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

動態影像專家小組英語:,簡稱MPEG)為一源自ISO與IEC等國際組織的工作小組,用以制定影音壓縮及傳輸的規格標準。MPEG的官方正式命名為ISO/IEC JTC 1/SC 29/WG 11 –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udio (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1, Subcommittee 29, Working Group 11)。

MPEG相关标准

到目前为止,已有以下和视频相关的标准:

  • MPEG-1:第一个官方的视訊音訊压缩标准,随后在Video CD中被采用,其中的音訊压缩的第三级(MPEG-1 Layer 3)简称MP3,成为比较流行的音訊压缩格式。
  • MPEG-2:广播质量的视訊、音訊和传输协议。被用于無線數位電視-ATSCDVB以及ISDB、数字卫星电视(例如DirecTV)、数字有线电视信号,以及DVD视频光盘技术中。
  • MPEG-3:原本目标是为高解析度电视HDTV)设计,随后發現MPEG-2已足夠HDTV應用,故MPEG-3的研發便中止。
  • MPEG-4:2003年发布的视訊压缩标准,主要是扩展MPEG-1、MPEG-2等標準以支援視訊/音訊物件(video/audio "objects")的編碼、3D內容、低位元率編碼(low bitrate encoding)和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其中第10部分由ISO/IEC和ITU-T联合发布,称为H.264/MPEG-4 Part 10
  • MPEG-7:MPEG-7并不是一个视訊压缩标准,它是一个多媒体内容的描述标准。
  • MPEG-21:MPEG-21是一个正在制定中的标准,它的目标是为未来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

MPEG工作原理

MPEG(通常指MPEG-1)影像编码是基于变换的有损压缩。光学信号线经过采样形成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基本的单位叫做影格,一个影格就是一个独立的图像,然后影格被分割成小块做变换编码,然后量化,最后进行熵编码。请参见MPEG-1

MPEG-1MPEG-2MPEG-4實際上採用了的動量估計動量補償技術。在利用了動量補償(圖像)中,被編碼的是經過動量補償的參考幀與目前圖像的差。与传统影像编码技术不同,MPEG并不是每格影像进行压缩,而是以一秒时段作为单位,将时段内的每一格影像做比较,由于一般视频内容都是背景变化小、主体变化大,MPEG技术就应用这个特点,以一幅影像为主图,其余影像格只记录参考资料及变化数据,更有效记录动态影像。从MPEG-1到MPEG-4,其核心技术仍然离不开这个原理,之间的分别主要在于比较的过程和分析的复杂性等。

MPEG只規定位元流的格式與解碼精確度(即规定解码的方法),而任何人可依照MPEG標準以不同方式實現編碼器(程式)。除了可減少因编码專利造成的商業利益糾紛外,MPEG標準的主要目的在於確保不同的編碼器所產生的位元流可被其他解碼器正確的解碼,只要此位元流符合標準。

参见

  • 影像编码器
  • 影像编码器
  • 影像压缩
  • JPEG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