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革命

1958年伊拉克革命发生于1958年7月14日的伊拉克王国,又称“1958年伊拉克政变”、“7月14日革命”。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国王费萨尔二世的政权,建立伊拉克共和国。

7月14日革命
冷战的一部分

革命的领导者阿卜杜塞拉姆·阿里夫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
日期1958年7月14日
地点
结果

伊拉克君主制历史终结
伊拉克王国被推翻
国王费萨尔二世及其家人被杀
王储阿布杜勒·伊拉被杀
伊拉克王国首相努里·赛义德被杀
哈希姆家族在伊拉克的统治终结
阿拉伯联邦解体

卡塞姆执政的伊拉克共和国建立
参战方

阿拉伯联邦

  • 伊拉克王国
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
指挥官与领导者
费萨尔二世
阿布杜勒·伊拉
努里·赛义德
阿卜杜塞拉姆·阿里夫
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
兵力
15,000人
伤亡与损失

3名美国公民被杀[1]
数名约旦官员被杀

总死亡人数:100+

从1958年7月14日至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虽然历经多次政变,伊拉克始终是奉行阿拉伯民族主义一党制阿拉伯國家

政变前的准备


政变过程


后续

新政权转而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2]

直接影响

1958年7月14日,一群人和士兵在约旦首都安曼市中心观看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

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的突然政变让美国政府感到意外。中央情报局(CIA)主任艾伦·杜勒斯告诉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他认为纳赛尔是幕后黑手。杜勒斯还担心整个中东会发生连锁反应,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政府都将被毁灭。哈希姆君主国是西方世界为挫败苏联前进的可靠盟友,因此政变损害了华盛顿在中东的地位。[3]实际上,美国人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待它。[4]

卡塞姆被任命为总理和国防部长,获得了最大的奖励。阿里夫成为副总理、内政部长和副总司令。[3]

革命后十三天宣布临时宪法,等待在公民投票后颁布永久性组织法。根据该文件,伊拉克是一个共和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官方的国教被列为伊斯兰教。经主权委员会批准,立法权属于部长理事会;行政职能也属于部长理事会。[3]

侵犯人权和大规模逃亡

卡南·马克亚君主制下的伊拉克卡塞姆政府伊拉克复兴党时期对政治异见者的审判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每一阶段的状况都在逐步恶化,这是显而易见的。”[5]

1958年推翻哈希姆王朝的军事政变使“缺乏伊拉克精英中世界主义思想的农村组织”的成员掌权。伊拉克新领导人的“排外主义心态”导致部落冲突和敌对,反过来也引发了内部压迫。[6]

华盛顿特区科威特信息办公室主任、科威特大学政治学教授Shafeeq N.Ghabra于2001年表示:[6]

1958年革命后,伊拉克的统治机构建立了一个没有政治妥协的国家。它的领导人清算了持反对意见的人,并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没收了财产,捏造了对敌人的指控,并与假象中的国内敌人作战。这种情况加强了一个绝对的领导人和一个军事化的伊拉克社会,完全不同于君主制时期的社会。

在1958年革命发生的四年内,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逃离了这个国家。[6]

参考文献

  1. Romero 2011,第112页.
  2. . [2016-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3. Mufti 2003,第173页.
  4. As in Kuwait for example: "The situation in Kuwait is very shaky as a result of the coup in Iraq, and there is a strong possibility that the revolutionary infection will spread there." See Keefer, Edward C.; LaFantasie, Glenn W. (编). . . Washington, DC: 美国国务院. 1993: 90.

    The frantic Anglo-American reac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in Iraq, which Allen Dulles asserted was "primarily a UK responsibility", makes for an interesting read, beginning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卡南·马克亚. . 加州大学出版社. 1998: 50–51 [2019-05-17]. ISBN 97805209212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6. Ghabra, Shafeeq N., "Iraq's Culture of Viol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rticle in Middle East Quarterly, Summer 2001, accessed 16 October 2013; in a footnot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ntence ("... political compromise."), Ghabra cites Sa‘d al-Bazzaz, Ramad al-Hurub: Asrar ma Ba‘d Hurub al-Khalij, 2d ed. (Beirut: al-Mu'assasa al-Ahliya li'n-Nashr wa't-Tawzi‘, 1995), p. 22.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