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 (贞观)

武德四年(621年)置北恒州,七年(624年)废。贞观十四年(640年),将今山西大同市恒州和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云州合并为云州,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县永淳元年(682年),默啜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年)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为云州。土贡:犛牛尾、雕羽。户三千一百六十九,口七千九百三十。仅领一县:云中县,有云中、楼烦二守捉;城东有牛皮关。云中县,中。本马邑郡云内之恒安镇。武德六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复置,曰定襄县。永淳元年废。开元十八年复置,更名。有阴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

云州唐朝时设置的

乾符三年(876年),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李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占据云州。唐僖宗赦免了李克用,以李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880年),李琢攻李国昌,李国昌兵败,与李克用奔北地。黄巢入京师,唐僖宗下诏发代北军,寻赦李国昌,使讨贼。李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李国昌陇西郡王李国昌逝世后,李克用云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词厚礼,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于云州之东城,谋大举兵攻后梁,不果。李克用李存勗后梁,是为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后晋高祖取代后唐后,以契丹有援立功,割燕云十六州契丹西京大同府

唐朝云州辖县
640年定襄县[1]
682年被突厥占据
730年重设,下辖云中县[2]
907年云中县(新设浑源县[3],改属应州
唐朝云州刺史
  • 匹娄武彻(贞观年间)
  • 昝敬本(唐高宗前期)
  • 窦怀哲(680年)
  • 刘绍策(唐高宗时)
  • 王忠嗣(741年之前)
  • 云中郡太守
  • 马旴(建中初年)
  • 彭某(建中、贞元年间)
  • 高岳(贞元年间)
  • 吴卓(811年—813年)
  • 独孤密(元和年间)
  • 高荣朝(元和末年)
  • 支竦(开成末年)
  • 张献节(842年)
  • 卢简方(864年)
  • 李国昌(869年)
  • 李国昌(872年,称病未任)
  • 卢简方(872年)
  • 支谟(876年)
  • 段文楚(876年—878年)
  • 卢简方(878年)
  • 李国昌(878年,未任)
  • 李克用(878年)
  • 赫连铎(880年—891年)
  • 石善友(891年)
  • 王晖(891年)
  • 薛志勤(891年—894年)
  • 李克宁(894年)
  • 刘再立(903年)
  • 王邺(天祐初年)
  • 孙瑛

注释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