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遺址

不義遺址鄭麗君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向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建議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2015年3月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委託的游觀創意策略有限公司,總計調查53處史蹟點。[1][2]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政黨輪替後,不義遺址的概念成為中華民國文化部對於轉型正義的重要政策內容。因此從史蹟點調查研究中,抽取出45處地點,作為第一階段的不義遺址調查研究工作成果。[1][2]

不義遺址係指國家人權博物館提出的人權歷史紀念場景,指的是在威權體制下,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侵害人民權利的發生地,如決策地點、軍警特務機構辦公室、政治犯被逮捕地點,以及後續偵訊、審判、執刑地點。[3][4][5]包括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北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軍法看守所、馬場町刑場安坑刑場等,其中也包括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又稱青島東路軍法看守所。[4][6]

參見

注釋

  1. 游觀創意策略有限公司. . 臺北. 2015-03 [2018-11-07] (中文(台灣)‎).
  2. 林上祚. . 臺北. 2017-12-28 [2018-06-30] (中文(台灣)‎).
  3. 吳書緯. . 臺北. 2017-09-30 [2018-06-30] (中文(台灣)‎).
  4. 陳熙文. . 臺北: 聯合報. 2017-12-08 [2018-06-30] (中文(台灣)‎).
  5. . 臺北. [2018-06-30] (中文(台灣)‎).
  6. 王靖怡. . 台北: 中央社. 2017-03-01 [2018-06-30]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