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战争

一年戰爭U.C.0079年—U.C.0080年),是在虚构的《机动战士GUNDAM》历史宇宙世纪中发生的一场战争,是整个宇宙世纪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地球联邦宇宙殖民卫星吉翁公國,吉恩公國方面称之为「吉翁独立战争」。战争范围遍布整个地球圈,地球及宇宙殖民卫星的所有人几乎都被卷入战争漩涡。





















战争起源

地球统一与宇宙殖民的开始

公元1990年,地球人口不断膨胀,引发了资源短缺、粮食分配不足、环境污染和争夺南北极资源等诸多问题,世界各地战乱不断。在公元1999年,面临各方面问题的人类社会终于宣布统一,成立地球联邦政府,在人口持續爆炸的壓力下,并发表「宇宙移民计划」。公元2045年,根据拉格朗日点理论所建立的宇宙殖民卫星开始兴建,此后陆续建起许多新的殖民卫星,将其宙域划分为SIDE 1至SIDE 7七个区域。此後經過未知時間,在第一批次殖民星完成後,宇宙世纪(Universal Century,簡稱U.C.)纪元开始使用,首批宇宙移民移居殖民卫星。

殖民政策的变质和本质主义

U.C.0040年,有主张将生命发源地的地球视为圣地、人类迁居到宇宙居住、以保护圣地地球的本质主义论(Elementalism)开始出现并在U.C.0044年被推广。就在差不多的同时,地球上的殖民政策开始因地球联邦的腐化而开始变质,除了一些土著居民以外,只有特权阶级(联邦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员)才拥有居留地球的权利,其余一律强制迁离,同时另一方面,宇宙居民對技術的排斥較低,利用生物改造技術獲得更優秀的人種,但仍受到資源分配的歧视問題,加上地球联邦政府对宇宙住民采取的不公正政策,由此埋下宇宙住民对联邦不满的种子。

SIDE 3独立

倡导SIDE国家主义和新人类学说的激进思想家吉翁·什姆·戴肯批评联邦政府的政策,鼓吹宇宙殖民地独立运动。在U.C.0050年,各地开始要求自治的示威活动,却遭驻留联邦军的镇压,使得宇宙住民对联邦的不满进一步升级。U.C.0053年,前往离地球最远的SIDE 3的吉翁·戴肯当选SIDE 3首相,并于U.C.0058年发表独立宣言,吉翁共和国成立,戴肯被尊为国父。此举引发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激化,联邦政府开始对SIDE 3实施经济制裁,并开始扩充军备。而SIDE 3则加强与其它殖民地的往来,以对抗联邦的经济制裁。

吉翁公国成立

U.C.0068年,吉翁·戴肯因病死亡,但据传闻死因与另一大政治家族薩比家族有关。吉翁·戴肯的副官德金·索多·薩比称獲吉翁临终前的任命而继任首相,次年,宣布建立吉翁公国,德金·薩比成为公王。薩比家族对吉翁的独裁统治开始,吉翁派遭到清洗,各反对势力也均被公国政府武力镇压。吉翁公国开始大力发展军备,公开与地球联邦对抗。U.C.0071年,德金·薩比的长子·薩比发表《优秀人类生存学说》,鼓吹SIDE 3种族优越论,在這個價值觀誘導下,原本的自然人已被視為不同物種,世界應該交給「新人類」統治等主張,使双方的对抗进一步升级。此时,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战争初期阶段

“三秒钟宣战”

U.C.0079年1月3日7时20分,吉翁公国军总帅基连·薩比单方面向地球联邦正式宣战。仅仅3秒鐘之后,准备充分的吉翁军便发动了对地球联邦太空巡洋舰队的奇袭攻击,SIDE 1、SIDE 2、SIDE 4三个殖民区同时遭到吉翁以机动战士(Mobile Suit,簡稱MS)为主力的别动舰队袭击。在散布的能够使雷达系统失效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和MS的面前,毫无准备、惯于依靠雷达进行远距离炮战的联邦军无力抵抗、一触即溃,吉翁军几乎未受到任何抵抗便摧毁联邦的抵抗势力。此役之后,吉翁军大量使用NBC(核子、生物、化学)武器摧毁殖民卫星,并向殖民卫星注入大量G3神经毒气。宣战不到40小时,三个聯邦所屬殖民卫星区几乎全毁,30亿自然人死亡——绝大多数为无辜平民。

不列颠作战

1月4日,吉翁军发动“不列颠作战”,在SIDE 2的第8号殖民地“伊菲修島Island Efficial”上安装核脉冲引擎,令其向联邦军总部——南美洲贾布罗基地坠落,意图借此彻底摧毁联邦军。觉察此事的联邦军集结部队企图用核弹在殖民卫星坠落之前在太空将其摧毁。在6日至8日间,联邦军迎击舰队与吉翁军数次交战,但在MS的压倒性近战优势面前阻止殖民卫星坠落任务最终失败。而卫星在坠入大气层后由于宇宙中的战斗而偏离原定轨道并分裂解体,卫星前半部坠落在有10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悉尼,造成澳洲大陆17%的土地沉没于太平洋,原来的悉尼成为一个最大直径500公里的圆形坑洞(后称“悉尼坑洞”);卫星后半部横扫太平洋及北美洲大陆。卫星坠落造成3.2亿人直接死亡及失踪,而造成的海啸、气象变动等在戰時估計间接使20亿人丧生,不過戰後統計下,發現實際上這些人只是因為受到米諾夫斯基粒子干擾通訊而變成下落不明,事實上還是生存;間接死亡人數為2億人。另外,地球自轉速度因這撞擊而使得每小時加快了0.1秒。[1]

在战争爆发到卫星坠落的這一周被称作“一周战争”,世界总人口消失了30%。

第二次不列颠作战、鲁姆会战

U.C.0079年1月13日,吉翁公國再次集結總攻,决定发动第二次“不列颠作战”。宇宙攻击司令、萨比家次子德茲爾·薩比中将率领的第一联合舰队和突击机动军少将薩比家长女基西莉亚·薩比率领的突击机动军舰队分别从建造中的所罗门要塞和月面基地格拉纳达出发,开赴SIDE 5空域——即“鲁姆”区域。而知晓其动向的联邦宇宙军以雷比爾中将为司令,集结三倍于吉翁军的军力组成的联合舰队由月神2号出发截击敌人。双方舰队于15至16日间在鲁姆展开了宇宙世纪史上最大规模的宇宙舰队战:魯姆会战。(根据高达 the origin的剧情,此战役发生在U.C.0079 1月23日)

虽然地球联邦在数量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在吉翁军先进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干扰技术和搭載核弹头的MS强大近战能力面前依然不是对手,被打得溃不成军。至16日凌晨双方舰队脱离时,联邦军损失了其投入兵力的80%,司令官雷比爾中将在座舰被击沉后被俘。副司令卡宁根准将为了保护友军撤退,指挥其座舰独舰断后,最后阵亡。基连·萨比随即发表魯姆战役大胜的全民演说,聯邦在宇宙的勢力大致上已崩潰。魯烏姆战役使SIDE 5受到波及而毁灭,交战双方和SIDE 5居民共死亡25亿人。唯一幸存的“德克萨斯”殖民卫星也因为日光反射板破损而导致内部环境控制系统失灵,无法继续居住。

吉翁方面很多王牌MS机师便是在魯烏姆一战崭露头角,如俘获雷比爾中将的“黑色三连星”战斗小组。而后来在宇宙世纪舞台上大活跃的传奇人物夏亚·阿兹纳布尔(真实身份为吉恩·戴肯之子卡斯维尔·戴肯)亦是于此战驾驶专用的红色薩克一人击沉联邦5艘战舰而获“赤色彗星”的称号。然而吉恩军在鲁姆会战的胜利也是代价极重的。除了一些不幸被密集的防空流弹击落的机师以外,许多训练有素的MS驾驶员(其中包括不少教练人员)因为进攻时离对方太近,导致躲闪不及被联邦战舰的爆炸波及而机毁人亡。吉恩军在鲁姆会战中的机师损失一直到一年战争后期也没有能够恢复元气,以至于后来的阿·巴瓦·库战役因为人力短缺不得不派遣还未从军校毕业的新兵参战。

南极条约

1月28日,吉翁公國利用鲁姆战役新胜的宣传优势,通过中立的SIDE 6向地球联邦提出休战条约,并且威胁联邦如不投降就要将月神2号坠落到贾布罗。连吃两场大败仗、信心全无的地球联邦政府内部投降派盛行,决定投降,1月31日,双方决定在南极签署条约。然而就在此时,刚刚被联邦的特工队所救出的雷比爾中将带来了吉翁亦损失巨大的情报,并在月神2号基地向整个地球圈广播发表著名的“吉翁已无兵可用”演说。联邦军的士气因此大受鼓舞,而联邦亦决定抗战到底,基连·萨比虚张声势的劝降计划彻底破产。最后,基于在“过度破坏对双方均无益”的共识下,交战双方缔结了《南极条约》,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 禁止使用核子生物化学武器及坠落殖民卫星般的大质量武器,以及其它一些武器的使用;
  2. 禁止攻击中立地区、月面都市和木星船团,对SIDE 6的中立地位给与承认;
  3. 确认战俘待遇。

《南极条约》缔结后,吉翁军速战速决,以宇宙包圍地球的愿望成为泡影,由於停火效果有限,战争仍然持續並开始向长期化发展。

吉翁降下作战

顯然,不具備大量地球資源的情況下,吉翁被殲滅只是時間問題,由于与地球联邦有30倍的国力差距,2月7日,吉翁公國又开始发动“地球降下作战”,以获取地球上的矿产和能量资源。大量HRSL(降下用裝置)被吉翁的“姆赛”级巡洋舰牵引在地球卫星轨道上空集结并向目的地降下,同时吉翁军大量散布的米诺夫斯基粒子使联邦的雷达失去作用,无法探知敌军降下地点。自2月中旬起自3月,吉翁以贝加尔湖基地和乌拉尔山周边、加利福尼亚基地和纽约周边、北京周边、马来半岛周边和澳大利亚北岸为中心的数次降下作战成功。由此,地球上大量的重要据点被吉翁军占领,包括联邦军第二大军事基地加利福尼亚基地。联邦军遭受重创,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区被吉翁占领。

可是地球實在太大了,降下作战后,吉翁陷入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枯竭和战线拉长带来的补给问题,无力再扩展势力范围。联邦军也由于开战初期受到的打击无力进行大规模反击,在收复东亚、西欧、澳洲南部一带地区的失地后战线就没能扩展。由此,一年战争的初期阶段结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對持阶段。

战争相持阶段

自U.C.0079年4月吉翁降下作战至11月敖德萨会战为一年战争的對峙阶段,在这段期间内虽然双方都各自增强了战力,除聯邦軍於7月失敗的收復夏威夷作戰外,並無值得一提的大型戰役,兩軍間主要以中小部隊的戰鬥為主。在此期间内,在各自的后方,交战双方都进行着下一步的准备。联邦强化重建了月神2号基地,开始对自己的舰队进行改造(即“宾森计划”),并启动了研发新型机动战士和专用两栖攻击舰的“V作戰”。吉翁方面,宇宙要塞阿·巴瓦·库完工,吉翁由所罗门要塞到阿·巴瓦·库再到格拉纳达的防线完成,在占领的加利福尼亚基地开始了适合地球中使用的各种兵器的开发改造,以及成立研究新人类的弗拉纳冈研究所。在这段时间内,吉翁利用捕获潜水艇和水中用MS成功地掌握了地球上一部分的制海权,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地球大气层内的制空权基本上仍由联邦军垄断,使得吉翁军的军事行动被联邦军用传统兵器牢牢拖住。吉翁军控制区也因为战线过长,经常出现战力空洞,反吉翁的游击队层出不穷。

联邦军“V作戰”

战争初期,吉翁军的机动战士配合米诺夫斯基粒子所发挥的强大战斗力令联邦军损失惨重。为了尽快赶上与吉翁军在机动战争技术上的差距,联邦军也开始了自己的机动战士的研发,这便是“V作戰”(Operation V,V指Victory,意为“‘胜利’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5月,编号RX-77的钢加农试作一号机完成;7月,V作戰的另一重要内容:搭载机动战士、能够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作战的“飞马级”二号舰“白色基地”在南美洲贾布罗基地完工。同时,RX-78 高达试作一號機至三號機也在尚未受战争波及的SIDE 7完工,等待最后的测试。将光束武器小型化的E-CAP技术被联邦所掌握,开发出了MS能够使用的、火力匹敌舰炮的光束步枪。

“白色基地”与高达

就在“V计划”计划的似乎一切顺利时,吉翁军获悉了情报。9月,“白色基地”在SIDE 7入港,遭到尾随其后的吉翁军机动战士侦察队的袭击,舰上的正规成员仓促应战多在战斗中牺牲。在混乱中,居住于SIDE 7的平民少年、却同时也是“V计划”主要负责人提姆·雷儿子的阿姆罗·雷登上并发动了高达二号试验机。划时代的史上第一次机动战士间的对战展开(雖然此為設定,但根據後來的追加設定,在此之前已經有機動戰士之間的對戰在地球發生)。借助高达的强劲性能,阿姆罗将两台吉翁军MS-06 扎古击毁,并随后击退了“赤色彗星夏亚·阿兹纳布尔,同时击破第三台扎古。但是在战斗中“白色基地”不得不仓促突入大气层,并且偏离了预定轨道。

随后,“白色基地”接到查布罗的命令前往总部,但由于在突入大气层前夕被夏亚所率领的舰队攻击,降落到了比预定地点偏北了2300多公里的北美吉翁军控制区。在纽约,“白色基地”经过苦战击败吉翁公国地球军司令官、扎比家幼子卡尔馬·薩比的部队,并击毙卡尔馬及其卡烏攻擊空母,“白色基地”得以突破吉翁军的封锁到达亚洲与受命赶来增援的友军会合。随后,“白色基地”接到在后方扰乱牵制吉翁军、以支援敖德萨会战的指令,渡过裏海开赴中亚,吉翁军派遣新的部隊追擊白色基地。

受命追擊“白色基地”的是突擊宇宙軍精銳,蘭巴·拉爾部隊。蘭巴·拉爾上尉乃是魯姆會戰創下輝煌戰果,獲得“藍色巨星”名號的人物,其擅長游擊戰,不單是從開戰前成功地施行諸多謀略,也是創建吉翁MS部隊的功臣之一。雖然他本來是吉翁.戴肯的人馬,但以其優秀戰術專家的手腕而被重用,在軍中受到相當優厚的待遇。但這樣的人才被派去周旋白色基地,卻並非具有戰略或戰術意義的行為。而是起自薩比家深刻恩怨的結果。吉翁在薩比家的獨裁政治下,此種以個人情感支配而加速吉翁瓦解之結果,則是不容置疑的。特別是手足間的嫌隙也從此刻轉趨顯明,過度的本位意識,前線的將士逐漸喪失其行動自由。這對於新技術引進、新武器配備、與補給活動等,也可說是同樣的情況。降下地球的蘭巴.拉爾部隊,也被捲入此般不幸的狀況中。而“白色基地”击败了追击的兰巴·拉尔队,兰巴·拉尔在自己的MS-07 古夫被击破后没有MS可驾,不得不冒险突入“白色基地”进行步兵强袭战,结果失败战死。

敖德萨会战

於U.C.0079年11月7日发动的敖德萨会战,是一年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吉翁在地球的防线开始全面崩坏,欧亚大陆的主力被迫逃回宇宙。联邦军则扭转了守势,正式开始了对吉翁的反攻。其实际作战地域在以敖德萨矿区为中心的乌克兰中部平原上。

战役背景

10月,联邦于前一个月刚刚服役的一批新式机动战士开始配置于前线,并迅速开始量产RGM-79 GM(吉姆,即RX-78高达的简化量产型)用以对抗吉翁军机动战士。在敖得薩作战之前,在亚洲等部分战场上联邦军已经将RGM-79的先行陆战量产型RGM-79[G]以及少数其他型号的MS投入实战,并收效良好。此為進行歐洲反攻作戰,通稱“敖得薩作戰”的準備,雷比爾將軍直接下達的命令。時間為11月2日,距“白色基地”抵達中亞已超過兩星期了。雷比爾將軍聽見“白色基地”的戰果,確信其為真正的新人类部隊。联邦军决定发动敖德萨会战,为此军队开始向华沙集结。敖德萨是连接欧洲亚洲的战略要冲,吉翁军的欧洲方面军总司令部就设于此地,联邦希望通过此战打破欧洲乃至整个地球的战略平衡,并夺回被占领的中亚东欧的矿山地带。如能成功,吉翁将失去最大的资源供给地,欧洲和非洲部队的联系也将被切断。为此,联邦军投入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地上兵力。10月10日,雷比爾將軍所搭乘的“大盘”(Big Tray)型陸戰艇“巴丹号”,自英國南安普頓出發,成為此次作戰的移動指揮總部。

11日,“巴丹号”越過多佛海峽,朝集結據點華沙而去。在此之前,各聯邦部隊也從的黎波里日內瓦萊比錫斯德哥爾摩漢諾威等基地出發。通向華沙的幹道路線幾乎被行軍的裝甲部隊給埋沒,空中的機隊群也形成好幾道機雲。此外,以“喜馬拉雅”級航空母艦、“阿爾巴特”級导彈巡洋艦為主力的兩艦隊,自奧斯陸南下,負責牽制吉翁的潛水艦隊。總計自八方面的部隊,將朝此以敖德薩作戰集結。可以預估,此為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陆上會戰。

战役爆发

11月7日上午6时,在炮火的支援下,联邦军从西、西北和北三个方面以包围的态势对吉翁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北方的第四军拥有以61式坦克为主的传统装甲师团,西北方为第二军、第七军,西边为雷比爾亲自率领的第三军,支援的航空部队自基辅索非亚伊斯坦布尔飞抵战场。此外联邦军还在黑海对岸的安卡拉进行未曾间断的导弹、火箭弹攻击支援。而联邦的首批量产GM也有30架投入了实战,并取得了摧毁21辆坦克和4台MS的战果。而另一方面,機械故障的情形也逐一發生,30架中能夠遂行戰鬥者,聽說也不過15架左右。

吉翁虽然早已知晓联邦的动静,但由于敖德萨方面军司令马·克贝上校的上司基西莉亚·薩比的总部在月球,在无法公开派遣增援部队的情况下,只能秘密将曾在鲁姆会战中俘虏雷比爾维尔的“黑色三连星”和新型地面用机动战士MS-09派往地球实施支援。

会战结束

经过三天的激战,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联邦军面前,吉翁军宣告溃败。而“黑色三连星”也被已经成为联邦军王牌MS机师的阿姆罗·雷以一人之力全部击败。马·克贝上校在情急之下企图违反“南极条约”用核武器威胁联邦军退兵,雷比爾將軍毫不屈從,只是靜靜地揮揮手。“如今只有前進一途了。”他展現出此般執著的自信。雷比爾將軍的舉止,在場各將官,皆對此役的勝利充滿信心(虽然是这么一说,但是根据高达ORIGIN中描述马克贝的实际目标是刺杀雷比尔且差点成功了,只不过阿姆罗最终极限切掉核弹)。就這樣,雖然雙方奮戰了三日夜,到最後仍舊不能扭轉兵力數量上的差距。吉翁主要的高層官員們搭乘桑吉巴爾級機動巡洋艦向本國轉進。残存的吉翁军多数向联邦投降,少数逃至非洲继续战斗。最终,联邦取得了敖德萨会战的彻底胜利。

敖德萨会战中双方投入的軍力

軍力联邦军吉翁军
总兵力370万人
(直接参與)
90万人
(包含自非洲支援的部队)
后勤支援人员400万人以上
(接近地上总兵力的半数)
8万人左右
(包含自非洲支援的部队)
主力战车5,800辆以上2,000辆以上
其他战斗车辆9,000辆以上1500辆以上
機動戰士30架1,100架以上
火炮2万5千门以上1万门左右
火箭炮1万门以上2,000门以上
地对地导弹(SSM)4万发2万发
战斗机1,800架以上600架以上
对地攻击/轰炸机3,300架以上800架以上
辅助机种800架以上500架以上
陆战艇畢格·托雷型12艘達普提型5艘
蓋洛普型8艘
其他飞马级两栖攻击舰1艘
牵制用海军舰队6战队
(此外还有当地游击队也协助攻击行动,但具体数目不明。)
固定粒子炮台約200座
(此外,为了对联邦舰队发动攻击,8艘“U”級潜艇于阿拉伯海等地待命。)

战争最后阶段

敖德萨会战之后,吉翁军地面部队一溃千里,基本转为被动防御状态,但借助潜艇和水陆两用MS的力量,地球很大一部分海域的制海权依然控制在吉翁手中。

“彩虹谷”作战

11月23日,趁着吉恩军在敖德萨战役惨败后军心不稳,联邦军发动了以收复澳大利亚全境为目标的大规模战役。澳大利亚方面军由马斯特·皮尔斯·瑞尔少尉率领的“白色獵犬”小队为先锋,于2天後收复要地爱丽丝泉,一周后夺回对辛普森山峡地区的控制,随即乘势解放了西部和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吉恩军于12月26日反扑,企图进攻联邦军特林頓基地,但被击溃。吉恩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澳洲东北部的休恩登宇宙港,于1月2日(此时战争已经在书面上结束)向联邦军投降。

第二次贾布罗侵攻作战

11月27日,跟踪“白色基地”的夏亚·阿兹纳布尔发现了贾布罗基地的大型宇宙舰入港口。11月30日,吉翁军汇集加利福尼亚及其它附近基地的兵力开始了第二次查布罗侵攻作战,企图一举攻破联邦军总部以求扭转劣势。在此战中,联邦军经过改良、故障率大大降低的新一批量产GM投入战斗。而吉恩军大大低估了贾布罗的整体防御能力,贸然进行低空降下作战,导致大量MS还未落地便在半空被击毁,成功着陆的MS也很快被联邦军地面防卫部队所分割压制。损失惨重的吉翁军在发觉继续作战只有被全灭之后,主动撤出战场。由於此戰鬥,賈布羅喪失了近20%的對空砲台。第二次贾布罗侵攻作战的失败使得吉翁军地上战力进一步被削弱。在回收MS部隊的同時,由加州基地前來的馬諾克中校,與副官談論著這般對話。就這樣,第二次賈布羅進攻作戰,以造成重大的損害告終。此外聯邦軍的量產MS——RGM-79也參加了此戰鬥。被運用於敖德薩的初期量產型GM,雖然頻頻發生機械上故障,此回參戰的機型已施以改良,聯邦軍獲得具有價值的實戰資料。雖然參戰的34架MS中損傷了11架,也摧毀了12架敌军MS.

北美、非洲清扫作战

为了彻底消灭地球上吉翁的残余部队,给即将到来的宇宙作战奠定一个坚实的后方,同时也是为了收集量产MS的数据、训练机师。12月5日,联邦军集中优势兵力在北美洲非洲展开了大规模清扫作战。

北美方面

早在卡爾馬·薩比战死后不久,联邦军就对加利福尼亚基地进行了数次战略空袭。第二次贾布罗侵攻作战后,加利福尼亚基地的守军更是元气大伤。联邦军一支部队从巴拿马基地出发,沿着东马德雷山北上攻击加利福尼亚;另一支从阿拉斯加出发,兵分两路,一路从南夹击加利福尼亚,另一路则负责清扫北美洲东岸的吉翁守军。加利福尼亚基地被攻陷后,吉翁军向东撤退,企图通过佛罗里达卡拉维尔角宇宙基地撤退到宇宙。联邦军则穷追猛打,吉翁军被徹底赶出美洲大陆。

非洲方面

尽管地球上吉翁部队已经全线溃退,但非洲的吉翁部队依然有着较强的实力,因此非洲战线比北美洲惨烈得多。联邦军在此投入的部队占了整个地面部队的五分之一。

12月5日,联邦军4个师团作为先头部队登陆非洲,随后有23个师团由地中海登陆,从的黎波里班加西开罗抢攻非洲大陆,另外7支输送舰队输送了14个师团从印度洋登陆。联邦军总计投入了940架MS、8800辆各种战斗车辆、4200架飞机和30100门火炮及导弹,总数为非洲方面吉翁军的20倍。在联邦军的攻势面前,大部分吉翁军进行了激烈抵抗但最终被歼灭,只有很小一部分突围至阿拉伯半岛的亚丁太空基地撤回宇宙。至12月中旬,非洲战线基本结束,只剩下一些残党依然在非洲进行小规模的沙漠游击战。

“星一号”作战

吉翁军的地面部队已经溃退,联邦军决定开始为打破混沌的战局,夺取制宙权而发动“星一号作战”。12月2日,提安姆将军率领第二联合舰队从贾布罗基地出发前往月神2号基地。12月4日,被编为第13独立机动部队的“白色基地”出发前往SIDE 6,执行作为诱饵吸引敌军注意力的牵制任务。12月5日,第二联合舰队到达月神2号与驻留于此的联邦舰队会师,目标直指吉翁军的所罗门要塞。

然而在吉翁方面,本在所罗门驻扎的吉翁最大规模舰队早已因频繁的扫荡疲惫不堪,新造战舰被优先配置于阿·巴瓦·库及格拉纳达方面。在战前,所罗门要塞的德茲爾·薩比中将仅仅获得一架试作型机动装甲“大扎姆”的支援。

所罗门攻坚战

12月20日,瓦肯上校率领的第三舰队自“月神2号”基地出发,第五、第九舰队也随即出发担任所罗门要塞攻坚战的前锋。12月22日,第二联合舰队与二、十一、十三舰队出港。12月24日,所罗门攻坚战正式开始。瓦肯上校的第三舰队突破SIDE 4的殖民地残骸区,强攻所罗门要塞。与第三舰队合流的第13独立机动部队“白色基地”参战。晋升少尉的阿姆罗·雷驾驶RX-78-2高达一人击沉了吉翁一艘“契贝”级重巡洋舰和三艘“姆赛”级巡洋舰。同时,部署在SIDE 1的联邦军第二联合舰队使用了新型超级武器——使用四百万枚凹面反射镜组成的太阳镜系统(Solar System)向所罗门突然攻击,所罗门要塞的守军遭受重创,宇宙港门被烧破,战斗开始一面倒向联邦。尽管最后阶段德茲爾·薩比中将驾驶MA“大扎姆”(Big Zam)上阵击毁联邦5艘战舰、8艘巡洋舰,但仍不敌阿姆罗的高达,德茲爾战死。吉恩残余舰队撤退至SIDE 3吉翁本部,所罗门要塞宣告失陷。

吉翁军使用太阳能激光炮

12月26日,联邦军自攻占的所罗门要塞(已被联邦改名金平岛)出发,前往阿·巴瓦·库。吉翁公王德金·索多·薩比对儿子基连·薩比的极端思想和战争狂热感到忧虑,并且对持久战争开始厌恶,决定单独与联邦进行和平交涉,便乘坐座舰“伟大德金号”出发,试图与雷比爾将军亲自会面。然而,此举令实际掌握实权的基连不满,在“伟大德金号”与联邦军旗舰“菲贝号”接触时,决心除去碍事的父亲的基连故意下令向联邦军舰队所在——蓋爾·多魯巴发射以SIDE 3殖民地“马哈尔”改造的巨大兵器——太阳激光炮(Solar Ray System)。集结的联邦军受到轰击后瞬间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指挥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雷比爾上将和迪金.索德·薩比均死于此次攻击。

阿·巴瓦·库战役

太阳能激光炮的使用并没有使联邦军停止战斗。联邦军指挥层分析如果暂停攻击,将令吉翁有再次发射的机会,于是决定强制继续执行“星一号”作战。重新集结的残存舰队以“白色基地”为核心,于12月31日对吉翁军阿·巴瓦·库要塞发动了破釜沉舟式的猛烈攻击。由于目睹太阳激光炮的强大威力,吉翁军军心大振,与联邦的战斗持续胶着状态。然而在10时,吉翁总帅基连·萨比被其赶来增援的妹妹基西莉亚·薩比少将以“弑父”的罪名射杀,吉翁军的指挥一时陷入混乱状态,基西莉亚强行接管了指挥权。但是战局随后显示,过分自信的基连低估了联邦军的战力,他寄予厚望的两艘“多罗斯”级超级母舰很快就被强行突进的联邦军用贴身炮战摧毁,导致吉恩军战力补充不上,而在前线驾驶吉恩军新型MS-14A(Gelgoog)的学生兵根本不是实战经验丰富(包括驾驶MS之前的战斗经验)的联邦军MS机师的对手,联邦军开始陆续在阿·巴瓦·库登陆并与吉翁守军展开白刃战。在异常惨烈的战斗中,包括“白色基地”在内的许多联邦舰艇被击沉,阿姆罗·雷的RX-78-2高达和夏亚·阿兹纳布尔驾驶的MSN-02吉翁克(ZEONG)在交战中双双被击毁。正午之后,战局开始明朗,吉翁军大势已去,迪拉兹舰队、西玛舰队等开始撤离战场。基西莉亚在弃城撤离时被夏亚刺杀,其“桑吉巴爾”级座舰也随即遭联邦薩拉米斯级战舰击沉。阿·巴瓦·库要塞被联邦攻陷。

战争的结束

扎比家族主要成員在阿·巴瓦·库一战死亡殆尽,只剩下德茲爾·扎比未滿一歲的女兒米妮瓦·薩比被送到位于火星轨道的小行星阿克西斯,而吉翁公国议会在首相加尔西亚的带领下立即行动清除了扎比派势力,吉翁公国被改回吉翁共和国,并通过SIDE 6向联邦提出停战的请求。U.C.0080年1月1日,双方代表在月面都市格拉纳达签订停战协定,一年战争宣告正式结束。

战后

地球联邦在无视吉翁军残余势力的情况下与吉翁共和国缔结停战协议,导致日后的战争隐患没能被清除。吉翁残部很多都潜伏在月球宇宙地球上,还有一部分前往在火星陨星带秘密兴建中的小行星阿克西斯要塞,成为日后两次新吉翁的重要组成力量。在地球上的吉翁残部依然继续着陆上和海上的游击战,直至十余年后逐渐溃散为止。

战争虽然结束,但联邦与宇宙住民的对立并没有消除,在一年战争结束后,地球圈依然战火不断。而吉翁的这些残部就是对抗联邦的一股重要力量,如U.C.0083年迪拉兹舰队的“星尘作战”就是一个特例。

一年战争的影响

由SIDE 3独立运动导致的一年战争,造成了空前的破坏,死亡人数达到60亿,占当时全人类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无辜的平民占了绝大多数。而其造成的巨大物质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当时的7个宇宙殖民区中有4个被毁、2个重损,战后数十年间地球联邦仍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财力重建并重新分配殖民区。

一年战争又是人类军事技术大发展的时期。米诺夫斯基粒子、机动战士的使用令战争的形式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形机动兵器从此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传统兵器开始被取代。

地球联邦并没有因一年战争而得到教訓,在政策上依然奉行着地球至上主义,这导致了与宇宙住民的对立愈陷愈深。而一年战争中吉恩公国对地球圈造成的极度破坏,以及终战前夕因为吉恩卫星炮轰击而导致和谈的失败,使得联邦内部的极端强硬派(比如后来泰坦斯的领袖贾米托夫·海曼)思想开始抬头。后来发生的很多战乱,如U.C.0087年幽谷迪坦斯之间的内战——格里普斯冲突,就是这种日益增长的对立的集中体现。

《機動戰士GUNDAM THE ORIGIN》版本

戴昆後裔誕​​生

這是取自「機動戰士GUNDAM THE ORIGIN - 特別篇」其中一個故事——「卡斯巴爾0057」的故事。U.C.0057年,SIDE 3首都發動學生暴亂運動,治安警察總部遭到襲擊,懷疑是慕佐大學的教授,也就是隨後的吉翁之國父——吉翁·茲姆·戴昆煽動了獨立派所導致,聯邦機動隊到訪慕佐大學與當時還是教授的迪金·索多·薩比會面,最後到位於大學的一座仿造於倫敦大笨鐘的鐘塔去偵查,原來戴昆和其妻——阿斯特萊雅躲在塔頂上,才十多歲的克勞雷·哈蒙獨自一人到塔頂則負責看守他倆。突然,下起雨來,迪金也因意識到保安局主任搜查官的起疑而對他借刀殺人,讓戴昆徹底逃脫了機動隊的搜捕,而此時,戴昆的後裔——「卡斯巴爾·雷姆·戴崑」,也就是後來的夏亞·阿茲納布爾誕生,連鐘塔上的時鐘也隨著他的誕生,而恢復運作。而「革命與戰爭從學生運動開始」這個描寫設計是THE ORIGIN的一個獨有的特點。

動蕩的開始

U.C.0068年,原本要發表一項重大的演說的戴肯,不幸猝死,但民眾卻因為掌控了媒體的「薩斯羅·薩比」的煽動,而認為是聯邦殺害的,其實是薩比派的人做的手腳。戴肯派的「金巴·拉爾」因察覺到薩比派接下來的動機,而立刻派遣其子,也就是當時還是國防軍軍隊的「蘭巴·拉爾」護送戴肯的妻兒到拉爾的宅邸避難。 喪禮當天,薩斯羅·薩比遭到暗殺而死,其弟——「德茲爾·薩比」則負傷,而金巴則莫名其妙地被冠上暗殺者的罪名,遭到不少民眾的唾恨。更讓他氣憤的是,慕佐的大權全落在薩比家手裡,而戴肯一家則受到當時還是保安司令部部長的「基西莉亞·薩比」的強求,被禁錮在四面環湖的一座古塔里,但所幸的是,蘭巴·拉爾與當時還是酒吧女郎的「克勞雷·哈蒙」合作將戴肯兩兄妹和金巴·拉爾帶到地球避難,後被「提亞波羅·瑪斯」收留,成為瑪斯家族的一份子將近3年。

命運的最起點

卡斯巴爾和阿爾黛西亞分別改名為「愛德華·瑪斯」和「雪拉·瑪斯」。U.C.0071年,由於「金巴·拉爾」暗地里和當時還是即將成為「亞納海姆公司」下任總裁的的第二號人物兼提亞波羅的商業對手——「查爾席副社長」合作,而惹惱了提亞波羅,因為金巴想藉著亞納海姆的力量來反擊薩比家。結果可想而知,「基西莉亞·薩比」派遣了暗殺部隊對戴肯後裔展開殺絕行動,金巴被殺害,提亞波羅身負重傷,而愛德華和雪拉則逃過一劫。隔天,前來探訪提亞波羅的「八洲商會」當主——「舒·八洲」向他提議搬遷到SIDE 5的「德克薩斯殖民星」,因為SIDE 5位於SIDE 3的視察地帶,凡事住在SIDE 5的居民都不敢反抗薩比家,唯有這樣,薩比家才不會對他們展開任何的行動。於是第二天,瑪斯家搬到德克薩斯殖民星,他們在那裡受到「羅傑·阿茲納布爾」的熱烈歡迎,而愛德華和雪拉兩兄妹則與和愛德華長得很像的,也就是真正的「夏亞·阿茲納布爾」見面,所謂不打不相識,愛德華和夏亞一夕之間成了好友。

兵器開發計劃

薩比家的「德茲爾·薩比」特意邀請「蘭巴·拉爾」進行「機動戰士開發計劃」。在「黑暗殖民星」里,蘭巴遇到其好友——「蓋亞」、「奥爾提加」和「馬修」三位老將,他們也是該計劃的參與者。而這項計劃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未知的阴謀。

啟動復仇之路

原本想早日與母親團聚的雪拉突然接到母親的死讯,而痛心不已,尤其是哥哥愛德華,心裡已經開始扭曲了,巴不得要向薩比家报復。但老天似乎也幫了他,湊巧地,夏亞考獲了吉翁軍官學院的入學證書,愛德華也離開了連續失去了母親和愛貓路西法的雪拉。在被「基西莉亞·薩比」發覺,並馬上派人殺了他的當下,夏亞也預料到自己會遭滅口,而將計就計,把真正的夏亞推入基西莉亞設下的陷阱裡。結果,基西莉亞所殺的是真正的「夏亞」,而愛德華早已與他對調了身份,以大家所熟知的「夏亞·阿茲納布爾」的身份,潛入薩比家的地盤,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

注釋與出處

  1. Gundam Officials 公式百科事典

一年战争的相关作品

动画

漫画

  • 宇宙的死亡女神
  • 机动战士GUNDAM THE ORIGIN

游戏

  • 基连之野望
  • 吉翁系谱
  • 机动战士GUNDAM 联邦VS.吉翁
  • 一年战争
  • 机动战士GUNDAM0079:卡片战争
  • 機動戰士鋼彈:相逢在宇宙
  • 機動戰士鋼彈:特洛依行動
  • 機動戰士GUNDAM戰記

小说

其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