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152戰鬥機

Ta 152(外号“长鼻子朵拉”)被認為是二戰末期最強的終極螺旋槳戰鬥機,在飛行速度、高度及火力上都遠遠超過了英國的噴火式以及美國的野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的飛機製造廠 福克-沃爾夫所製造的超高空戰鬥機。它是由同社的戰鬥機 Fw 190D-9型發展而來。福克-沃爾夫所製造的機種卻不是冠上 Fw 的編號,這是因為1943年10月帝國航空部 (RLM) 決定「新戰鬥機的名稱將包含其主任設計者名稱」的緣故。其結果就是,其主任設計者库尔特·谭克的名字 (Tank) 中的 Ta 使用在名稱上。

Ta 152
被英軍俘獲的Ta 152 H-1
類型戰鬥機
生產公司Focke-Wulf
設計者库尔特·谭克
服役1945年 1月
退役1945年
主要用戶納粹德國空軍
生產數量63架及6架原型機 (據傳有超過100架,但是仍然查證)

歷史

Ta 152H

為了對應Fw 190A的BMW 801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空表現大幅下降的問題,曾經提出將Fw 190基礎改造成P.8011高空高速戰鬥機,動力為BMW 802引擎,可是研製過程中遇上不少問題而中止,裝備了液冷式發動機的Fw 190 D-9 型展現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但高空性能面對盟軍的同級對手仍有不足。因此,福克-沃爾夫飛機製造廠的設計者庫爾特·譚克為了提高以超高空性能為首的整體能力,就促成了Ta 152的誕生。此戰鬥機以在12500米高度有760公里/小時的最高時速為目標,作為“終極的螺旋槳戰鬥機”,背負了很大的期望。

此戰鬥機的特點是,以Fw 190 D-9 型為基礎,更強化了其超高空的飛行性能。與FW 190 D-9 型主要的區別是,換裝了針對高高度特化的發動機,同時增設GM-1(一氧化二氮)和MW 50水甲醇噴射裝置來提升發動機的高空性能,增壓座艙,以及高展弦比的機翼,過往Me 109Fw 190主力戰鬥機的航程距離太短問題(只有600至1,200公里以內),可是Fw 190 D-9的機載燃料容量只是595升是微不足道,所以在Ta 152 H-1型基礎上在左右主翼內增設200升防彈燃料箱,要達到遠距離航程,在機身、機翼底部再增設副助燃料箱掛架來裝上300升副助燃料箱來保持遠距離航程,為了加強武裝,更第一次在Fw 190系列的機體螺旋槳軸內裝備MK 108機炮,在左右主翼翼根裝設MG 151/20機炮,雖然火力仍比不起上Fw 190 D-9型,但是射擊準確度高而彈道低伸,靠住高空高速和上述武裝來追殺同盟國戰鬥機和轟炸機。

主要性能參數

Ta 152H-1

  • 用途:超高空戰鬥機
  • 乘員:1人
  • 全長:10.82公尺
  • 全寬:14.44公尺
  • 翼面積:23.50平方公尺
  • 燃料容量:995升 (增設300升外掛燃料箱為1,295升)
  • 最大速度:765公里/小時
  • 巡航速度:530公里/小時
  • 航程距離:1200公里 (裝上300升外掛燃料箱時為2000公里) [1]
  • 武裝:
    • 30毫米 MK-108 ×1(螺旋槳軸內)
    • 20毫米 MG151/20× 2(主翼翼根)
  • 重量:
    • 空重:4031公斤
    • 滿重:4727公斤
    • 最大起飛:5217公斤

相關條目

相關連結

1919年-1945年德國軍用飛機列表

  1. . https://de.wikipedia.org/wiki/Focke-Wulf_Ta_152. 維基百科德文版.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