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爾不噠」號事件

「吶爾不噠」號事件發生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於1842年8月10日, 英國運輸船「吶爾不噠」號及三桅船「阿吶」號共197名人員於臺南遭處决。另外87名囚犯於被拘禁期間病殆。「吶爾不噠」號原於1841年9月在臺灣北部雞籠港(今基隆港)附近觸礁。1842年3月,「阿吶」號亦於臺中大安港附近擱淺。兩船的生還者被拘禁及徒步押往南部的臺灣府城。道光帝於寧波戰敗後的1842年5月14日下令處斬。他們被囚禁至翌年8月10日,然後被斬首。近300名上岸的船員中,11人最後生還。

「吶爾不噠」號事件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一部分

臺南的閱兵場: 英國國民於此遭公開處决
日期1842年8月10日
地点
臺灣府(今臺灣臺南)
结果 197名囚犯遭處决
87人受虐致死
参战方
 英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顛林船長 達洪阿
姚瑩

背景

英國東印度公司致力於東地區推展其貿易活動。他們認為臺灣蘊藏豐富資源、可成為成功的貿易站。 公司游説英國政府可首先佔臺灣,然後將貿易壟斷權授予公司。有英人亦於1840年致函英國外相巴麥尊,聲稱鑑於該島的戰略及商業價值及清朝鬆寛的管冶,英國只需派遣一艘軍艦及少於1500名士兵,便可佔領臺灣東岸,推展貿易。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 英艦亦不時於臺灣海峽及澎湖列島巡航。该舰于是在东印度公司和英政府授意下企图占领台湾,奴役当地百姓并销售毒品鸦片。[1]

觸礁事件

「吶爾不噠」號

1841年9月初,運輸船「吶爾不噠」號 (transport ship Nerbudda) 從香港島出發往中國北方。[2] 船上載有274名船員,包括243名印度人,29名歐洲人及2名馬尼拉人。該船觸礁後,所有歐洲人聯同三名印度人及兩名馬尼拉人乘划船離開,卻留下其餘240名印度人(170名隨軍人員及70名船員)。 該船備有糧食,而在滯留於平靜的雞籠(基隆)灣的5日之中、 他們製造逃生木筏。在嘗試登岸中、一些人溺斃,另一些為岸上搶掠者所殺,其餘為當地政府人員擒獲,被分成小隊徒步押解至臺南。[3][4] 當地指揮官漢人臺灣道姚瑩及滿人臺灣鎮總兵達洪阿上奏道光帝、妄稱岸上炮臺發炮擊沉該船及殲敵數十。道光帝其後賞賜二人。這事件在中文文獻有時被稱為「雞籠之役」。 但事實上,這些被殺人士均為海難的生還者。[1] 最終只有二人倖存及於翌年的集體處决後被送往厦門。[3]

「阿吶」號

1842年3月,三桅船「阿吶」號 (Brig Ann) 由舟山往澳門途中於臺灣中部大安港附近擱淺。但姚、達二人同樣向道光帝妄奏捷報。在中文文獻中,這事件有時被稱為「大安之役」。該船有57人員,包括34名印度人,14名歐洲或美國人,5名華人及4名馬來亞或新加坡人。[3] 他們大都是歐洲、印度水手及俘虜。這57名船員及乘客的名字及命運於1843年的中國叢報中列出:[5]

  • 43人被斬首
  • 2人死於獄中
  • 2人死於船難
  • 1人逃出
  • 8人(6名歐洲或美國人,1名印度人,1名華人)被釋放往厦門。 [6])
  • 1名囚犯(1名據稱自願留下的華人[6])

嘗試拯救

1841年10月19日至27日間,英小型風帆戰船「獵人」號 (sloop-of- war HMS Nimrod)前往基隆及提出以100元換取每名「吶爾不噠」號的生還者。船長皮亞西 (Captain Pearse) 獲悉船員已被送往臺南及被囚,便傳令炮轟該港,摧毁27座大炮後,回航香港。[1] 1842年10月8日,英艦「蟒蛇」號(HMS Serpent) 船長你夫(Commander William Nevill、清文獻中譯名) 離開厦門前往臺灣。[7] 英艦 Cambrian 號船長札士必作何(清譯 Captain Henry Ducie Chads) 命令他往詢問两艘失事船隻人員的下落時懸掛免戰白旗。[8] 英方此時已知悉這些俘虜已被處决。 你夫帶同札士必作何要求臺灣長官釋放生還者的函件。 惟你夫回報,對方並不歡迎他及拒絕接收該函件。[8] 對方亦稱最後的生還者正被送往福州。.[9] 他們遂於10月12日返回厦門。[10]

處决

用於囚禁船員的糧倉

當英軍擊退企圖回奪寜波的清軍後, 道光帝於1842年5月14日下旨、諭令“取供之後,除夷頭目暫行禁錮、候旨辦理外,其餘各逆夷與上年所獲一百卅餘名[11],均著即行正法,以抒積忿而快人心。”[12] 8月10日[13], 各俘虜被帶往城外兩三里。中國叢報報導行刑的情况:

其餘197名囚犯都各保持些少距離、雙手從後扣着手銬、鎖上脚鐐、雙膝跪地來等候行刑。劊子手雙手執刀,將他們逐個就地斬首。他們的屍身全被投進一個墓穴, 而屍首則被豎立在海旁的籠中。[14]

其他約87名的囚犯則在囚禁期間被虐致死。[15] 其中被斬首的商人肐哩 (清譯Robert Gully)及倖存的船長顛林(清譯Captain Frank Denham)在他們的日誌中均記錄了事件的詳情。他們的日誌於1844年在倫敦出版。

獲釋倖存者中的紐文 (Mr Newman) 於10月25日從一名清兵中獲得肐哩日誌的一頁。它記載了肐哩於8月10日最後一項日記。該清兵謂此頁日誌是在肐哩行刑時除下的上衣中取得。[14]

後事

  • 英國全權大使樸鼎查就殺俘事件提出抗議。閩浙總督怡良被委任為欽差大臣前往臺灣。據怡良經調查後所述,達洪阿及姚瑩承認虛報。[16][17][18] 1843年4月, 他們被召回京[19] 及經審訊後投獄。但他們只是服刑12日之後[1]就被道光帝於10月18日釋放。[12] 道光帝下旨行刑而以其下屬為代罪羔羊。[12] 樸鼎查並不知曉被騙。達洪阿於12月16日被調職至新疆哈密,而姚瑩則改任四川新職。英國政府直至港督戴維斯 (John Francis Davis) 於1845年3月11日向外相鴨巴甸(Lord Aberdeen) 報告後才得知二人獲釋及被委新職。[1]

英國醫生威廉麥士 (William Maxwell) 與一位臺南行商的華籍年老文員的會面,在行刑25年後的1867年發表。當中麥士詢問文員他是否記得殺頭事件。 他確認記得,並稱當日出現持績3天的大雷暴,淹死約1000至2000人 : "我清楚記起當天,褔摩薩黑暗的一日,上天對斬殺夷人一事作出審判, 然而此事是為報厦門戰死將士之仇。[20][21]

註脚

  1. Tsai 2009, pp. 66–67
  2. Ouchterlony 1844, p. 203
  3. 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國叢報), vol. 11, p. 684
  4. Ouchterlony 1844, p. 204
  5.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2, p. 114
  6.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第11卷, p. 685頁
  7.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1, p. 627
  8. Gordon 2007, p. 11
  9.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1, p. 628
  10.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1, p. 629
  11. 在中文文獻中,正如姚瑩奏稿所載,共有139名俘虜於臺南被斬首(包括紅夷3名、白夷10名、黑夷126名)。(見章瑄文,〈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36頁)
  12. Mao 2016, p. 442
  13. 臺灣學者章瑄文於研究中英文獻後提出行刑日期應為1842年8月9日至13日。(見章瑄文,〈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36頁)
  14.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2, p. 248
  15. Bate 1952, p. 174
  16.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2, pp. 501–503
  17. Davis 1852, p. 10
  18. Polachek 1992, p. 190
  19. Fairbank & Teng 1943, pp. 389–390
  20. Mayers et al. 1867, p. 313
  21. Thomson 1873, no. 13

參見

參考文獻

  •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ume 11. Canton. 1842.
  •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ume 12. Canton. 1843.
  • Bate, H. Maclear (1952). Reports from Formosa New York: E. P. Dutton.
  • Davis, John Francis (1852). China, During the War and Since the Peace. Volume 2. London: Longman, Brown, Green, and Longmans.
  • Fairbank, J. K.; Teng, Ssu-Yu (1943). "I-liang". In Hummel, Arthur William.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Gordon, Leonard H. D. (2007). Confrontation over Taiwa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the Powers. Plymouth: Lexington Books. ISBN 0739118684.
  • Mao, Haijian (2016).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107069879.
  • Mayers, William; Dennys, N. B.; King, Charles (1867). The Treaty Port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Trubner and Co.
  • Ouchterlony, John (1844). The Chinese War. London: Saunders and Otley.
  • Polachek, James M. (1992). The Inner Opium War. Council of East Asian Studies.
  • Thomson, John (1873).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Low, and Searle.
  • Tsai, Shih-shan Henry (2009). Maritime Taiwan: Historical Encounters wi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Armonk, New York. ISBN 9780765623287.

延伸閱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