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卢文

佉卢文(,意為“驢唇”),又名犍陀羅文,是一种古代文字,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最早發現的佉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251年,至公元3世纪时就已逐渐消失,但在丝绸之路各地仍被使用,可能一直到7世纪才彻底被遗弃。

佉卢文
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的佉卢文手稿殘卷
类型元音附標文字
语言巴利語
梵語
普拉克里特诸语言
使用时期公元前四世紀 - 三世紀
母书写系统
姊妹书写系统婆羅米文
納巴泰字母
敘利亞字母
Palmyrene字母
曼达字母
巴列维文
粟特文
ISO 15924Khar、305
书写方向从右到左
Unicode范围U+10A00—U+10A5F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洛陽佉盧文井欄殘石

名稱傳說

佉卢這個字的是音譯,因為相傳這種文字為印度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驢唇仙人所創,所以又名驴唇体文书[1]

月藏經·》曰:「怯盧蝨吒,驢神仙人,隋言驢唇,身體端正,唯唇似驢,是故為驢唇仙人。」 [2]

概述

佉卢文可能是在波斯人统治时从亞蘭字母演变出来的,但是没有发现这种演变的确实证据。佉卢文字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文的出现时间相近,但婆罗米文字在印度和东南亚的许多文字中派生,而佉卢文没有什麽后继文字,最後被婆罗米系文字取代。然而,佉卢文使用时正是佛教发展时期,有许多佛经是用佉卢文记载的,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大英图书馆在1994年獲赠公元1世纪用佉卢文字书写的最早佛教樺樹皮經,是在阿富汗发现的。

佉卢文字是一种元音附標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一般用草体,也有在金属钱币上和石头上的铭文。如同婆羅米文一樣,但與其他元音附標文字不同的是,佉盧文的元音附標很多時都不單單是一個附標,一來因為它的位置並不固定,更多時會跟原來的字母組合成一個合體字。

阿育王摩崖敕令

字母表

阿育王刻文字母表
𐨀 a 𐨀𐨁 i 𐨀𐨂 u 𐨀𐨅 e 𐨀𐨆 o 𐨀𐨃
𐨐 k 𐨑 kh 𐨒 g 𐨓 gh
𐨕 c 𐨖 ch 𐨗 j 𐨙 ñ
𐨚 𐨛 ṭh 𐨜 𐨝 ḍh 𐨞
𐨟 t 𐨠 th 𐨡 d 𐨢 dh 𐨣 n
𐨤 p 𐨥 ph 𐨦 b 𐨧 bh 𐨨 m
𐨩 y 𐨪 r 𐨫 l 𐨬 v
𐨭 ś 𐨮 𐨯 s 𐨱 h
𐨲 𐨳 ṭ́h

數字

數字符號。

𐩀 1 𐩁 2 𐩂 3 𐩃 4 𐩄 10 𐩅 20 𐩆 100 𐩇 1000

佉盧文采用類似羅馬數字的系統。

佉盧數字
𐩀𐩁𐩂 𐩃𐩃𐩀𐩃𐩀𐩀𐩃𐩀𐩀𐩀 𐩃𐩃𐩃𐩃𐩀
123 4567 89
𐩄𐩅 𐩄𐩅𐩅𐩅 𐩄𐩅𐩅𐩅𐩅𐩅 𐩄𐩅𐩅𐩅
1020 3040 5060 70
ʎIʎII
100200

Unicode編碼

在Unicode標準6.0中為佉盧文分配了範圍U+U+10A00–U+U+10A58。

現在支援這些字元的字體有Noto Sans Kharoshthi[3]和Windows 10內建的Segoe UI Historic [4]

佉盧文
Unicode.org chart (PDF)
 0123456789ABCDEF
U+10A0x 𐨀𐨁𐨂𐨃 𐨅𐨆      𐨌𐨍𐨎𐨏
U+10A1x 𐨐𐨑𐨒𐨓 𐨕𐨖𐨗  𐨙𐨚𐨛𐨜𐨝𐨞𐨟
U+10A2x 𐨠𐨡𐨢𐨣𐨤𐨥𐨦𐨧 𐨨𐨩𐨪𐨫𐨬𐨭𐨮𐨯
U+10A3x 𐨰𐨱𐨲𐨳     𐨹𐨺𐨸    𐨿
U+10A4x 𐩀𐩁𐩂𐩃𐩄𐩅𐩆𐩇         
U+10A5x 𐩐𐩑𐩒𐩓𐩔𐩕𐩖𐩗 𐩘       

参见

參考資料

  1. 林梅村. .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考古学,博物馆学: 470. [2013-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中文(简体)‎).
  2. 丁福保. .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3. Noto Sans Kharoshthi下載頁
  4. . [2016-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