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塞爾維亞語/),通稱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語/),是一個巴爾幹半島國家,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以及阿爾巴尼亞接壤。

塞爾維亞共和國
国徽
国歌:
Боже правде
《正義的上帝》
塞尔维亚(绿色)和有争议的领土科索沃(浅绿色)
欧洲(深灰色 + 绿色)的位置
首都
及最大城市
貝爾格萊德
官方语言塞爾維亞語
官方文字西里爾字母
族群(2011[1]
政府單一制議會制共和立憲制
 總統
亞歷山大·武契奇
 總理
安娜·布爾納比奇
 國民議會主席
伊维卡·达契奇
立法机构國民議會
形成
公元8世紀後期
 中世紀王國
1217年
 塞爾維亞帝國
1346年
1459年
1817年
 國際承認塞爾維亞王國
1878年
 成立南斯拉夫王國
1918年12月4日
 共和國政體加盟南斯拉夫聯邦
1943年11月29日
 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聯盟
1992年4月27日
 塞爾維亞和黑山解体,塞尔维亚宪法通过
2006年
面积
 包括科索沃面積
88,361平方公里(第111名
 不包括科索沃面積
77,474平方
29,913平方英里[2]
人口
 2018年估计
6,928,600(不包括科索沃)[3]
 密度
91.1/平方公里(第121名
GDPPPP2018年估计
 总计
1,124.75億美元[4]第78名
 人均
16,063美元(不包括科索沃)[4]第83名
GDP(国际汇率)2018年估计
 总计
423.78億美元[4]第86名
 人均
6,052美元(不包括科索沃)[4]第88名
0.296[5](2013年)
 · 第72名
人类发展指数 0.799[6](2018年)
 · 第63名
货币塞爾維亞第納爾RSD
时区UTC+1歐洲中部時間
 夏令时
UTC+2歐洲中部夏令時間
行驶方位右邊
电话区号+381
ISO 3166码RS
互联网顶级域
网站

历史

早在距今八千五百年前,塞尔维亚的首都(有時譯作)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斯塔賽沃文化,在距今約六千年前,這片地區已經出現是当时欧洲比较大型的村落溫查文化。公元6~7世纪,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尔维亚人定居于巴尔干半岛萨瓦河中下游迤南至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带。

斯拉夫民族於公元8世紀時來到現在的塞爾維亞,弗拉斯蒂米羅維奇王朝的開國君主維謝斯拉夫(Višeslav)在768年左右開始統治今天的塞爾維亞地區。並且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改信東正教,成為拜占庭的大公。924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入侵併吞塞爾維亞,927年塞爾維亞在拜占庭支持下脫離保加利亞但受拜占庭控制,最早以「塞爾維亞」為名的國家是10世紀中葉由察斯拉夫·卡羅尼米洛維奇所建立。拜占庭帝國在969年吞併了塞爾維亞公國。1169年斯特凡·尼曼雅時期尼曼雅王朝崛起,1190年拜占庭承認其獨立,1217年稱王,1330年斯特凡·烏羅什二世擊敗保加利亞第二帝國並納為附庸,14世紀中葉的沙皇斯特凡·杜尚(1331~1355年)在位期間更是把塞爾維亞國家的發展推向巔峰並頒布《斯特凡·杜尚法典》。

鄂圖曼帝國於14世紀後期開始征服巴爾幹半島,並於1389年在科索沃戰役中擊潰塞爾維亞人(該戰役的結果現在尚有爭議),到15世紀末,鄂圖曼帝國已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開始了長達5個世紀的統治。

塞爾維亞在1804年和1815年兩次革命當中獲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的獨立,1882年成立王國,其國土僅包括今塞爾維亞的中部。在1910年代初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當中,塞爾維亞的國土向南擴展,收复了科索沃地区、並兼併了今馬其頓共和國等地區,但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當時為奧匈帝國所管轄,不在塞爾維亞國土範圍之內。

另外,塞爾維亞共和國南部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就脫離了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實際管轄,並且成為了聯合國的保護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2006年2月20日起,各方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自行宣佈獨立科索沃共和國

地理

塞尔维亚的战备储油基地

塞尔维亚原是位於巴爾幹半島的臨海國家,隨著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的解體和2006年黑山及2008年科索沃的獨立而變成了內陸國

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山丘起伏。东、西部分别为斯塔拉山脉和迪纳拉山脉的延续;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多瑙河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河网稠密,土壤肥沃;南部多山脈、丘陵,由科索沃盆地和梅托西亚盆地组成。塞爾維亞最高點位於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邊界的贾拉维察山,海拔2656米。

多瑙河在此与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汇合后,折向东南流,构成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另一支流大摩拉瓦河南流纵贯。

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屬於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寒冷夏天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 面积:88361 平方公里 (包括科索沃)

行政區劃

塞爾維亞行政區劃

塞爾維亞共和國有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其中科索沃僅在法律上為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一部分,科索沃戰爭後實際上由聯合國管轄,並已於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佈獨立。而塞爾維亞共和國其餘地區通稱「中塞爾維亞」,但是該地區沒有相應的行政建制。

塞爾維亞共和國分為29州和一個直轄市,其中科索沃5州(已獨立),伏伊伏丁那7州(自治),中塞爾維亞17州,首都貝爾格萊德為唯一的直轄市。州下再分區,全國有108區,其中科索沃有30區,伏伊伏丁那有54區。

塞爾維亞由中塞爾維亞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共分為29個州、及直轄市貝爾格萊德所組成,其中中塞爾維亞可依地區分為舒馬迪亞和西塞爾維亞東南塞爾維亞兩區,州及直轄市下可再分為150個縣及24個市。雖然塞爾維亞聲稱科索沃共和国為該國境內之領土,但科索沃自1999年以来就已经脱离了塞爾維亞的实际管辖,并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

外交

與中國關係

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即予以承認,但是在蘇南交惡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站在蘇聯一邊,導致兩國關係十分緊張。雖然兩國於1955年1月2日正式建交,但是兩國關係依然十分冷淡,並於1958年因南斯拉夫抵制蘇聯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首一事再次交惡,一直持续到1977年南斯拉夫總統狄托访华后关系才正常化。中國在貝爾格萊德擁有大使館,並在普里什蒂納設有一辦公室。而塞爾維亞在北京擁有大使館,並在上海設有一總領事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科索沃戰爭期間支持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反對北約轟炸南斯拉夫[7][8],對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非常不滿[9]。中國反對北約干預科索沃事務,擔心鼓勵在西藏新疆的分離主義[10]

與欧盟關係

目前,塞尔维亚正积极申请加入歐洲聯盟,但欧盟方面对塞尔维亚加入设定了多个前提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塞尔维亚必须先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或实现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而目前塞尔维亚并不愿对此作出妥协,这就使得其加入欧盟的前景变得渺茫。不過在2014年年初,塞爾維亞終於願意和科索沃關係正常化,向邁進歐盟的路又更進一步,且塞尔维亚希望可以在2020年前加入歐盟,而歐盟也評「雄心勃勃,但並非沒有可能」。

與科索沃關係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單方面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建立科索沃共和國。塞爾維亞共和國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希臘斯洛伐克墨西哥越南羅馬尼亞烏克蘭西班牙印度巴西尼日利亞南非阿根廷白俄羅斯巴勒斯坦玻利維亞等國家拒絕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塞爾維亞亦正在阻止科索沃加入其它國際組織。科索沃共和國現时尚未是聯合國成員國。目前共有100個聯合國成員國、馬耳他騎士團中華民國[11]紐埃以及庫克群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儘管如此,由於來自俄羅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強大壓力,科索沃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可能性依然渺茫。[12]

塞爾維亞方面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則採取撤回大使的方式以示抗議。[13]這些國家包括美國、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哥倫比亞、克羅地亞、法國、德國、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以及英國。但近年来塞尔维亚为加入欧盟一体化态度松动,于2013年和2020年分别在布鲁塞尔[14]和美国华盛顿与科索沃达成政治和“经济正常化”协议[15]

科索沃的國際地位
  塞爾維亞
  認為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一部分的國家和地區
  承認科索沃為獨立的國家和地區

政治

議會

行一院制。

總統及總理

總統直接由民選,五年一任,可連任一次,只有小量實權;總理人選需獲國會多數支持,再由總統任命,有大量實權。

軍事

塞軍MiG-29B
M-84

1999年塞爾維亞共和軍在科索沃戰爭中遭到北約的轟炸,戰爭以西方列強接管科索沃告終。塞爾維亞此後軍事受到西方圍堵,只能採用俄式武器為主,空軍僅由十四架米格29、四架米格21、26架J22及二十架G-4 Super galeb組成。陸軍有200多輛M-84主戰坦克和十幾輛T-72組成裝甲兵,搭配若干2S1自走砲的砲兵。

人口和宗教

全國人口700萬(2019年),近年塞爾維亞人口有加快下跌趨勢,主要是因為生育率低和人口遷移所致。而當中塞爾維亞族為整個塞爾維亞的主要民族,其他少數民族包括阿爾巴尼亞人匈牙利人波斯尼亞克人(穆斯林族)、羅姆族克羅地亞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亞人羅馬尼亞人土耳其人等。其中,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居住在科索沃(從2008年2月17日起單方面宣佈獨立),匈牙利人則主要居住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但並不在該省佔絕對多數。大部分塞爾維亞族信奉東正教,其他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天主教

民族成分(2011)
塞尔维亚族
 
83.3%
匈牙利族
 
3.5%
罗马尼亚族
 
2.1%
波斯尼亚族
 
2%
克罗地亚族
 
0.8%
斯洛伐克族
 
0.7%
其它
 
4.7%
未分类/未知
 
3.3%

语言

塞尔维亚语拉丁字母表(上)和塞尔维亚西里尔字母表(下)

塞尔维亚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标准形式,88%的塞尔维亚人口使用这一语言[17]。塞尔维亚是全欧洲唯一仍旧使用双文制的国家,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均得到使用。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为该国官方文字[18]

受官方承认的少数语言包括匈牙利语斯洛伐克语阿尔巴尼亚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卢森尼亚语,以及另两种标准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言: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在所有相应少数族裔人口占总人口超过15%的市镇,这些语言均为官方语言[19]

經濟

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經濟主要以服務業為主。在2008年服務業佔了國民生產總值的63%,而製造業和農業則佔了24.2%和12.3%。

現時塞爾維亞整體經濟狀況較中西歐及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如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為差,但較阿爾巴尼亞摩爾多瓦為好。

交通

塞爾維亞鐵路全長4,093 km,其中1,279 km經過電氣化[20]。公路全長37,937 km,其中經過鋪裝的有23,937 km。高速公路全長688 km。多瑙河薩瓦河是主要的兩大內河航路。首都貝爾格勒是多瑙河上的主要內河港口之一。

體育

近年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網球运动員表現突出,包括首個男子單打大滿貫得主以及世界排名第一诺瓦克·德约科维奇、首個女子單打大滿貫得主及世界排名第一安娜·伊萬諾維奇、前女子世界排名第一耶萊娜·揚科維奇揚科·蒂普薩雷維奇、男子雙打大滿貫得主及前世界第一內納德·齊莫尼奇等。足球塞爾維亞人最為熱衷的集體運動項目,塞爾維亞國家足球隊亦是歐洲足壇的一支勁旅,著名球員包括曾經效力英超班霸曼聯维迪奇、現在効力曼聯的馬迪,效力意甲勁旅國際米蘭的斯坦科维奇以及费内巴切的克拉西奇、曾經效力切爾西伊萬諾維奇等。排球方面塞尔维亚女排曾获得2018年女排世锦赛冠军,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亚军和2015年女排世界杯的亚军,现时世界排名第三位。最突出的代表球員有博斯科維奇、米哈伊洛維奇、拉西奇和奥杰年诺维奇。

教育和科學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塞爾維亞的識字率佔人口的98%,而計算機識字率則為49%(完全計算機識字率是34.2%)。相同的人口普查顯示了以下教育程度:16.2%的居民具有高等教育(10.6%的擁有本科學士或碩士學位,5.6%的擁有副學士),49%的具有中等教育,20.7%的具有基礎教育,13.7% 尚未完成基礎教育。

塞爾維亞的教育受教育和科學部管理。教育從學前班或小學開始。孩子七歲就讀小學。義務教育由八年級小學組成。學生有機會再到體育館和職業學校學習四年,或參加2-3年的職業培訓。 在體育館或職業學校落成之後,學生就有機會上大學。還提供塞爾維亞公認的少數民族語言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課程以匈牙利語,斯洛伐克語,阿爾巴尼亞語,羅馬尼亞語等教授,保加利亞語以及波斯尼亞語和克羅地亞語進行。 佩特尼察科學中心是一所著名的針對天才學生的課外科學教育機構。

贝尔格莱德大学

塞爾維亞有19所大學(9所公立大學共有86個系,10所私立大學擁有51個系)。在2018/2019學年,有210,480名學生就讀了19所大學(公立大學為181,310名,私立大學為29,170名),而47,169名學生就讀了81所“高等學校”。塞爾維亞的公立大學包括:貝爾格萊德大學(最古老的大學,創建於1808年,是最大的大學,擁有97,69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諾維薩德大學(成立於1960年,學生人數為42489人),尼什大學(成立於1965年,有20,559名學生),克拉古耶瓦克大學(成立於1976年,14053名學生),普里什蒂納大學(位於北米特羅維察),諾維帕扎爾公立大學以及三所專業大學– 藝術,國防大學和刑事調查與警察大學。貝爾格萊德大學(在2013年上海世界大學排名上排名301-400,在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雅典和塞薩洛尼基大學)和諾維薩德大學被普遍認為是國家最好的高等教育機構。[21]

塞爾維亞在2017年的科研經費中佔GDP的0.9%,略低於歐洲平均水平。自2018年以來,塞爾維亞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正式成員。塞爾維亞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有著卓越的悠久歷史,儘管1990年代的經濟制裁和對研究的長期投資不足迫使許多科學專業人才離開該國,但它創造了強大的工程人才庫。儘管如此,塞爾維亞仍在一些領域保持優勢,例如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領域,其中包括軟件開發和外包。 它在2018年產生了超過12億美元的出口,既來自國際投資者,也來自大量動態的本土企業。塞爾維亞是科學界女性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塞爾維亞運作的科研機構中,最大的是貝爾格萊德的米海洛·卜平研究所和文尼采核能研究所。 塞爾維亞科學與藝術學院自1841年成立以來就致力於促進科學和藝術。塞爾維亞擁有強大的科學技術生態系統,培養了許多知名科學家,為科學技術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PDF).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11).
  2. . 中情局. 2014-06-20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3. . Republic of Serbia Statistical Bureau. [2016-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2日).
  4.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16-04 [2016-06-10].
  5. . cia.gov.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4-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6.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09).
  7. Warren I. Cohen.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5th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West Sussex, England, U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261.
  8. Suisheng Zh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 New York, USA: M. E. Sharpe, Inc., 2004. Pp. 60.
  9. Warren I. Cohen.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5th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West Sussex, England, U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261.
  10. Suisheng Zh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 New York, USA: M. E. Sharpe, Inc., 2004. Pp. 60.
  11. .
  12. . New York Sun. 2008-02-19.
  13. PROTEST CONVEYED TO FRANCE, BRITAIN, COSTA RICA, AUSTRALIA, ALBANIA,存档于(存檔 index)
  14. . 中時新聞. 中央社.
  15. . 土耳其通讯社.
  16. V. Mijatović – B. Hadžić. . Novosti.rs.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17. (PDF). [2016-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5).
  18. Ronelle Alexander. .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2006-08-15: 1–2. ISBN 978-0-299-21193-6.
  19. (PDF). European Charter for Regional or Minority Languages. 2013-06-11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28).
  20. SERBIAN RAILWAYS - General information 存檔,存档日期2013-05-25.
  21. . arhiva.srbija.gov.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