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鎮家

內田鎮家(日語:、、(生年? - 元和5年(1619年))幼名豐熊、號元敘,又稱玄恕入道,通稱壹歧守。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立花家老、武者奉行。 父為內田鎮次,兄為內田鎮並、弟內田鎮資杉森鎮之,子內田統續內田連久內田賴成,妻為鹿子勘解由之女。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日語舊字體

睿智的立花謀將

鎮家是為戶次鑑連(立花道雪)的老臣,被稱為「戶次的二王」之一的內田鎮次(內田左衛門太夫、和泉守)之次男,在隨大友家於討伐高橋鑑種立花鑑載之時便已參陣,其兄內田鎮並(內田民部少輔)曾於道雪攻打寶滿山城的高橋鑑種時,替道雪擋下來自敵方狙擊的箭矢而戰死,其四弟內田鎮之(內田內藏丞)也於同場戰役陣亡。因鎮並以身護主之戰功受到道雪稱讚有如替源義經擋箭護主而死之佐藤繼信,因此對其遺族的鎮家更加重用。

之後戶次鑑連轉封筑前,並在大友家於天正6年(1578年)耳川之戰敗於島津家後致力於平定筑前反叛的國人眾,鎮家也再此時建立了許多武名,尤其於對抗秋月家、宗像家等的小金原之戰奮戰激勵了一時處於劣勢的立花軍。 曾經為大友家軍師蒲池宗碩的徒弟,接受其兵法80餘卷的傳授,因此除了是家老以外還兼任武者奉行,本領六十五町後兩度加增二十町,共領有二千三百石俸祿。

大友家的支柱立花道雪於筑後遠征中病歿後,天正14年(1586年)九州逐漸被島津家征服,大友家僅剩本處地豐後和筑前高橋紹運的岩屋、寶滿二城以及道雪養子立花統虎(立花宗茂)的立花山城以做抵抗,在高橋紹運於岩屋城率700將兵拖延了島津家5萬侵攻軍的進度,殺敵無數並壯烈犧牲後,接著便是換做立花家面對這島津大軍的壓力....

當時立花山城僅有約1千5百的兵力,然而當時僅弱冠19歲的立花宗茂並沒有單純的做籠城戰,而是積極的以游擊和奇襲、假情報等作為抵抗,期間,假情報的功勞便是鎮家所業。畢竟島津家來襲的約5萬軍力是無法以千餘兵力做抵抗,然而抵抗的最終目的不外乎就是等待先前聯絡好的豐臣秀吉援軍,因此為了延長島津家進攻的時間,鎮家向宗茂提議由他自己作為使者,以偽降來騙過島津家的進攻,當時的鎮家已是白髮蒼蒼的立花老臣,宗茂對鎮家如此赴死之舉除了心中不捨外只能在其出發前招待一場盛大的離別宴會來挽惜....

之後鎮家果然進到了島津大軍位於立花山城西南方的香椎宮的本陣,以“我立花家是高貴的大友一族,並且在戰場上戰無不勝,因此少主統虎對於投降之事,目前正在猶豫考慮,故派我來傳達訊息,並以人質之身為證,請等個幾天,我主統虎必會給予答覆”島津家筑前侵略軍總大將島津忠長聽聞鎮家來意是如此,便將總攻擊的軍令延緩,並招開宴會款待鎮家。然而位於筑後的島津義弘聽聞豐臣援軍已逐漸登陸北九州,並下令忠長不可在拖延對立花山城的攻勢,因此終於展開了強攻,然而在立花宗茂的激烈抵抗下僅破壞了一層城牆,島津援軍的秋月種長雖率7千兵力也被打的退回居城。

終於,立花方接到了豐臣援軍的到來,島津忠長才發覺被鎮家所騙,隨即招出問其真正來意,鎮家此時身著白色喪服悠然前往,面對啞然的島津將士們坦白的說出是打算以偽降來拖延時間,最後雖然島津士兵皆想以殺了鎮家來洩憤,卻因為忠長認為鎮家如此赴死之舉實為一名不可多得的真武士而深受感動,嚴禁士兵對其動手,並且島津四天王的新納忠元以其愛刀贈與鎮家,鎮家也將長年愛用的薙刀贈與忠元(此時雙方交換的刀都還現存後代子孫家中收藏),才解除島津士兵的憤怒,並且忠長還給予馬匹讓鎮家回城,終於脫離了水深火熱的島津陣營。

送走了鎮家後的島津軍便開始連夜撤退,立花宗茂見狀並沒有等待援軍會合,隨即下令將兵出城追擊,立花勢以1千5百名兵力於筑前國境的河川討殺了島津軍數百人,而鎮家也以先鋒之身盪起長槍討殺多人,終於將島津軍逐出筑前。

隨後立花軍還攻下高鳥居城並奪回岩屋、寶滿二城,終因戰功受封筑後柳川13萬2千石,此時鎮家隱居讓給嫡子內田統續繼承家業,然而之後鎮家扔參加了朝鮮征伐的戰役,足可見其老將之勇。 關原時期立花家因加入西軍而遭受改易的命運,立花宗茂和一眾家臣皆成為浪人,部分家臣則改仕加藤清正或是黑田長政等大名,加藤清正也因為感念鎮家昔日幫助立花家的睿智而想招其仕官,然而鎮家此時婉拒了招仕,潔身回鄉歸農,或許是因為其子統續早先在關原時期的大津城攻略戰中身亡,因此而再無仕官之願吧。

資料來源

1.筑後史談会/編,《筑後人物便覧》,福岡県文化会館、筑後史談会 昭和10年刊の複製,1935年:48頁

2.柳川市史編輯委員會,《柳川歷史資料集成第二集,柳河藩享保八年藩士系圖・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