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1]),男,安徽宁国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技术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任新民
出生(1915-12-05)1915年12月5日
 中华民国安徽宁国县
逝世2017年2月12日(2017歲-02歲-12)(101歲)
 中国北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国立中央大学
重庆兵工学校
密歇根大学
知名于两弹一星
配偶虞霜琴
奖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功臣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航天学家
机构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受影响于 中国共产党
备注
1956年8月调赴北京,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任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钱学森领导五院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
任新民与创业者组织了导弹与火箭各专业技术讲习班;远赴满洲里接收从苏联引进的P-2导弹并作为中方代表在协定上签字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研究所所长
1975年6月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88年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理事

生平

求學

1928年春考入安徽省第四中学(今安徽省宣城中学)。

1934年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化学系,1937年转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1940年(民國29年兵工第5期)毕业[2]

1945年至1949年,赴美辛辛那堤磨床銑床廠實習;後就讀於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工作

1940年至1945年,任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助教、講師;兵工署重慶21廠技術員。

1948年9月,任美国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机械工程院系聘任講師。

1949年至1952年,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

1952年至1956年,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務處副處長、教授、教授會(教研室)主任、砲兵工程系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1956年至1965年,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總體研究室主任、設計部主任、分院副院長兼設計部主任。

1965年至1982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部科研生產組副組長、七機部副部長。1979年,任中国宇航学会首任理事长。

1982年至1988年,任航天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88年至1993年,任航空航天工業部高級技術顧問。

1993年,任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逝世

2017年2月12日15时,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3]。2月16日上午,任新民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贡献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東方紅一號的发射;担任東方紅二號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工程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4]

奖项和榮譽

  •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1999年9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 2002年,獲得南京大學「世紀校友學術成就金質獎章」。
  •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2006年,獲得「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参考文献

  1. .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7-02-13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2. 「兵工學校的創始和演變」、「抗日戰中兵工廠全盛時代」,世界日報,文 / 陳葭元(民國26年班畢),2004年11月14日
  3. . 澎湃新闻. 2017-02-13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4. . 澎湃新闻. 2017-02-13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参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