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欧

東南歐是地理名詞,主要包含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這些主權獨立的國家包含: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希臘科索沃北馬其頓摩爾多瓦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一部分土耳其意大利斯洛文尼亞。由於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或者地理因素,東南歐的界線一直被廣泛爭議。

東南歐







世界分區
地圖
坐标:44°20′00″N 23°49′00″E
人口
  總計73,401,000人
时区
  夏时制
UTC

定义

现知第一位使用该名词的人为奥地利学者約翰·喬治·馮·漢。约翰用东南欧一词来形容比传统名词巴尔干更广阔的地区[1]。不像东欧西欧南欧北欧联合国有精确的定义,东南欧一词不论在地理上还是历史上均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准确定义[2]索查河克爾卡河薩瓦河多瑙河一線是最常見的東南歐北界自然地理定義。

巴尔干模型

東南歐的基本上是指巴爾幹半島及其周邊的區域。目前已被認為完全包含在內的國家有: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希臘、科索沃、馬其頓、摩爾多瓦、蒙特內哥羅;而至少有部分區域包含在內的國家有:克羅埃西亞、希臘、義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及土耳其。

東南歐的國家

其他國家的部分地區

東南歐相關公約

東南歐穩定公約於1999年制定,旨在加強1999年到2008年間東南歐地區各國間的和平、民主、人權以及經濟。此公約於2008年2月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區域合作理事會(RCC)。RCC受到歐盟、美國、日本及土耳其等外部合作夥伴的推動,取代了穩定公約,其參與國家包括了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摩爾多瓦、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以及塞爾維亞。

東南歐跨國合作計畫

為了提高該地區的整體感與競爭力,根據歐盟的Regional Policy's Territorial Cooperation Objective之框架而設立東南歐計畫(SEE program),從2007年至2013年已有23億5千6百萬歐元的資金挹注。

参见

  • 英蘇百分比協定
  • 东南欧时间
  • 东南欧稳定公约
  • 東南歐合作程序
  • 東南歐區域合作協調會
  • 東南歐媒體組織
  • 東南歐合作倡議

参考文献

  1. Hösch, Nehring, Sundhaussen (Hrsg.), Lexikon zur Geschichte Südosteuropas, S. 663, ISBN 3-8252-8270-8
  2. Composition of macro geographical (continental) regions, geographical sub-regions, and selected economic and other groupi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Standard Country and Area Codes Classifications
  3. Armstrong, Werwick. Anderson, James. . . Routledge. 2007: 165 [2016-04-05]. ISBN 978-1-134-301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4. Andrew Geddes,Charles Lees,Andrew Taylor :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outh East Europe: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ization and multilevel goverance", 2013, Routledge
  5. Klaus Liebscher, Josef Christl, Peter Mooslechner, Doris Ritzberger-Grünwald :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outh-East Europ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2005,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6. Most men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Italy possess Y-DNA from haplogroup J, which is predominantly found in southwest Asia, whereas most of those in northern Italy have haplogroup R1b, which is most often found in western Europe. (See, for instance: F. Brisighelli , V. Álvarez-Iglesias, M. Fondevila, A. Blanco-Verea, Á. Carracedo, V. L. Pascali, C. Capelli, & A. Salas, 2012, “Uniparental Markers of Contemporary Italian Population Reveals Details on Its Pre-Roman Herit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LOS (2 May 2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