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磷

三氧化二磷化学式P4O6)是一种由组成的化合物,为无色蜡状有大蒜气味的极毒晶体,虽然它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六氧化四磷,但以前一直以为分子结构是P2O3,因此三氧化二磷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三氧化二磷
别名 六氧化四磷
识别
CAS号 1314-24-5  
PubChem 123290
ChemSpider 109897
SMILES
InChI
InChIKey VSAISIQCTGDGPU-UHFFFAOYAV
ChEBI 37372
性质
化学式 P4O6
摩尔质量 109.946 g·mol¹
外观 无色单斜晶体或液体
密度 2.13 g/cm3
熔点 23.8 °C
沸点 173 °C
溶解性 与水反应
pKa 9.2
结构
偶极矩 0
危险性
NFPA 704
 
4
2
 
相关物质
其他阴离子 三硫化四磷
其他阳离子 三氧化二氮
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锑
相关化学品 五氧化二磷
亚磷酸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三氧化二磷为Td结构,其结构与金刚烷类似,可以看做是金刚烷中的四个叔碳被磷原子替代,而六个仲碳被氧原子替代。

制备

三氧化二磷由白磷在有限的氧气中燃烧得到。该反应产率可达50%,产物中含少量白磷,可用汞弧灯照射将白磷转化为红磷,然后加热蒸出三氧化二磷而进行提纯。反应的副产物还有五氧化二磷一氧化四磷[1]

化学性质

200-400°C时在密封管中减压加热三氧化二磷时,三氧化二磷分解为四氧化二磷红磷

(红磷)

三氧化二磷与过量冷水混合振荡反应时生成亚磷酸

与热水的反应复杂且较为剧烈,生成红磷磷化氢亚磷酸磷酸

单质反应生成三氯氧磷三溴氧磷。与反应很慢,生成红色的产物。加压条件下二者在四氯化碳中反应,析出橘红色的四碘化二磷

三氧化二磷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亚磷酸和三氯化磷

P4O6也可以作为配体(性质类似于亚磷酸根),取代四羰基镍五羰基铁中的羰基,形成一系列的配合物。以P4O6·Fe(CO)4为例,该配合物有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其中三氧化二磷是用一个磷原子与Fe配位(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2]

参见

参考资料

  1. A. F. Holleman; Wiberg, Egon; Wiberg, Nils. . Boston: Academic Press. 2001. ISBN 0-12-352651-5.
  2. M. Jansen and J. Clade. . Acta Cryst. November 1996, C52 (11): 2650–2652. doi:10.1107/S010827019600439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