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S架構

MIPS(),是一種採取精簡指令集(RISC)的指令集架构(ISA),1981年出現,由 MIPS 公司開發並授權,廣泛被使用在許多電子產品、網路設備、個人娛樂裝置與商業裝置上。最早的MIPS架構是 32 位元,最新的版本已經變成 64 位元。商業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為ARMRISC-V

MIPS
推出年份1981年1981
設計公司MIPS科技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是否開放架構?
體系結構類型寄存器-寄存器,load-store
字長/暫存器資料寬度32位元64位元
位元組序可配置大小端序
指令編碼長度固定長度
指令集架構設計策略精簡指令集(RISC)
擴展指令集MSADSPVZMDMXMIPS-3D
分支預測結構比較和分支
通用暫存器31個+1個固定為0的暫存器R0
浮點寄存器32個(有一對32位元暫存器組成的雙精度浮點數暫存器)
流水线式 MIPS,展示了五个阶段(指令取得、指令解码、执行、内存访问和写回)。

MIPS 架构有多个版本。其中包括 MIPS I、II、III、IV,以及 MIPS V,它们各自各自是 MIPS32/64(分别是 32 位64 位的实现)发布的五个版本。早期的 MIPS 架构只有 32 位的版本,而其 64 位的版本随后才被开发。截至 2017 年 4 月,MIPS32/64 的当前版本是 MIPS32/64 Release 6[1][2] 。MIPS32/64 与 MIPS IV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除了用户态架构外,还定义了特权内核模式系统控制协处理器。

MIPS 架构有几个可选的拓展。比如 MIPS-3D,它是一个专用于常见 3D 计算任务的浮点 SIMD 指令集的简单集合[3];MDMX(MaDMaX)是一个应用更加广泛的整数 SIMD 指令集,它使用了 64 位浮点数寄存器;MIPS16e 则为提供了指令流压缩的功能,这可以减小程序的体积[4];MIPS MT 则提供了多线程的能力。[5]

在一些大学和技术学校中计算机架构的课程上,学生们通常会学习 MIPS 架构。这个架构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精简指令集架构(如 DEC Alpha)。

發展歷史

  • 在198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約翰·軒尼詩領導他的團隊,實作出第一個MIPS架構的處理器。他們原始的概令是透過指令管線化來增加CPU運算的速度。
  • 1984年,約翰·軒尼詩教授離開斯坦福大学,創立MIPS科技公司。於1985年,設計出R2000晶片,1988年,將其改進為R3000晶片。
  • 2018年6月—美國矽谷新創AI晶片公司Wave Computing宣佈完成收購MIPS公司股權,MIPS公司維持獨立運作,並預計開源MIPS架構[6]

MIPS I

延迟槽

为了减少各种指令后流水线的阻塞,MIPS I引入了延迟槽机制,在分支与加载指令后都有一条指令的延迟槽。分支指令延迟槽中的内容会先于分支指令被提交。而加载指令的延迟槽中则不允许使用刚刚载入的数据。一般情况下延迟槽的安排会由汇编器完成,但在一些情况下程序员仍然需要关注他的存在。对于实在无法安排指令的延迟槽可以直接填入"NOP"。

操作数

MIPS包括32个寄存器和2^30个存储器字,详见下表[7]

MIPS操作数
名字 举例 注释
32个寄存器 $s0 ~ $s7,$t0 ~ $t9,$zero,$a0 ~ $a3,$v0 ~ $v1,$gp,$fp,$sp,$ra,$at 寄存器用于数据的快速存取。在MIPS中,只能对存放在寄存器中的数执行算术操作,寄存器$zero恒为0,寄存器$at被汇编器保留,用于处理大的常数。
2^30个存储字 Memory[0],Memory[4],...,Memory[4294967292] 存储器只能通过数据传输指令访问。MIPS使用字节编址,所以连续的字地址相差4。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结构、数组和溢出的寄存器

指令格式

在MIPS架构中,指令被分为三种类型:R型、I型和J型。三种类型的指令的最高6位均为6位的opcode码。从25位往下,

  • R型指令用连续三个5位二进制码来表示三个寄存器的地址,然后用一个5位二进制码来表示移位的位数(如果未使用移位操作,则全为0),最后为6位的function码(它与opcode码共同决定R型指令的具体操作方式);
  • I型指令则用连续两个5位二进制码来表示两个寄存器的地址,然后是一个16位二进制码来表示的一个立即数二进制码;
  • J型指令用26位二进制码来表示跳转目标的指令地址(实际的指令地址应为32位,其中最低两位为00,)。[8][9]

三种类型的指令图示如下:

类型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R opcode (6) rs (5) rt (5) rd (5) shamt (5) funct (6)
I opcode (6) rs (5) rt (5) immediate (16)
J opcode (6) address (26)

访存指令

MIPS I 具有访存8-bit字节,16-bit半字,32-bit字的能力, 并且只支持“基地址+偏移”一种寻址模式。 由于MIPS I是一种32位架构,少于32-bit的加载指令在目标寄存器中都会对高位进行符号扩展或全零扩展到32-bit。带有 "无符号" 后缀的指令会被进行全零扩展,其他的指令会进行符号扩展。 加载指令会从一个通用寄存器中获取基地址 (rs) 并将从操作地址读取的结果写入一个通用寄存器 (rt). 存储指令则会从一个通用寄存器获取基地址(rs),将另一个通用寄存器(rt)中的内容写入相应操作地址。所有的访存指令都会将基地址加上指令中的有符号16-bit立即数immediate偏移以获得最终操作地址。 MIPS I要求所有的访存指令与操作单位对齐,也就是目标地址必须是所访问数据字节数的整数倍。为了支持高效的非对其访存,MIPS提供了带左/右后缀的访存指令。所有的加载指令后面带有一个延迟槽,延迟槽内的指令不得使用刚刚载入的指令。

指令功能 助记符 格式 格式
加载字节 LB I 3210 rs rt offset
加载半字 LH I 3310 rs rt offset
加载字左 LWL I 3410 rs rt offset
加载字 LW I 3510 rs rt offset
加载无符号字 LBU I 3610 rs rt offset
加载无符号半字 LHU I 3710 rs rt offset
加载字右 LWR I 3810 rs rt offset
存储字节 SB I 4010 rs rt offset
存储半字 SH I 4110 rs rt offset
存储字左 SWL I 4210 rs rt offset
存储字 SW I 4310 rs rt offset
存储字右 SWR I 4610 rs rt offset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 MIPS. [March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1).
  2. . MIPS. [March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3.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January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4. . MIPS. [March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5. . MIPS. [March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6. .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7. David A, Patterson. .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 [201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9. . [201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