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雷加佐尼

吉安克劳迪奥·朱塞佩·“克雷”·雷加佐尼義大利語1939年9月5日-2006年12月15日)是一位瑞士賽車手。他在1970年1980年期間參賽於一級方程式,贏過5場大獎賽。他的第一場勝利是在他的首個賽季於蒙札義大利大獎賽,當時他效力於法拉利車隊。他持續待在義大利車隊直到1972年。在轉往BRM一個賽季後,雷加佐尼從1974年1976年共3年的時間再次重返法拉利。最終在1976年底離開法拉利後,雷加佐尼加入了恩賽影子車隊,之後又在1979年轉往威廉斯,而他也在位於銀石1979年英國大獎賽幫助威廉斯取得該隊的首場大獎賽勝利。

克雷·雷加佐尼
Clay Regazzoni
出生(1939-09-05)1939年9月5日
瑞士提契諾州門德里西奧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職業生涯
國籍 瑞士
活躍年代1970年1980年
車隊法拉利1970727476
BRM1973
恩賽197780
影子1978
威廉斯1979
出賽次數139(132次起步)
世界冠軍0(最佳:1974年亞軍)
分站冠軍5
頒獎台28
生涯積分209(212)[1]
桿位5
最快圈速15
首次出賽1970年荷蘭大獎賽
首次分站冠軍1970年義大利大獎賽
最後分站冠軍1979年英國大獎賽
最後出賽1980年美西大獎賽
利曼24小時耐力賽職業生涯
參賽年份1970年
車隊法拉利車隊
最佳成績未完賽(1970年)
級別勝利0

他於威廉斯的席位在1980年卡洛斯·瑞特曼取代,他因此重返恩賽。在1980年美西大獎賽的意外使他下半身癱瘓,結束了他的一級方程式生涯。然而雷加佐尼並沒有終止賽車,他仍在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使用手控賽車,參賽達卡拉力賽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雷加佐尼在1996年成為義大利電視台的解說員。

他於2006年12月15日的一場車禍中喪生。

個人與早年生活

吉安克勞迪奧·雷加佐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後幾天的1939年9月5日生於瑞士門德里西奧。雷加佐尼成長於提契諾州波爾扎,這也是瑞士其中一個義大利語地區。他的妻子為瑪麗亞·皮婭(Maria Pia),並育有兩子:阿萊西亞(Alessia)和吉安·瑪麗亞(Gian Maria)。[2]

賽車生涯

早期賽車與三級方程式

雷加佐尼在1963年展開他的賽車生涯,[3]當時他年24歲,較其他車手來說起步相對地晚些。瑞士在1955年利曼慘劇後禁止了賽車運動,使得他早年大多的賽車經驗得在義大利邊界完成。他的首場出賽駕駛著他自己的奧斯汀-希利Sprite,並在他首三場賽事中站上兩次頒獎台。[3]雷加佐尼也受到這次旗開得勝的鼓勵,而轉往迷你庫珀於1964年的俱樂部賽季。

雷加佐尼在1965年首次駕駛開輪式賽車,他加入了布拉漢姆參賽歐洲三級方程式錦標賽。首個賽季有著一定的成功,而他在1966年(此次駕駛德·托马索賽車)又更加進步,使得他受到了義大利製造商Tecno的關注。Tecno於1967年將一具他們的三級方程式底盤提供給雷加佐尼使用,而他的可靠性、速度的表現使他能夠在次年加入Tecno參賽二級方程式。儘管如此,雷加佐尼仍舊在1968年持續於三級方程式奮鬥,而他也在一場重大的事故中幸運地存活下來,且這也不僅是他的最後一次。雷加佐尼在摩納哥大獎賽三級方程式贊助賽中,正當他離開一個減速彎時失去了控制,並重重地撞上了防撞護欄。微小的三級方程式駕車使它能夠從護欄下穿過,這也讓護欄邊緣的尖銳金屬劃破了開放式座艙的頂部。雷加佐尼設法在駕駛艙中壓低身體,使得他的頭能夠順利從柵欄下方通過。最終賽車在位於雷加佐尼頭部後方且較他的頭盔明顯地低的防滾欄,抵制住了柵欄後停了下來。[3]

二級方程式

在二級方程式中,雷加佐尼於Tecno找到理想的夥伴。他充滿鬥志的風格完全匹配了Tecno的前瞻志向,且雷加佐尼也迅速地成為一位強硬的對手。雷加佐尼在1968年二級方程式荷蘭大獎賽,受到了年輕英國車手克里斯·蘭伯特(Chris Lambert)逝世的牽連。一些目擊者指控當時在場上跑得不錯的雷加佐尼,在領先一圈時故意使蘭伯特的布拉漢姆衝出賽道。接著蘭伯特便失去控制並撞上了路橋。儘管多年後謠言仍持續流傳著,但雷加佐尼在賽後審訊後,並不用負任何責任。[3]蘭伯特的父親展開對雷加佐尼的私人行動,不過這拖了五年後仍被放棄了。雷加佐尼在他於二級方程式的三年皆待在Tecno(雖然他在1969年賽季大多是為法拉利二級方程式車隊出賽[2])且他也在1970年的歐洲二級方程式錦標賽為該隊出賽。

逝世

2006年12月5日,雷加佐尼在帕爾馬旁的A1高速公路駕駛著他的克萊斯勒Voyager,撞上了一輛貨車的後方因此喪命。[4]事故調查員估計他當時的行駛速度大約是100公里每小時,[5]而儘管早先有猜測指出雷加佐尼失去控制的主因為心臟病發作,但在明確地驗屍解剖後,排除了這項因素。[6]他的葬禮在12月23日舉行於盧加諾,而傑奇·史都華埃默森·菲蒂帕爾迪尼基·勞達等一級方程式知名人士也出席了他的葬禮。[7]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 Regazzoni, C. . Sperling & Kupfer. 1982. ISBN 978-88-200-0213-8.
  • Gill, Barrie. . . Queen Anne Press Ltd. 1976. ISBN 0-362-00254-1.
  • Roebuck, Nigel. . Book Club Associates. 1986: 140. ISBN 0-85059-792-7.
  • Tremayne, David. . . Haynes Publishing. August 2006: 239 [2006]. ISBN 1-84425-205-1.

腳註

  1. 1990年以前,車手最終在錦標賽積分榜上的積分並非全來自車手本身(參見一級方程式積分系統以取得更多資訊)。沒有括號的數字是錦標賽積分;而括號內的則是車手總共得到的積分。
  2. Gill (1976) pp.300-301
  3. . The Independent. 2006-12-18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4. . BBC News. 2006-12-15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5. . Blick online. 2006-12-17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4).
  6. . Blick online. 2006-12-20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7. . Theprancinghorse.co.uk. 2006-12-23 [200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克雷·雷加佐尼
  • . The Independent. 2006-12-18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 . GrandPrix.com.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 Telegraph.co.uk. 2006-12-18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0).
  • . [200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8).
  • . Autosport.com. 2006-12-15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Blick online. 2006-12-17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 . BBC News. 2006-12-15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 . Blick online. 2006-12-17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4).
  • . Blick online. 2006-12-20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0).
  • . Theprancinghorse.co.uk. 2006-12-23 [200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0).
  • .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7).
  • .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唯一獲克雷·雷加佐尼親自許可的俱樂部
奖项与成就
前任:
沃納·達西格
瑞士年度體壇風雲人物
1974年
繼任:
羅爾夫·伯恩哈德
前任:
強尼·塞爾沃茲-加文
歐洲二級方程式
冠軍

1970年
繼任:
羅尼·彼得森
前任:
傑奇·史都華
布蘭茲哈奇賽道世界車王爭霸賽
冠軍

1971年
繼任:
埃默森·菲蒂帕爾迪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