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五一战役

冀中五一战役,中国亦称冀中“五一”反“扫荡”、冀中“五一大扫荡”,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发生的战役。战役中日军采取拉网扫荡的战术,冀中八路军准备不充分,在反扫荡战役中虽给予日伪军较大的打击,但自身也损失惨重,绝大部分根据地变为游击区,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由少数部队坚持斗争。战役中八路军缴获机枪4挺、步枪233支、手枪8支、掷弹筒4具、刺刀14把、子弹1.3万余发、手榴弹200余枚、战马23匹[1]

冀中五一战役
日期1942年5月1日-6月底
地点
参战方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冀中军区15个主力团及地方武装

日军第27、41、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9旅团,第26师及独立混成第8旅团各一部

“伪”军一部
指挥官与领导者
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政委程子华 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
兵力
3万余[1] 5万余[1]
伤亡与损失
伤亡4600余人,共“减员”16800余[1] 亡3918人,伤7521人[1]

战前局势

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直辖第四十一师团和独立第九旅团的主力,以及一一○师团、二十六师团、独立第七旅团各一部,日军共五万余人。另有二十七师团和第二十九独立飞行队配合。从5月1日到7月1日,对冀中进行“十面出击”、“铁壁合围”、“大扫荡”。

华北方面军先于4月初派第二十七师团对冀东根据地扫荡;4月25日由第一一○师团对冀西地区扫荡;4月29日开始对冀南军区进行了突袭。

参考来源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