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比得

乍比得
乍比得
在也门的位置
坐标:14°12′N 43°19′E
国家 葉門
行政区域荷台达省

乍比得阿拉伯语:),又译作扎比德,是一座位于也门西部海岸平原上的城镇。

历史

乍比得是也门境内最古老的城镇之一,得名于其南方的乍比得干谷先知穆罕默德萨哈巴(意为同伴)之一,阿布·穆萨·艾什尔里即来自于乍比得,正是他在公元628年建造了最初的艾什尔里清真寺(也被称为乍比得大清真寺),如今依旧屹立在城镇内。根据传统的说法,这是伊斯兰历史上第五座清真寺[1]

从9世纪到12世纪,也门历史上的齐亚德王朝纳贾希王朝都以乍比得作为都城。[2]13世纪至15世纪,拉苏里王朝也将首都置于乍比得,并在当时成为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文化的一处中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乍比得大学在学术上享有盛名。[1]

1539年,奥斯曼帝国时任埃及总督的哈德姆·苏莱曼·帕夏苏里曼大帝的授意下占领并吞并了也门。乍比得一度成为帝国也门省的行政总部。[3]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乍比得的主要产业主要为木蓝棉花种植业,然而近代以来持续不断的部族冲突与内战严重地抑制了包括乍比得在内的地区发展现代经济。[4]时至21世纪,乍比得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已逐渐没落为也门经济、文化的边缘地带。[5]

世界遗产

乍比得历史古城
世界遗产
官方名稱(英文)
(法文)
位置 葉門阿拉伯国家
標準 (ii)(iv)(vi)
登录年份1993年(第17屆大會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1993年,乍比得历史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艾什尔里清真寺成为该区域内最显著的地标式建筑,乍比得大学遗址同样也是古城中可探访的历史遗迹。[1]

2000年,由于保护情况的变化,应也门政府的主动要求,乍比得历史古城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古城内大约有四成的历史房屋被新建的混凝土建筑所取代,另一些也处于恶化的状态下。[7]如若该区域内的保护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有可能会失去其作为一项世界遗产的地位。[8]

图像

相关条目

来源

  1. Historic Town of Zabid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Najahid Dynast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4 April 2006.
  3. Muḥammad ibn Aḥmad Nahrawālī. [البرق اليماني في الفتح العثماني]. OI.B.Tauris. 2002: 88. ISBN 1860648363 (阿拉伯语).
  4. Prothero, G.W. . London: H.M. Stationery Office. 1920: 103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5. Eickelman, Dale F. "T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2002)
  6. . unesco.org. 1993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7. .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8. Ahmad al-Aghbari and Mohammad al-Ulofi. . Saba News. February 15, 2009 [201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