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 Hurd

GNU Hurd是一套作業系統,以架構設計。Hurd是GNU操作系统的核心部份。GNU計畫从1990年开始开发GNU Hurd,并且将它作为一个遵循GPL的自由软件发布。Hurd的目标是从功能、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全面超越传统Unix,而同时又能保持对其的兼容性,为此Hurd遵守POSIX标准

GNU Hurd
HURD Live CD
开发者GNU计划
托马斯·布什内尔
罗兰·麦格拉思
马库斯·布林克曼
尼尔·沃菲尔德
编程语言汇编, C
作業系統家族类Unix
運作狀態進行中
源码模式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
最新測試版本0.9 / 2016年12月18日2016-12-18
支援平台i386 架构
内核类别微内核服务器/客户端
使用者空間GNU以及其他
默认用户界面Bash
许可证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官方網站www.gnu.org/software/hurd/

HURD」是一个间接递归缩写,来自「HIRD of Unix Replacing Daemons」,其中「HIRD」表示「HURD of Interfaces Representing Depth」[1]

歷史

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提出GNU計劃,希望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來取代Unix,计划中的作業系統,名為GNU。根據湯瑪斯·布什內爾的回憶,最早自由軟體基金會使用TRIX來開發作業系統,但在1986年放棄這個計畫。在此後,他們原希望以輕量化後的4.4BSD為基礎進行開發。

1987年,理查德·斯托曼決定以Mach进行开发,認為可以借此加速作業系統的開發,但因為一直不確定卡内基梅隆大学何時要將核心原始碼釋出,造成計畫三年进展缓慢。他在之後承認這是個錯誤。

1989年,GNU計畫中的其他部份,如編輯器、編譯器、Shell等都已經完成,獨缺作業系統核心。1990年,自由軟體基金會開始正式發展Hurd。

1991年,Linux内核首次发布,GNU计划中,用户层级的应用軟體经过修改移植后,可以在Linux之上使用,因而很多開發者轉向Linux。Linux成為最常見的GNU系统軟體平台。

2005年,Hurd的开发者Neal Walfield完成了Hurd/L4基本的管理,Marcus Brinkmann移植了glibc的重要部分。2006年,Coyotos開發者嘗試將Coyotos核心移植到Hurd下。

但是,Hurd开发者在2007年又放弃了L4與Coyotos,重新着手开发的GNU Mach上。

相关

誤解

Hurd经常被人误认为是一个,事实上它只是一套,而真正的部分则是在其下方。[2]而关于最底层的,除了Mach外,Hurd开发团队还曾选择过L4。

與Linux的差别

如果沒有Hurd的计划,而Linux内核已经出现的話,GNU可能不會有这一计划。但在Linux之前,GNU Mach就已經被计划。GNU则希望這先進的架構能夠讓自由軟體更具有威力。

GNU的作業系統中預期的核心就是Hurd/GNU Mach。而不是Linux,一般常見的Linux操作系统又可稱為GNU/Linux。而GNU操作系统則是維持以Hurd和GNU Mach作為未來的發展計畫。

基于GNU/Hurd的操作系统发行版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Vervloesem, Koen. . LWN.net. July 7, 2010 [October 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2. . [2015-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