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市

八代市日语: Yatsushiro shi */?)為日本熊本縣南部的主要城市,也是熊本縣內人口第二多的城市,過去曾經是疊蓆的原料藺草的主要產地。

八代市
日文轉寫
  日文
  平假名
  罗马字Yatsushiro-shi
五家莊

市旗

市章

八代市在熊本縣的位置
八代市
八代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2°31′04″N 130°37′05″E
国家 日本
地方九州地方
都道府縣熊本縣
接鄰行政區宇城市冰川町美里町山都町蘆北町水上村五木村山江村球磨村
宮崎縣椎葉村
政府
  市長中村博生
(現任任期至:2021年9月3日)
面积
  总计681.36平方公里
人口(2020年8月1日)
  總計122,434[1]
  密度180人/平方公里
象徵
  市樹晚白柚
  市花櫻花
  市鳥普通翠鳥
  市民之花八代草
时区日本標準時間UTC+9
市町村編號43202-4
866-8601
市役所地址八代市松江城町1-25
電話號碼+81-965-33-4111
市議員數28
法人編號9000020432024
網站www.city.yatsushiro.lg.jp

轄區內約70%地區為山地,其餘地區為平原[2];被列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的球磨川在此流入八代海,而轄區內主要市區也集中於球磨川出海口附近。

歷史

八代城遺址

豐臣秀吉九州征伐之後,由分封至熊本城加藤氏建立了麥島城,但在1619年麥島城因地震損壞,因此重新建築了新的松江城(後更名為八代城)。八代便以城下町的形式開始發展。

在改由細川氏擔任肥後的領主後,八代城成為細川氏的筆頭家老松井氏的3萬石領地,直到廢藩置縣

明治時代開始建設八代港,開始帶動了市區的工業化。

年表

  • 1889年4月1日:實施町村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
    • 八代郡八代町、松高村、太田鄉村、植柳村、高田村、金剛村、八千把村、宮地村、龍峯村、千丁村、鏡町、文政村、有佐村、下岳村 、栗木村、柿迫村、久連子村、椎原村、仁田尾村、葉木村、樅木村、下松求麻村、上松求麻村、北種山村、南種山村、小浦村、河俣村。
    • 葦北郡:百濟來村、二見村、日奈久村。
  • 1902年4月1日:日奈久村改制為日奈久町
  • 1909年7月4日:在围垦取得的新土地成立郡築村
  • 1923年11月1日:北種山村、南種山村、小浦村合併為種山村
  • 1928年9月1日:昭和村從千丁村分村。
  • 1940年9月1日:八代町、太田鄉村、植柳村、松高村合併為八代市
  • 1943年4月1日:郡築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50年7月1日:郡築村從八代市分村。
  • 1954年4月1日:八千把村、高田村、金剛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54年7月1日:郡築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54年10月1日:下岳村、栗木村、柿迫村、久連子村、椎原村、仁田尾村、葉木村、樅木村合併為泉村
  • 1955年2月1日:
    • 鏡町、有佐村、文政村合併為鏡町
    • 種山村和河俣村合併為東陽村
  • 1955年4月1日:宮地村與日奈久町被併入八代市。
  • 1955年11月1日:調整與千丁村之間的邊界。
  • 1956年4月1日:昭和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57年1月1日:二見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61年3月1日:龍峯村被併入八代市。
  • 1961年4月1日:下松求麻村、上松求麻村、百濟來村合併為坂本村
  • 1976年9月1日:千丁村改制為千丁町
  • 2005年8月1日:八代市、千丁町、鏡町、坂本村、東陽村、泉村合併為新設置的八代市[2]

變遷表

1889年以前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44年 1945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8年 1989年 - 現在 現在
八代町 1940年9月1日
八代市
八代市 2005年8月1日
八代市
松高村
太田鄉村
植柳村
高田村 1954年4月1日
併入八代市
金剛村
八千把村
郡築干拓地 1909年7月4日
郡築村
1933年4月1日
併入八代市
1950年7月1日
郡築村
1954年7月1日
併入八代市
宮地村 1955年4月1日
併入八代市
日奈久村 1902年4月1日
日奈久町
二見村 1957年1月1日
併入八代市
龍峰村 1961年3月1日
併入八代市
千丁村 1928年6月28日
昭和村
1956年4月1日
併入八代市
千丁村 1976年9月1日
千丁町
鏡町 1955年2月1日
鏡町
文政村
有佐村
下岳村 1954年10月1日
泉村
栗木村
柿迫村
久連子村
椎原村
仁田尾村
葉木村
樅木村
上松求麻村 1961年4月1日
坂本村
下松求麻村
百濟來村
北種山村 1923年11月1日
種山村
1955年2月1日
東陽村
南種山村
小浦村
河俣村

行政

歷任市長

屆數 姓名 上任年月日 卸任年月日 備註
1-3 坂田道男 1940年9月1日 1946年11月
4 森下次雄 1946年12月 1947年4月4日 代理
5 坂田昌亮 1947年4月5日 1951年4月4日 首任民選
6 古閑清紀 1951年4月23日 1955年4月30日
7-8 坂田道男 1955年5月1日 1963年4月30日
9 松岡明 1963年5月1日 1967年4月30日
10-14 岩尾豊 1967年5月1日 1986年2月27日 任期中辭職
15 木村健一 1986年4月13日 1990年4月12日
16-18 沖田嘉典 1990年4月13日 2002年3月1日 任期中辭職
19 中島隆利 2002年4月7日 2005年7月31日
合併後新設置的八代市
臨時市長 木村征男 2005年8月1日 2005年9月4日 舊坂本村村長
1 坂田孝志 2005年9月5日 2009年9月3日
2 福島和敏 2009年9月4日 2013年9月3日
3 中村博生 2013年9月4日 現任

交通

新八代車站
八代車站月台

鐵路

道路

高速道路

港口

觀光資源

松濱軒

景點

  • 日奈久溫泉
  • 五家荘
  • 松浜軒:舊熊本藩八代城主濱御茶屋庭園
  • 釈迦院
  • 球磨川
  • 医王寺:木造薬師如来立像(国指定重要文化財)

教育

短期大學

私立
  • 中九州短期大學

專科學校

  • 八代實業專門學校
  • IEC九州國際學院專門學校
  • 八代市醫師會立八代看護學校
  • 獨立行政法人勞動者健康福祉機構熊本勞災看護專門學校

高等學校

縣立
  • 熊本縣立八代高等學校
  • 熊本縣立八代東高等學校
  • 熊本縣立八代工業高等學校
  • 熊本縣立八代農業高等學校
    • 熊本縣立八代農業高等學校泉分校
  • 熊本縣立八代清流高等學校
私立
  • 秀岳館高等學校
  • 八代白百合學園高等學校

高等專門學校

國立
  • 八代工業高等專門學校

中學校

市立

小學校

市立
  • 八代市立宮地小學校
  • 八代市立宮地東小學校
  • 八代市立麥島小學校
  • 八代市立八代小學校
  • 八代市立龍峯小學校
  • 八代市立金剛小學校
    • 彌次分校
    • 敷川內分校
  • 八代市立松高小學校
  • 八代市立八千把小學校
    • 濱分校
  • 八代市立千丁小學校
  • 八代市立有佐小學校
  • 八代市立鏡小學校
  • 八代市立鏡西部小學校
  • 八代市立文政小學校
  • 八代市立八龍小學校
  • 八代市立河俣小學校
  • 八代市立種山小學校
    • 內之木場分校
  • 八代市立泉第一小學校
  • 八代市立泉第二小學校
  • 八代市立泉第三小學校
  • 八代市立泉第八小學校

特殊學校

  • 八代市立八代養護學校

友好、姐妹城市

日本

海外

  • 北海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广西壮族自治区):於1996年3月締結友好都市關係,2005年8月八代市進行合併之後,兩市市長再次承認了友好都市關係的存續。[3]
  • 基隆市中華民國):於2018年4月19日締結友好都市關係,2020年3月八代港郵輪專用碼頭完成後,基隆市在3月22日首航,將與市民、遊客約4000人回訪八代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歷史上之名人

  • 加藤正方
  • 細川忠興
  • 西山宗因
  • 松井興長
  • 松田喜一
  • 岩永三五郎
  • 緒方正規
  • 島田彌市
  • 橋本勘五郎

近代

文化
藝人
體育
  • 柏田貴史職業棒球選手
  • 柏原純一:職業棒球選手
  • 川本智德:職業棒球選手
  • 釘谷肇:職業棒球選手
  • 鹽崎真:職業棒球選手
  • 園川一美:職業棒球選手
  • 野田浩輔:職業棒球選手
  • 野村裕二:職業棒球選手
  • 松中信彥:職業棒球選手
  • 村上誠一:職業棒球選手
  • 山本光將:職業棒球選手
  • 渡邊長助:職業棒球選手
  • 森山大地:足球選手
  • 陣內貴美子羽球選手
  • 白田山秀敏大相撲力士
  • 智之花伸哉:大相撲力士
  • 吉王山修:大相撲力士
宗教

參考資料

  1. . 八代市政府.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日语).
  2. (PDF). 八代市議會事務局. 2007年 [2008年12月20日] (日语).
  3. . 八代市政府. [200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1) (日语).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八代市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八代市(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