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地站 (首尔)

三角地站 Samgakji yeok */?)是一個位於首爾特別市龍山區漢江路1街,屬於首爾地鐵4號線首爾地鐵6號線轉乘站

三角地站
车站站台
朝鲜语名称
諺文
朝鮮漢字
馬-賴式Samgakchi-yŏk
文觀部式Samgakji-yeok
车站概览
位置4号线:首爾特別市龍山區漢江大路地下180
6号线:首爾特別市龍山區漢江大路地下185
地理坐标37°32′8″N 126°58′26″E
管辖机构首尔交通公社
途经
距离
4号线:2面2线
6号线:1面2线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下车站
其他
车站代码
  • 428
  • 628
历史
启用日期1985年10月18日
服务
427 淑大入口
(1.2公里)
新龙山 429
(0.7公里)
627 孝昌公园前
(1.0公里)
绿莎坪 629
(1.2公里)
位置

站名由來是來自本來鄰近的三角地高架道路,1967年開通[1]。後來1990年代進行6號線興建工程時由於擔心地面下沉,1994年7月9日午夜拆除,現已不復存在[2]。歌手裴湖的代表曲《回到三角地》即是以三角地高架道路為題材。

車站結構

4號線是2面2線對向式月台,6號線是1面2線島式月台,兩條路線的月台都設有月台幕門。一度可通過4號線的轉乘通道轉乘反方向列車,但最近變得不再可能。出口共14個。

4号线月台配置

淑大入口
| |
新龍山
月台路線目的地
上行 首都圈電鐵4號線 明洞東大門漢城大入口堂嶺方向
下行 舍堂衿井中央安山烏耳島方向

6号线月台配置

孝昌公園前
| 下 上 |
綠莎坪
月台路線目的地
上行 首爾地鐵6號線 孔德世界盃競技場數碼頭城鷹岩方向
下行 梨泰院東廟前石溪泰陵入口烽火山新內方向

车站周边

历史

使用人數

2000年資料由開通日2000年12月15日起計至12月31日為止共17日間集計數據。

路線 每日平均人數(人次) 備註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4號線 乘車 5,886 5,273 5,143 5,007 5,011 5,610 6,050 5,206 5,338 5,670 [5]
下車 6,786 6,461 6,262 5,979 5,948 6,527 7,048 6,626 6,706 6,993
上下車 12,672 11,734 11,405 10,986 10,959 12,137 13,097 11,833 12,044 12,663
6號線 乘車 2,407 3,123 3,647 3,795 4,091 4,660 5,237 6,164 6,901 6,867 [6]
下車 1,103 1,898 2,328 2,512 2,740 3,161 3,765 4,396 5,018 5,054
上下車 3,510 5,020 5,975 6,306 6,831 7,821 9,002 10,560 11,919 11,921
路線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4號線 乘車 5,882 5,927 5,701 5,715 5,850 5,360 5,047 5,190 4,992
下車 7,215 7,238 6,869 6,931 7,177 6,698 6,310 6,349 6,010
上下車 13,097 13,165 12,570 12,646 13,027 12,058 11,357 11,539 11,002
6號線 乘車 6,959 7,170 7,200 7,152 7,715 7,699 7,586 7,564 7,201
下車 5,201 5,437 5,304 5,465 5,958 6,044 6,043 6,041 5,769
上下車 12,159 12,608 12,504 12,617 13,673 13,743 13,629 13,605 12,970

相鄰車站

首尔交通公社
首都圈電鐵4號線
淑大入口427)-三角地(428新龍山429
首爾地鐵6號線
孝昌公園前627)-三角地(628綠莎坪629

參考資料

  1. 삼각지 교차로서 교통사고 잇따라, 《동아일보》 1969년 10월 8일
  2. 삼각지로터리 고가차도 오늘부터 철거, 《경향신문》 1994년 7월 9일
  3. 서울특별시고시 제475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983년 9월 13일.
  4. 地下鐵(지하철)3.4호선 완전開通(개통), 동아일보, 1985년 10월 18일 작성.
  5. .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6. .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