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上海工总司工总司,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工人造反组织。

沿革

1966年11月初,以上海國棉十七廠造反派頭頭王洪文等為首之上海工廠群眾串連籌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簡稱「工總司」)[1]:149-150。11月6日,上海国棉十七厂、国棉三十一厂、上钢三厂等17个单位的造反派代表潘国平王洪文陈阿大等人,串连筹组。11月9日下午2时,在文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宣布“工总司”成立,会议确定由潘国平担任执行主席。同时发布了《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宣言》。中共上海市委决定采取“不赞成、不支持、不参加”的态度。

1966年11月10日王洪文率領2,000多名工人在上海北站強行上火車,列車行至安亭站後被鐵路局下令停車,當天中午王洪文等工人臥軌攔車,造成滬寧鐵路交通中斷近31小時[1]:149-150

1966年11月13日張春橋在上海文化廣場同工人代表座談支持「工總司」,中央文革小組立刻支持[1]:149-150。下午张春桥在“工总司”“承认组织合法、承认上京告状是革命行动、告状后果由上海市委负责、曹荻秋公开检查、对工总司提供各方面条件”的五项条件上签字。是为安亭事件。不能组织跨行业的地区性工人群众组织的禁令由此废除。11月14日毛澤東肯定張春橋做法,說:「先有事實,後有概念。」[1]:149-150

从1966年12月起,“工总司”开始出版发行自己的机关报《工人造反报》,刚开始时发行量只有3万份,以后发行量不断增加,最多时达64万份,而增刊的发行量甚至高达105万份。

安亭事件」後,王洪文等為首之「工總司」一直攻擊上海市委,並且製造全國第一場大規模武鬥,1967年1月4日張春橋、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組調查員名義回上海[1]:159。1月6日,「工總司」等造反派組織在上海人民廣場召開大會,會後市委、市政府所有機構停止辦公,由「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等取代原上海黨政部門之職能,全市實際權力轉移到張春橋、姚文元等手中[1]:160。根據毛要求,1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給上海「工總司」等32個造反派團體賀電[1]:161。是为一月风暴

1968年后,全国各地的造反派组织都解散,“工总司”却沿用“工总司”的名称代表全上海工人造反派。

1972年1月,“工总司”及所属各级联络站统一改名为“工代会”,并以“工代会”取代了各级工会。1973年3月,在筹备召开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过程中,经张春桥等人决定,用中共上海市委名义宣布,将1967年12月召开的“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派代表会议”算作“第四次工会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王洪文、潘国平、陈阿大、叶昌明、蒋周法。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原“工总司”骨干全部转为总工会领导,下级也由原“造反派”担任工会主任。[2]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编).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2. 李逊. . 当代中国研究.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