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兰高地

克利夫蘭高地英語Cleveland Heights)是一個位於俄亥俄州凱霍加縣克里夫蘭市郊的城市。[5][6]於2010年,克利夫蘭高地人口為46,121人。[7]

克利夫兰高地
城市
位於克利夫兰高地內的科芬特里村[2]

克利夫兰高地在俄亥俄州內的位置

克利夫兰高地在凱霍加縣內的位置
坐标:41°30′35″N 81°33′48″W
國家美國
俄亥俄州
凱霍加縣
政府
  类型議會-經理制
  市长爱德华·凯利
  城市经理悬空
面积
  总计8.1 平方英里(21.0 平方公里)
  陸地8.1 平方英里(21.0 平方公里)
  水域0.0 平方英里(0.0 平方公里)
海拔[3]935 英尺(285 米)
人口2010年
  總計46,121人
  密度5,694人/平方英里(2,378.5人/平方公里)
时区北美東部時區UTC-5
  夏时制EDT(UTC-4
電話區號216
FIPS代码39-16014[4]
GNIS编号1048605[3]
網站clevelandheights.com
歷史人口數
調查年人口
1910年2,955
1920年15,236415.6%
1930年50,945234.4%
1940年54,9927.9%
1950年59,1417.5%
1960年61,8134.5%
1970年60,767−1.7%
1980年56,438−7.1%
1990年54,052−4.2%
2000年49,958−7.6%
2010年46,121−7.7%

历史

克利夫蘭高地是凱霍加縣中最遲才有人定居的地方。首批定居於克利夫蘭高地的人是一些農民。於1828年,克利夫蘭高地第一條道路梅菲尔德路正式完工。於19世紀期間,克利夫蘭高地擁有不少農田和采石场。克利夫蘭高地最早的蓝灰沙岩采石场是由邓肯·麦克法兰。在這個采石场建立後,克利夫蘭高地人口開始上升,以及人們開始建立更多的采石场。而人們為了紀念邓肯·麦克法兰,更以他的名字命名采石场附近的一條街。[8]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於1873年到達克利夫蘭高地。他於這裡擁有一幢700英畝(2.8平方大的庭園,並於1938年捐赠予政府。政府把這塊地改造成公園,並成為現今的林山公园。這個公園跨越了克利夫蘭高地和东克利夫兰的疆界。而在洛克菲勒的庭園內亦曾經有采石场。[9]

洛克菲勒並非唯一來到克利夫蘭高地的富裕克利夫蘭居民。富翁帕特里克·卡尔霍恩,亦於1892年在附近建立了「欧几里德高地」。於1898年,马库斯·M.布朗開始發展「梅菲尔德高地」。

於1899年末,電車服務延伸到克利夫蘭高地。於1903年,克利夫蘭高地終於被納入克利夫蘭的郊區部份。[10]

於1910年,克利夫蘭高地人口僅為2,955人。於1920年,其人口已上升至15,396人,增加了5倍。於1921年8月9日,克利夫蘭高地正式獲得城市地位。於1960年,克利夫蘭高地人口達到頂峰,即61,813人。[11]

地理

克利夫蘭高地的座標為41°30′35″N 81°33′48″W(41.509652, -81.563301)[12]

根據美国人口调查局,克利夫蘭高地總面積為8.1平方英里(21平方,其中有0.04平方英里(0.10平方,即0.25%的土地為水域。克利夫蘭高地大部份地區都位於达格威溪流域內。[13]

人口统计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克利夫蘭高地擁有46,121居民、19,957户人和10,834個家庭。克利夫蘭高地人口密度為5,689人每平方英里。而户的密度為2,687.9户人每平方英里。克利夫蘭高地的人口是由49.8%白人、42.5%黑人、0.2%土著、4.1%亞洲人(1.4%華人、1.4%印度人、0.3%韓國人、0.2%菲律賓人)、0.01%太平洋岛民、0.6%其他種族和2.8%混血构成。而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僅佔人口2.0%。[14]其中,90.15%人口母語為英語、2.33%為俄語、1.93%為西班牙語和0.94%為法語[15]

在19,957户人中,有23.1%擁有一個或以上的兒童(18歲以下)、35.1%為夫妻、15.2%為獨居女性、而有45.7%為非家庭。其中36.1%户人為獨居,10.4%為同居長者。平均每戶有2.27人,而平均每個家庭則有3.05人。在46,121居民居民中,有23.9%為18歲以下、9.2%為18至24歲、31.6%為25至44歲、23.6%為45至64歲以及11.7%為65歲以上。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35歲,而每100個女性就有87.5個男性。[7]

克利夫兰高地的家庭平均收入為$48,717美金,而收入中位數則為$65,857美金。50.4%的人口擁有学士或以上學位。[16]城市的人均收入為$28,435,而約7.4%家庭和10.6%人口收入在贫窮线以下。[7]

政治和政府

克利夫蘭高地市長是由一个城市宪章賦予權力的。 城市宪章是於1921年訂立,並分別於1972年、1982年和1986年作出修改。宪章指定城市的政府為議會-經理制,而議會是由7個議員組成,並每隔四年進行選舉。其中四個議員是在總統選舉一年後選出,而剩餘的三個議員瞪是在州长選舉時進行。所有選舉均使用全票制。而市長則是由議會選出。

現在的議會成員為由市長爱德华·凯利、肯尼思·蒙特勒克、菲利斯·L·埃文斯、贾森·S·斯坦、博尼塔·W·卡普兰、丹尼斯·R·威尔科克斯和谢丽尔·L·斯蒂芬斯。[17]

教育

克利夫蘭高地的教育是由两个校区提供。大部份學生都在克利夫蘭高地-大学高地城市学区上課[18][19],而小部份則於东克利夫兰市学校区上課。

克利夫蘭高地擁有不少私人学校,其中包括博蒙特学校、东路德高中、天际蒙台梭利、拉夫凌蒙台梭利、克利夫蘭希伯来学院和圣安学院。[20]

友好城市

 俄羅斯 大诺夫哥罗德
 俄羅斯 伏爾加斯基

參考

  1. .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2. .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3.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7-10-25 [2008-01-31].
  4.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5.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6. .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6).
  7.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December 23, 2010 [2010-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3).
  8.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9.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1).
  10.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9).
  11. Columbia Lippincott Gazetteer, 1952 Edition with 1962 Supplement.
  12.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1-02-12 [2011-04-23].
  13.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2).
  14.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5).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5.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5).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6.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7.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18. .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19. .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20.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4).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克利夫兰高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