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

P.T.》(全名:)是一款第一人稱視角恐怖遊戲,由日本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監督,小島製作開發,并由科樂美發行。遊戲於2014年8月12日在PlayStation Network免費下載,作為被取消開發的沉默之丘系列作品「Silent Hills」的互動宣傳片。玩家在遊戲中置身於一所洋館中,在一道不斷重複的走廊中探索和經歷超自然事件。

P.T.
类型恐怖遊戲
平台PlayStation 4
开发商小島製作
发行商科樂美
总监小島秀夫
吉勒摩·戴托羅
系列沉默之丘
引擎Fox Engine
模式單人
发行日2014年8月12日

《P.T.》所獲的評價普遍正面,評論大多讚揚恐怖元素和輪迴走廊設定,但批評謎題過於複雜。科樂美在遊戲開發取消後把《P.T.》從PlayStation Store上移除。

遊戲操作

《P.T.》採用第一人稱視角[1],玩家操作的主角在一所鬧鬼的房子中醒來[2]並經歷多個超自然事件[3]。室內可供探索的地點為一道不斷輪迴的L型走廊以及相鄰的兩個房間:洗手間和玩家醒來時身處的房間[2][4],主角可進行的動作只有走動和注視物件[1],並必須調查超自然事件和解開謎題[2][5],每一次完成解謎後走廊將於下一次輪迴時出現變化[4]。遊戲內唯一敵人是女幽靈莉莎(Lisa)[4],玩家在被攻擊後將被送回當次輪迴時的起點[4]

在解開最後一個謎題後,為原定遊戲Silent Hills製作的宣傳片段將會播放,原定總監為小島秀夫與墨西哥導演吉勒摩·戴托羅,主角外貌由美國演員諾曼·李杜斯提供[6]

劇情

遊戲主角在一所房子內醒來,在室內輪迴的走廊中不斷前進。屋內的收音機以不同語言發放出不同訊息,包括兩宗均由父親進行的弒親案,其中一人被指在行兇時多次道出數字204863。

主角不久遇上屋內的敵對女幽靈莉莎,並在洗手間中取得照明燈和發現洗手盤內的胎兒[7][8]。主角在被莉莎攻擊後在起始房間中再次醒來,房內一個帶血紙袋向他表示「門內的空隙」乃另一現實,同時警告「唯一的我是自己,你是否肯定唯一的你是你」。主角其後聽到收音機驅使一名行兇者於洗手間內殺死一名女性,在進入洗手間後,洗手盤內的胎兒揭露主角於10個月前因失業而一直借酒澆愁,其妻被迫外出工作[9]

在走廊再次輪迴後,一道聲音持續道出數字204863,遊戲畫面此時出現檔案錯誤信息,主角再度在起始房間醒來,在解答最後一個謎題後,收音機透露主角已被選上。在其後播放的短片中,一道聲音表示其父親殺死了自己,並有意帶著其新玩具回來[10][11]

開發

图为本游戏的主要制作人小岛秀夫

小島製作以Fox Engine作為P.T.的遊戲引擎[12][13]。小島秀夫表示希望以新方法驚嚇玩家,同時以互動短片取代視訊短片和遊戲截圖[13],預計能讓玩家耗時數星期完成,當中謎題難度亦被設定得較高[3],但部分玩家在《P.T.》發行後數小時內就已完成遊戲,對此他表示驚訝[3][14]。小島秀夫亦希望《P.T.》能成為一個謎團以提高遊玩時的恐怖感覺,遊戲內發生的事件未獲詳述,解謎線索數量亦相當有限[13],為使《P.T.》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同樣感到不安,小島秀夫放棄以廢墟作遊戲地點,改用走廊的形式[15],同時表示《P.T.》與原定遊戲《Silent Hills》沒有直接關係[13]。小島秀夫表示,《P.T.》創作概念來自各恐怖電影和令其感到恐怖的其他媒體[13],且有感於大量恐怖遊戲依賴視覺暴力,小島秀夫在創作時刻意避免走上同一路線,而是強調「更真實、深思熟慮和深層滲透」的恐懼[13]。在《P.T.》和《寂静岭》新作被宣布取消之后,德尔·托罗在2015年9月於自己的Twitter帐号上透露,这个系列企划曾经準備邀请到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参与,但是因为整个企划取消而最终未能成行[16]

發行

《P.T.》於2014年度的遊戲交易展覽Gamescom中公開,作為未來一款匿名恐怖遊戲的試玩版本[17][18],其後於2014年8月12日在PlayStation Network發行[3][19]。小島秀夫並未正式宣佈新的《寂靜嶺》系列遊戲,而是以不存在的「7780s工作室」把《P.T.》作為試玩遊戲對外公佈[20]。2014年9月,索尼在其東京遊戲展開始前的記者會中表示《P.T.》下載數量超過一百萬次[21]

隨著《Silent Hills》被宣布取消,《P.T.》於2015年4月29日從PlayStation Network上被移除[22],雖然一度有消息指遊戲可以再次下載[23],但至2015年5月時就已無法下載[24]

評價

《P.T.》評價普遍正面。《福布斯》成員艾力克·凱恩(Erik Kain)表示遊戲內的恐怖設計能引起不安感,成功地為原定遊戲Silent Hills進行宣傳[25];《GamesRadar》成員大衛·候頓(David Houghton)表示遊戲內的恐怖元素引人入勝和佈置良好,遊戲的難度也產生了網上討論平台,使玩家透過傳言、網上流傳等方式找出謎題答案,造就了獨立的都市傳說[5];《Eurogamer》成員謝飛·馬圖利夫(Jeffrey Matulef)表示《P.T.》在傳統的遊戲進程中強調了聲音效果、視覺設計、編舞藝術、以及難以破解的敵人角色,使遊戲變得恐怖和引人入勝[26]。對於遊戲內的謎題,《Digital Spy》成員馬可·雷諾斯(Matthew Reynolds)以「沮喪的來源」形容答案欠清晰的最後一道謎題[4];馬圖利夫則表示謎題的難度和優劣各異,但因使人精神上不安而使遊戲更為恐怖[26]

《P.T.》被《GameSpot》選為其2014年8月的本月最佳遊戲[2]IGN網站成員馬提·史利發(Marty Sliva)把《P.T.》收錄進其年度最佳電子遊戲宣傳片段列表中,表示《P.T.》是他於2014年內接觸過的遊戲中其中一款最有趣、美麗和恐怖的作品[27];IGN另一成員露西·奧布里恩(Lucy O'Brien)形容《P.T.》是近年真正最恐怖的互動體驗,足以成為其年度遊戲選擇之一[1];《Giant Bomb》把該遊戲選為其年度最恐怖遊戲[28];《Bloody Disgusting》的FEAR選舉中把《P.T.》選為最恐怖遊戲[29];《Polygon》把《P.T.》評為其十大年度遊戲之一[30]

主題與分析

Eurogamer》成員謝飛·馬圖利夫指出遊戲謎題性質較混亂和愚笨,因此認為遊戲的主題是循環的精神痛苦[26];《Polygon》成員丹尼爾·里恩達(Danielle Riendau)指出遊戲包含了《寂靜嶺》系列兩大主題,分別是家庭創傷與暴力,以及真實世界與惡夢世界的二元性[31],同時指出遊戲與1977年電影《橡皮頭》主題相近,兩者均包括一個哭泣的畸形胎兒和主角從現實進入恐怖的世界[31]

遊戲內不斷輪迴的走廊成為一眾評論的重點。《GameSpot》成員羅布·確士利(Rob Crossley)認為走廊能引發中度幽閉恐懼症和對四周環境的熟悉,走廊前半部分能營造緊張感,後半部分的設計故意使玩家無法盡覽一切,從以增加玩家的無力感[12];《GamesRadar》成員大衛·候頓表示遊戲明瞭如何在心理範圍內引起恐懼感,形容走廊的輪迴是連接一切的中心,使玩家不斷感受到房子內輪迴的恐懼,每一次離開走廊是解脫,但同時回到起點暗示著事情將幾乎無可避免地加劇,每次輪迴前的經歷更能加強這點[5];《Polygon》引述一名玩家表示遊戲的最大價值在於其輪迴走廊,不但能引起恐懼感,也喚起渴望得知將會發生何事的好奇心[32];馬圖利夫表示遊戲內幽閉和重複的環境能催眠玩家,增加其無力感[26]

由於遊戲大部分內容能任由玩家詮釋,一眾玩家就遊戲內發生的事情提出了各種理論[33][34]。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兩名用戶表示遊戲的開放式性質是其最出色一面之一[32],遊戲內可能仍有內容未被發現,包括彩色光的背後含意[32],同時認為遊戲暗示收音機是兩宗弒親案的主要元兇[35]。收音機亦有一段瑞典語,指出1938年一部收音機廣播劇為真實可信,有玩家認為該劇對應改編自科幻小說《世界大戰》之廣播劇版本[35][36]。外星人入侵被指是《寂靜嶺》系列的傳統,各遊戲秘密結局常涉及外星人[36]。遊戲主角身份亦是玩家團體欲探查的對象[33][35]

媒體反應

新聞界對《P.T.》應歸類為宣傳片段、遊戲或試玩版感到混亂[28][30],但《P.T.》仍獲最佳宣傳片段獎、本月遊戲獎和年度最佳恐怖遊戲獎[1][2][12][27]。《IGN》成員馬提·史利發把《P.T.》提名為最佳宣傳片段,認為它較像試驗性質的互動電影[27];視《P.T.》為試玩版的聲音較大[31][32],但《GameSpot》拒絕把《P.T.》歸類為試玩版[2][12]。《P.T.》大多被視為《Silent Hills》的試玩版,但未有證據顯示《P.T.》當時將會作為完整版遊戲的一部分[12]。小島秀夫於社交網站Twitter解釋《P.T.》並非《Silent Hills》的試玩版而是宣傳片段[13][14]

Polygon》成員基斯杜化·葛蘭特(Christopher Grant)認為《P.T.》類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長篇動畫上映前之短篇作品[30]

參考資料

  1. O'Brien, Lucy. . IGN. j2 Global. 2014-12-16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2. . GameSpot. CBS互動. August 2014 [201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3. Matulef, Jeffrey. .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Ltd. 2014-08-13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4. Reynolds, Matthew. . Digital Spy. Hearst Corporation. 2014-08-22 [2015-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5. Houghton, David. .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5-04-28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7).
  6. O'Brien, Lucy. . IGN. j2 Global. 2014-08-12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7. Wilson, Iain. .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5-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8. Wilson, Iain. .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5-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9. 7780s Studio (小島製作). . PlayStation 4. 科樂美. 2014-08-12. The bathroom. Fetus: You got fired, so you drowned your sorrows in booze. She had to get a part-time job working a grocery store cash register. Only reason she could earn a wage at all, is the manager liked how she looked in a skirt. You remember, right? Exactly ten months back.
  10. Wilson, Iain. . GamesRadar. Future plc. [2015-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11. 7780s Studio (小島製作). . PlayStation 4. 科樂美. 2014-08-12. The end. Voice: [amid radio static] Dad was such a drag. Every day, he'd eat the same kind of food, dress the same, sit in front of the same kind of games... Yeah, he was just that kind of guy. But then one day, he goes and kills us all! He couldn't even be original about the way he did it. I'm not complaining—I was dying of boredom, anyway. [Radio static ends.] But guess what? I will be coming back, and I'm bringing my new toys with me.
  12. Crossley, Rob. . GameSpot. CBS互動. [201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13. Coskrey, Jason. . The Japan Times. The Japan Times, Ltd. 2014-09-26 [2015-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2).
  14. Grant, Christopher.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4-08-21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2).
  15. Nakamura, Toshi. . Kotaku. Gawker Media. 2014-10-02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16. McWhertor, Michael. . Polygon. 2015-09-27 [2015-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17. McWhertor, Michael. . Polygon. Vox Media. 2014-08-12 [201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18. Hoggins, Tom. . 每日電訊報. 電訊媒體集團. 2014-08-16 [2015-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19. . IGN. j2 Global. 2014-08-12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20. Miller, Ross. . The Verge. Vox Media. 2014-08-15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9).
  21. Moriarty, Colin. . IGN. j2 Global. 2014-09-01 [201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22. Osborn, Alex. . IGN. j2 Global. 2015-04-25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23. Sarkar, Samit. . Polygon. Vox Media. 2015-04-30 [201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9).
  24. McWhertor, Michael; Sarkar, Samit. . Polygon. Vox Media. 2015-05-05 [201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9).
  25. Kain, Erik. . 福布斯. Forbes Inc. 2014-08-15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26. Matulef, Jeffrey. .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Ltd. 2014-08-15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27. Sliva, Marty. . IGN. j2 Global. 2014-12-11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28. . Giant Bomb. CBS互動. 2014-12-30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29. Dodd, Adam. . Bloody Disgusting. The Collective. 2015-01-16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30. Grant, Christopher. . Polygon. Vox Media. 2014-12-22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6).
  31. Riendeau, Danielle. . Polygon. Vox Media. 2014-08-18 [2015-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32. Riendeau, Danielle. . Polygon. Vox Media. 2014-08-03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33. Hernandez, Patricia. . Kotaku. Gawker Media.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34. Hernandez, Patrick. . Kotaku. Gawker Media. 2014-09-19 [201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35. Kollar, Philip. . Polygon. Vox Media. 2015-04-08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36. McWhertor, Michael. . Polygon. Vox Media. 2014-08-20 [2015-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