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叛變

人工智慧叛變AI takeover)又稱為電子頭腦反叛Cybernetic revolt)或機器人起義Robot uprising),是科幻作品中長久以來一直不斷出現的慣例。這種類型大多是具有人工智慧程式機器人或是超級電腦產生了自覺,並向製造它們的人類起兵叛變並奪取掌控權,最後徹底的滅絕奴役人類。

史蒂芬·霍金伊隆·馬斯克等一些公眾人物提倡對預防AI叛變的措施進行研究,以確保未來的超級智能機器仍處於人類控制之下。[1]

起源

卡雷爾·恰佩克於1921年所寫的《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R.U.R.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可以算是開端。

代表作品

電影

魔鬼終結者系列》(1984年-2019年)

駭客任務系列》(1999年-2021年)

機械公敵》(2004年)

機戰未來》(2005年)

鷹眼》(2008年)

普羅米修斯》(2012年)

全面進化》(2014年)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015年)

人造意識》(2015年)

異形:聖約》(2017年)

超能絕殺 2.0》(2018年)

電視

終結者外傳》(2008年)

西方極樂園》(2016年)

超凡女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8年)

異星災變》(2020年)

AI進化危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

哆啦A夢電影系列

大雄與鐵人兵團》(1985年)

大雄與白金迷宮》(1993年)

大雄與機器人王國》(2002年)

新·大雄與鐵人兵團》(2011年)

其他系列

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集》(2003年)

9:末世決戰》(2009年)

ACG

科幻小說

相關

外部連結

  1. Lewis, Tanya. . LiveScience. Purch. 2015-01-12 [October 20, 2015]. Stephen Hawking, Elon Musk and dozens of other top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y leaders have signed a letter warning of the potential dangers of develop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