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大橋

伶仃洋大橋是1983年提出連接香港珠海,跨越伶仃洋的跨海大桥;计划后搁置,由港珠澳大桥取代。2017年后,又指深中通道跨越伶仃航道的主桥[1]

构思

伶仃洋大橋計劃的構想最初在1983年由香港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珠海市提出[2],原來只預算連接香港和珠海,由香港的屯門區爛角咀(今龍鼓灘發電廠)起始[3],經過內伶仃島淇澳島,到達珠海的金鼎,珠海甚至已經於其境內興建了大橋的一部份,即今天在珠海北端的淇澳大橋,并预留了接口;這個構思在中國大陸的舊版地圖仍可見到,當時建議的大橋長度亦不及現時的港珠澳大橋長。

胡應湘所構思的跨海大橋打通香港西部和珠海,從而再連接番禺、順德、中山、南海等地,將珠江三角洲的海運、河運、陸運及空運集中,讓香港成為珠三角的物流中心。

計劃擱置

現港珠澳大橋位置圖,原伶仃洋大橋的構思位于現港珠澳大橋以北,途經內伶仃島,連接香港屯門珠海

隨著香港的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的通車,新香港國際機場的啟用,胡應湘又提出香港應善用青馬大橋等基建設施;於是大橋香港起點改為大嶼山,原伶仃洋大橋計劃擱置,並再加入澳門(單Y方案)和深圳市(雙Y方案)[4][5],最後選擇了單Y方案,並改名「港珠澳大橋」。

時間表

  • 1983年:首次提出興建「香港珠海跨海大橋」方案。
  • 1989年:珠海公佈「伶仃洋大橋」計劃。
  • 1993年: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提出了興建伶仃洋跨海大橋的方案。
  • 1997年:伶仃洋跨海大橋方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但因當時的香港政府反對而擱置。
  • 2001年1月:淇澳大橋建成通車。
  • 2002年:廣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歐廣源表示要修建深圳到珠海隧道。
  • 2002年11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港,表示支持興建港珠澳大橋。
  • 2003年7月中:廣東省常委表示支持興建港珠澳大橋。
  • 2003年7月底:曾蔭權專程前往北京商討興建港珠澳大橋計劃,伶仃洋大橋計劃由港珠澳大桥计划取代。

伶仃洋通道

2018年11月15日,珠海市政府宣佈,通過規劃興建伶仃洋通道,由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橫跨珠江口,經珠海淇澳島接駁珠海[6]。2019年11月20日,珠海市交通運輸局發佈《關於<伶仃洋公路通道及西延線(珠海段)交通詳細規劃>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規劃對該通道的跨江段推薦採用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和4線鐵路,建設形式則採用「西橋東隧」的橋隧方案,而「公路+高鐵(城軌)複合隧道」設計可望開國內外先河。屆時,深圳至珠海的陸路車程將由目前約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以內。深珠通道主橋距離上游的「深中通道」12公里,距離下游的「港珠澳大橋」20公里,東起深圳前海,經淇澳島,西至珠海京珠高速互通立交,總長約47公里。[7]

参考文献

  1. 蔡敏婕 欧阳征朝. .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 2017-11-03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2. . [201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
  3. . 規劃署. [201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4. . [201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5. . [201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6. 東方日報 - 珠海擬建伶仃洋通道 橫跨珠江口連接深圳前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 . 文匯報. 2019年11月20日 [2020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1月20日).

参见

站外鏈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