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水牛

三角水牛學名Bubalus triangulus)是一種已滅絕水牛,生存年代為更新世中晚期,其頭骨化石出土於中國安徽省鳳台縣,於1980年發表[1]

三角水牛
化石时期:更新世中晚期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属: 水牛属 Bubalus
种: 三角水牛 B. triangulus
二名法
Bubalus triangulus
Liu & Zhen, 1980[1]

特徵

三角水牛牛角的橫切面為三角形,遠端的橫切面仍為三角形而不會轉為圓形,因此特徵而得名。本種與短角水牛相似,主要區別是本種顱骨枕部的後突不多[1]。本種自1980年發表後即沒有再次發現的紀錄。2014年,有學者提出將三角水牛與固鎮水牛視為楊氏水牛亞種[2]

演化

早期的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分析數種中國水牛化石的顱骨和牛角形態,將其分為角心細長的德氏水牛與角心粗短的短角水牛兩大支,其中短角水牛演化支包括三角水牛、固鎮水牛楊氏水牛王氏水牛,演化過程中牛角由粗短(短角水牛與三角水牛)漸變為粗大(固鎮水牛、楊氏水牛與王氏水牛)[3][1]。2000年有學者提出另一觀點,將固鎮水牛、三角水牛、楊氏水牛與現生水牛歸為一支,王氏水牛則為此一演化支的姊妹群[4]。2008年亦有研究支持三角水牛、楊氏水牛與現生水牛同支,王氏水牛則較早分出的結論[5]

參見

以下為其他出土於中國的水牛化石[6]

參考文獻

  1. 刘嘉龙、甄朔南. . 中国科学. 1980, 8: 770~778 中國知網.
  2. Dong, Wei; Liu, Jin-yi; Zhang, Li-min; Xu, Qin-qi.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4, 354: 86–93. ISSN 1040-6182. doi:10.1016/j.quaint.2013.12.054.
  3. 周明镇、徐余瑄. . 古生物學報. 1957.
  4. 薛祥煦、李晓晨.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0, 3.
  5. 郭建崴. . 董为 (编). . 海洋出版社. 2008: 93-102.
  6. 同号文、陈曦、王晓敏. . 第四纪研究. 2015, 35 (3): 561-572.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3.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