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
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Mission)簡稱MAVEN,是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器,於2014年9月22日進入火星軌道。MAVEN的目的是研究火星大氣,以及是什麼原因讓火星大氣變得如此稀薄與乾燥。[2][3]
所属组织 | 美國太空總署 |
---|---|
主制造商 | 洛克希德馬丁太空系統,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柏克萊加州大學,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
任务类型 | 軌道衛星 |
环绕对象 | 火星 |
发射时间 | 2013年11月18日 18時28分 UTC — — — 當期發射窗口 2013年11月18日~ 2013年12月7日 |
发射手段 | 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 |
任务时长 | 最初原定1年 目前已運作7年3個月2日 |
COSPAR ID | 2013-063A |
官方网站 | NASA MAVEN |
功耗 | 1,135 watts[1] |
轨道参数 | |
倾角 | 75º |
远拱点 | 6,200 km(3,900 mi) |
近拱点 | 150 km(93 mi) |
周期 | 4.5小時 |
MAVEN於2013年11月19日由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發射。點燃火箭第二節之後停泊在近地軌道27分鐘,接著再次點燃火箭第二節五分鐘,MAVEN便進入火星轉移軌道。
MAVEN於2014年9月22日進入火星軌道,並調整成橢圓形的工作軌道--最近距離火星150公里,最遠則達6300公里,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火星大氣。[4][5][6]
MAVEN的主研究員是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大氣與太空物理實驗室的布魯斯·賈科斯基。
任務概觀
2008年9月15日,NASA宣佈由眾多提案中選擇MAVEN作為火星偵察兵計畫於2013年發射的部分。[7][8]
在2013年8月2日,MAVEN太空船抵達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開始發射準備。.[9]MAVEN計劃於2013年11月18日以改進型一次性運載火箭發射。[10]於2014年9月進入環繞火星的橢圓軌道,和印度的火星軌道探測器有大致相同的時。此任務花費6.71億美元。[11][12] [13]
目標
MAVEN有四個主要科學目標:
科學儀器
MAVEN將研究火星的上層大氣和與太陽風的交互作用。搭載的儀器將測量大氣氣體、上層大氣、太陽風和電離層。[16] 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柏克萊加州大學與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分別製造將搭載的儀器套件。
儀器套件包括:
- 粒子與場(Particles and Field,P&F)組件
- 遙測(Remote Sensing,RS)組件
- 紫外光光譜成像(Imaging Ultraviolet Spectrometer,IUVS)-測量全球上層大氣與電離層的特性
- 中性氣體與離子質譜儀(Neutral Gas and Ion Mass Spectrometer,NGIMS)-測量中性氣體與離子的組成與同位素
參考文獻
- (PDF).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3-06).
- Chang, Kenneth. .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5, 2013 [November 15,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New NASA Missions to Investigate How Mars Turned Host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Bill Steigerwald (18 November 2012)
- Hansen, Izumi; Zubritsky, Elizabeth. . NASA. September 17, 2014 [September 1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 . BBC. 2014-09-22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9).
- . October 5, 2010 [October 8,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 . NASA. August 5, 2013 [August 6,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 . SpaceRef. [October 21, 2010].
- Vergano, Dan. .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19 September 2014 [24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 . WSJ. [22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 . Wall Street Journal. [24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PDF). [2010-07-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 . Science Channel. [2009-11-14].
- .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