萊斯,但David Price在季後賽的表現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被Lonnie Chisenhall的3分球轟垮。印地安人取得聽牌優勢。

球隊123456789RHE
波士頓紅襪000000000031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040101000690
勝投 Corey Kluber (1–0)   敗投 David Price (0–1)

10月11日 第三場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芬威球場

雨神再度亂入MLB季後賽,但紅襪陷入低潮的打線依舊無法復甦。隨著Cody Allen收下救援成功的同時,老爹淚灑紅土,告別之旅畫下不完美的句點......

球隊123456789RHE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000202000470
波士頓紅襪000011010380
勝投 Josh Tomlin (1–0)   敗投 克雷·布克霍爾茲 (0–1)

參考資料

  1. . MLB.com. [October 6,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2. . MLB.com. [October 7,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3. . MLB.com. [October 9,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4. . MLB.com. [October 6,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5. . MLB.com. [October 7,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6. . MLB.com. [October 10,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