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

中国航天史的起始点是1956年2月,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4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元帅任主任,黄克诚大将赵尔陆上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军兵种·预备役·文职人员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民兵
军委机关职能部门
办公厅

联合参谋部 · 政治工作部
后勤保障部 ·
装备发展部
训练管理部 ·
国防动员部
纪委 ·
政法委 · 科技委
战略规划办 ·
改革编制办 · 国际军合办
审计署 ·
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军委直属部队
联勤保障部队
军委直属院校和科研机构

国防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军事科学院

五大戰區
东部战区··
南部战区··
西部战区·
北部战区··
中部战区·
军事制度

兵役制度 · 编制等级 · 战备等级
军衔··) ·
武警警衔
军事将领·政治委員

国务院系统

国防部 · 退役军人事务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防动员委 · 边海防委 · 空中交通管制委


地方人民武装部
军事思想

军事战略方针 · 发展战略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人民战争 ·
战术三三制
游击战 ·
运动战 · 超限战

其他资料

中国战争史 · 解放军军事家
中国军事史 ·
中国水军史
中国空军史 ·
中国航天史
解放军军史 ·
解放军军服
院校 ·
纠察·保卫·检察·审判


香港軍事 · 澳門軍事

中国航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与航空工业的历史。

时间线

1950年代

1956年2月17日,刚从美国回国不满半年的钱学森完成了周恩来交办的任务,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并提交给周恩来。2月22日,周恩来将《意见书》送毛泽东审阅并致信说明:“这是我要钱学森写的意见,准备在今晚谈原子能时一谈。”2月28日,周恩来又将《意见书》批给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及中央军委各委员。《意见书》很快投入实施,实际上成为中国导弹研制工程的指导方案及技术文件。同年4月,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元帅任主任,黄克诚大将赵尔陆上将任副主任。同年5月,又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同年,中国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钱学森任院长)正式成立,代号0038部队。这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1957年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书,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58年初,中国建立了酒泉航天发射场。中国科学院把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的重点任务[2]

1960年代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东进村的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探空火箭T-7M发射场遗址
1966年10月,民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市南汇县老港公社东进大队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同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P-2”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第一枚中程导弹从1965年3月结束方案设计阶段,相继转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试制生产、地面综合试验等阶段,到1966年底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1966年10月27日,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

1970年代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东方红一号”卫星由以钱学森院长率领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首颗卫星即发射成功。该陔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同步轨道卫星孙家栋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3][4]。1967年,党鸿辛等科学家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天线干膜,解决了在100摄氏度至零下100摄氏度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递困难问题。“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可以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而著名。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卫星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5][2]

1973年9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风暴1号运载火箭发射长空1号卫星失败,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失败[6]。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尖兵系列衛星返回式卫星0型)发射成功[7],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7年9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高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多用途导弹——鹰击八号导弹开始研发,并于1979年11月首发飞行成功[8]

1980年代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在1980年代相继完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工位

1980年,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工,可用于通信卫星发射。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1982年10月12日,第一次由潜艇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1984年4月8日,中国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把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5月14日卫星正式交付使用[9]。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实施“863”计划,开始进行载人航天探索工作[10]

1990年代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在首次发射中失利,起飞后火箭倾斜并坠落在附近山坡,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是中国航空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1997年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现场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成功。1992年,中国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劃进行研制。

1995年中国自行研制的上面级固体近地点变轨发动机——EPKM,两度与“长二捆”联袂,将“亚洲二号”和“艾科思达一号”卫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至此,结束了中国发射大重量卫星必须使用外国上面级固体发动机的历史,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固体火箭跻身国际发射舞台的新纪元。

1996年2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B火箭发射“国际星7A”失败。长征3号B第一次发射失败。1999年11月20日,中国载人航天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0年代

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2003年10月15-16日,他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绕地飞行并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2003年10月,返回地球后的神舟五号返回舱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国前后发射成功了三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a、1b及1c。该系统所属的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員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兩位中國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发射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秒,神舟七号搭载航天员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0年代

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2012年6月16日乘坐神舟九号升空
2017年6月26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海南文昌发射场总装大楼转移至101发射工位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中国首个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无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由长征2F遥九火箭送入太空,飞船搭载两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一名女航天员刘洋,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对接,其中一次为手动对接。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由长征2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发射,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成功,是1976年以来首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从月球轨道返回,在四子王旗着陆场顺利着陆。

2016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16年主题:“航天梦,中国梦”。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來為航天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崇高敬意,強調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戰略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技高峰,譜寫中國航天事業新篇章,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中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2016年12月27日,《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书发布[11],首次提出「航天強國」的發展願景,目標是2030年 躋身航天強國三鼎甲之列。白皮書還提出,未來5年將啟動重型運載火箭工程。構建形成衛星遙感、衛星通信廣播、衛星導航定位三大系統,建設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基本建成太空基礎設施體系,促進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推动一體(空间技术)、兩翼(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全面发展[12]

2018年,中国成功完成了35次轨道发射,首次位居世界第一[13]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14]

2019年12月27日,在经历了2017年的发射失败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文昌航天发射场复飞成功,为未来数年内中国航天若干重大任务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代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据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15]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于5月8日成功着陆于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6月30日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自1994年制定并实施的北斗系统“三步走”规划圆满完成[16]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于12月1日成功软着陆月球并进行月面样品采集,之后从月面上升,经过对接与样品转移后于12月17日返回地球并在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着陆。

参考文献

  1. 王坤杰,赵仲丽,王喜存编著. .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1. ISBN 978-7-5424-1576-9.
  2. 《新中国超级工程》编委会编. . 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3.09: 25–26. ISBN 978-7-80168-826-2.
  3. 王建蒙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组织编写.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4.03: 322–323. ISBN 7-5159-0474-7.
  4. 田勇主编.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4.10: 147–148. ISBN 978-7-206-10862-4.
  5. 吴比,郭亮著.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01: 245. ISBN 978-7-213-05260-6.
  6. 徐矛,康建勇编著.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03: 157. ISBN 7-118-05473-9.
  7. 朱晴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4.01: 180–181. ISBN 978-7-5159-0475-7.
  8. 王礼恒主编;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编. .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9.09: 276–277. ISBN 7-5034-1022-1.
  9. 冉隆隧编著.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3.12: 176. ISBN 978-7-5159-0593-8.
  10. 李成智著.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5: 4. ISBN 978-7-5328-7835-2.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1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8日).(简体中文)
  12. . 中央社. 2016年12月27日 [2016年1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7日).(繁體中文)
  13. Johnson-Freese, Joan. . MIT Technology Review. December 19, 2018 [2018-12-21] (英语).
  14. 中国国家航天局. . 2019-01-03 [202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15. . 新華網. 2020-4-23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16. .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