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威庙
建築
始建于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时称北帝庙,后来改称仁威庙。历经多次修复、重建,其中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清朝乾隆、同治年间均进行大规模的重修。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阔40米,南北深54至60米,占地2200平方米。沿中轴线前后为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和后楼;左右为东、西序。
中共建政後的1963年左右,當局安排昌華塑料廠在此生產。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按照當局「破四舊」的意思把廟裡的神像全部打爛,頭門和正殿成為昌華塑料廠車間,東西配殿成為某校辦工廠的工場。
1983年8月,仁威庙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廟宇被佔用期間,工廠在廟內亂搭建,使柱子、樑架等受到嚴重破壞,有的柱子已經傾斜,部分樑架已腐朽;正殿與拜亭的簷已經倒塌,需用架子支撐,搖搖欲墜;樑架的木雕被損壞,有的工藝雕構件已脫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