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陆军军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1944年11月 - 二战结束)。历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11军军长等,官至勋一等功一級陆军大将。父亲冈村宁永曾任职于江户幕府。第一任妻子是星野理枝,后因故过世;第二任妻子是贵族院议员加藤宇兵衛的女儿。陆军三羽之一。

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
出生(1884-05-15)1884年5月15日
東京府
逝世1966年9月2日(1966歲-09歲-02)(82歲)
東京都
军种 日本陸軍
服役年份1905年 - 1945年
军衔陸軍大將
统率第11軍華北方面軍第6方面軍白團
参与战争日俄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
获得勋章金鵄勋章
旭日章
其他工作效命 = 大日本帝国(1904年–1946年)
 中華民國(1949年–1952年)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生平

早年经历

1884年出生于东京,1897年小学毕业,进入东京专门学校中学部。1898年转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后升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903年毕业。1904年10月以第16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期毕业有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安藤利吉,是在士官學校比何應欽(第二十二期畢業生)高五期的學長[1]:167-168,同年11月任步兵少尉步兵第1联队补充副队长。1905年4月,冈村宁次在步兵第四十九联队,作为新编第十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日俄战争桦太岛(即库页岛)战役。其后驻扎在日本侵占的朝鲜。1907年至1910年的3年间,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生队中尉副队长。因为他在军校时的学习方向为中国研究,所以在学生队中负责中国留学生的教育。

1910年12月,冈村宁次被推荐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在学校中升为大尉,并于1913年11月以第25期第8名的成绩的成绩毕业。27岁娶星野理枝。次年10月得子冈村忠正。1913年11月,以第25期第8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回到步兵第1联队中队长。1914年8月,调任参谋本部外国战史处。1915年2月,被日军参谋本部派到青岛搜集日德作战史资料(日本1914年占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势力范围)。作为驻北京人员,有6年的工作经验。

1921年6月,被陆军省选派与土肥原贤二等人赴欧美考察,在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停留,会见当年的学友东条英机山下奉文等年輕軍官,畅谈刷新日本陸軍人事、改革軍制、陸軍現代化及確立國家總動員體制擁立、早期解決滿蒙問題。之后,缔结了“巴登巴登盟约”,结成了日后在军界政坛的盟友集团,他与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并称为“三羽乌[2]:52。到了昭和时代,这些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而後與木曜會會員共同成立“一夕会”。1922年2月归国,就任步兵第14连队大队长。1923年驻上海。在1920年代初期,受孙传芳聘请任军事顾问。在此期间,取得江浙华中中部一带的军用地图。日后,日军在武汉作战所用地图大部分就是此次获取的。

1927年7月,任日本陆军步兵第6联队大佐联队长,在山东济南惨案时奉命率部支援暂驻青岛。1928年,回国调任参谋本部国内战史课课长。1929年8月,陆军省人事局补任科长,在人事局任职期间参与了三月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以陆军大臣宇垣一成为首的一批军官,试图建立军事政权,在过程中使用了暴力手段。

侵华战争期间

1932年2月,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同年8月,任关东军副参谋长。1933年1月长城抗战爆发。同年2月,兼任驻满洲国驻在陆军武官。同年5月31日,与国民政府军全权代表熊斌签订了《塘沽协定[3]:592-593

1935年3月,回歸參謀本部,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长。10月26日,岡村寧次抵達廣州,分別訪晤李宗仁、陳濟棠,就中日邦交問題交換意見,並對航空、廣東貿易、中日「經濟提攜」等問題作具體研究[4]:4987

1936年3月,以陆军中将的身份补任第2师团师团长。该师团在1937年4月重新部署到中国东北地区。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1938年6月,任新建立的第11军司令官[5]:501。第11军统辖有7个师团和1个独立混成旅团,这些下属部队被编入华中派遣军,参加了武汉会战。8月1日,冈村宁次正式下达进攻命令,用第6、第9、第27共3个师团沿江而上,在海空军的支援下,突破田家镇要塞,击退沿途的张发奎李品仙两兵团,最终占领武汉。在此期间,其指挥的第106師團孤軍深入到江西九江德安縣萬家嶺地區,被中国第九战区薛岳指挥部队在万家岭地区围攻13晝夜,日军损失1.4万[6]。1939年5月,冈村宁次发起随枣会战。9月17日,冈村宁次發起第一次长沙会战。9月19日,日軍沿新牆河對中國軍隊發起進攻,到9月23日日軍將國軍逐出新牆河地區,其第6師團第13師團在炮火支援下渡河及沿汨羅江向南推進。中國軍隊向南撤退以吸引日軍,同時其增援部隊到達東西兩翼以實施包圍,9月29日日軍到達長沙外圍,但日军未能攻佔該城,至10月14日,日军全线撤退[7]:322

1940年,在進攻漢口之後,與張自忠漢水東岸之戰相對峙下來,那時張自忠給岡村一封信,寫着他想看日本的「文藝春秋」,岡村立即答應他,並互約送到衛兵站崗線,岡村親自將「文藝春秋」送到中國方面第一線,張自忠亦每月自帶衛兵來取,他們就這樣按月向漢口送「文藝春秋」[8]:163。後來戰事爆發,張自忠揮兵渡河,進入日方陣地,惟遇日方因戰略關係向前進擊,張自忠衝至日軍後面而戰死,令岡村感慨無量,因岡村本身也隨時有陣亡之危險[8]:164。第11军司令官在任期间,于1940年2月获得勳一等旭日大綬章。同年3月,任军事参议官

1941年4月,授衔陆军大将。同年7月,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9]:12。 岡村任司令官期间,根据“滅共愛民”的理念[10]:286,于1941年11月发布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制造“无人区”[11]:151-170。冈村彻底停止了在军内的风纪执法,使得放火、杀人、抢劫行为常态化,华北方面军的纪律进一步崩坏。直到1943年才有所收敛。1942年5月,冈村宁次针对八路军冀中根据地发起“五一大扫荡”,结果冀中八路军主力被迫转出,根据地几乎全部毁灭[12]:137。同时,又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太行山区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阵亡[12]:138。这一时期,中共解放區人口由1億降至5千萬,八路军由40万降至30万[13]:695。1944年指挥大陆打通作战的河南地区部分,击溃湯恩伯河南省的大军,打通了平汉线之河南至武汉段[14]:841。同年8月,任第6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桂柳会战,一路占领广西,打通湘桂铁路,最後打到贵州省独山,震动重庆[14]:1032-1033。1945年1月,从衡阳南下的日军与从广州北上的日军打通了粤汉铁路[15]:58-59

1944年11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中国派遣军统辖了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部队,兵力为100万左右。在中国大陆,已经获取了武汉三镇广东,再发起攻势就很困难了,所以大本营决定部队直接驻扎在所在地。1945年1月,冈村宁次曾提出进攻重庆,以应对美军登陆的计划,但被日军大本营否决[16]:458。1945年2月以後,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於是為了消滅美軍在中國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1945年3月起日軍先後發動豫西鄂北会战湘西会战[14]:1034。在河南,日本軍於3月下旬從豫中會戰之後的防線以東向西發動攻擊,其前鋒一直衝到西峽口。在湖北,3月日本軍向西北部發動攻擊,於4月8日攻陷老河口[12]:559;不過之後國民政府軍隨即發動反攻,收復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軍佔領的地區。1945年4月9日,日军发动湘西會戰。日軍攻入湖南西部,但是在中国军队抵抗之下,日軍遭受挫敗而退回原陣地[14]:1035

二战结束后

1945年8月初,收到了其他国家的电台有关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8月11日,收到了大本营核心内容为“即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但冈村不希望投降,因其指挥的中国派遣军的兵力还基本完整。8月14日,冈村上奏天皇,要求拒绝公告,继续进行抵抗作战。日本国内继续进行作战的呼声也很强烈,此时冈村上奏天皇,使得他被视为秉持“继续作战”观念的人的首领。8月15日,昭和天皇表示已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通过电报得知这个消息后,岡村改变了想法,表示“承詔必謹”,严格地命令下级官员和士兵遵从投降的命令。8月16日,蔣介石致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17]:234:「急:南京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將軍電:

一、日軍政府已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二、該指揮官即通令所屬日軍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並派代表至玉山浙江玉山機場)接受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之命令。

三、軍事行動停止後,日軍可暫保有其武裝及裝備,保持現有態勢,並維持其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聽候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之命令。

四、所有飛機及船艦應停留在現地點,但長江內之船艦應集中在宜昌、沙市。

五、不得破壞任何設備及物資。

六、以上各項命令之執行,該指揮官及所屬官員,均應負個人之責任,並迅速答覆為要。」[17]:2358月17日下午5時32分,蔣介石接獲岡村寧次之覆電如下[17]:235:「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閣下: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賜電敬悉,今派今井副總參謀長,橋島參謀二人,率同隨員三人,準於本月十八日乘機飛至杭州等候尊命,再起飛玉山,敝處使用雙引擎發動機一架,並無特殊標識,並請咨照玉山飛機場派員接見,仰賴照料為感。

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印」[17]:235-236

1945年9月9日,南京舉行受降典禮[18]:166-167,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簽署降書[19]:166-167,岡村寧次的佩刀由何應欽將軍接收[20]:167,目前收藏在中華民國國軍歷史文物館。此刀材質為手工鍛造鋼,刀柄刀身共刻有5頭獅子[21][22]

使岡村寧次不能忘懷的是,本來預先定他們進場時應向全體敬禮,何應欽等不必還禮:可是最後他在投降文件上蓋章而由小林參謀總長呈獻何應欽時,何應欽卻站起來給他回禮[23]:167

中国战区受降时,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上交的佩刀,現藏於國軍歷史文物館

此外解放軍聲稱在南京總統府裡發現岡村寧次的佩刀,現藏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館[24][25]

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指示,日本部隊除中國東北外,中國大陸台灣、北緯16度北越南境所有日軍,必須立即向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及其代表投降。對此,岡村寧次表示絕對服從,中共則以中國解放區名義致牒英、美、蘇駐華大使,強調國民政府無法代表中國接受日、偽軍受降,唯有延安總部才有權代表參加受降工作。接著,朱德致電岡村寧次要求日軍分別向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的中共將領投降,但最終遭到日軍拒絕,盟國則完全不予理會。除熱河察哈爾張家口山海關等6都市由蘇聯軍所佔據轉交給中共外,其餘重要都市多未進入和平狀態。中共要求日、偽軍受降未果,便開始包圍襲擊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日軍及其技術人員;日方依上級指示,在完成向國民政府受降接防前堅守各防區,被迫反擊。日本投降後岡村寧次拒絕遵從中共的指示,導致中共部隊搶奪戰略位置時造成死傷,被中共視為重要戰犯之一[26]:848[27]:218-222

1945年9月10日清晨,何應欽召岡村寧次去見他[28]:167-168。岡村寧次不敢怠慢,立刻前去,衹帶一名參謀,當場被任命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官[29]:204。中國政府派令岡村寧次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官,把日本全軍及僑民的遣返事務委任岡村寧次來辦理[30]:168

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联络班长”冈村宁次被中国政府软禁在南京。1947年4月30日,新聞局舉行首次記者招待會,局長董顯光在回答記者時稱:「岡村寧次係日軍投降及遣送事宜之聯絡班班長,其工作尚未完畢;至於本身戰罪部分,尚待將來決定。」[4]:83441948年3月底被解往上海候审。同年8月中旬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监狱,但不久以“保外就医”名义在上海黄渡路秘密住所被监视居住。

回國及去世

1949年1月26日,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其“无罪”,并被释放回国。岡村寧次判決全文如下:

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決 三十七年度戰審字第二十八號

公訴人 本庭檢察官

被告 岡村寧次,男,年六十六,日本東京人,前日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官,陸軍大將。

指定辯護人
江一平律師
楊鵬律師
錢龍生律師

右被告因戰犯案件,經本庭檢察官起訴,本庭判決如左:

主文 岡村寧次:無罪。

理由
按戰爭罪犯之成立,係以在作戰其間,肆施屠殺強姦搶劫等暴行,或違反國際公約,計劃陰謀發動或支持侵略戰爭為要件,並非一經參加作戰,即應認為戰犯,此觀於國際公法及我國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第二、第三各條之規定,至為明顯。本案被告於三十三年(194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受日軍統帥之命,充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所有長沙徐州大會戰日軍之暴行,以及酒井隆在港粵,松井石根谷壽夫等在南京之大屠殺,均係發生在被告任期之前,原與被告無涉(酒井隆、谷壽夫業經本處判處死刑,松井石根經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先後執行在案)。且當時盟軍已在歐洲諾曼第及太平洋塞班島先後登陸,軸心既形瓦解,日軍陷於孤立,故自被告受命之日,以迄日本投降時止,閱時八月,所有散駐我國各地之日軍,多因鬥志消沉,鮮有進展,迨日本政府正式宣告投降,該被告乃息戈就範,率百萬大軍聽命納降,迹其所為,既無上述之屠殺強姦搶劫,或計劃陰謀發動或支持侵略戰爭等罪行,自不能僅因其身份係敵軍總司令官,遽以戰犯罪相繩,至在被告任期內,雖駐紮江西蓮花、湖南邵陽、浙江永嘉等縣日軍,尚有零星暴行發生,然此應由行為人及各該轄區之直接監督長官落合甚九郎菱田元四郎等負責,該落合甚九郎等業經本庭判處罪刑,奉准執行在案。此項散處各地之偶發事件,既不能證明被告有犯意之聯絡,自亦不能使負共犯之責。
綜上論述,被告既無觸犯戰規,或其他違反國際公法之行為,依法應予諭知無罪,以期平允。
據上論結,應依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第一條第一項,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三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本庭檢察官施泳蒞庭執行職務。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一月二十六日

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審判長 石美瑜
審判官 陸超
審判官 林健鵬
審判官 葉在增
審判官 張體坤

軍事法庭採合議制,五位法官中三位在判決書上簽字,庭長石美瑜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31]。後來國府代總統李宗仁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但最終冈村宁次還是被國府釋放回日本。

返國初期,一直避免公開發表一切有關國際政治或某一個人談話[32]:204。1955年,担任日本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后任“乡友联盟”会长、名誉会长。1966年死于东京。

白團

中華民國方面稱岡村寧次在1949年招募日軍軍官成立白團,1950年白團成員在「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後來改稱「實踐學社」)擔任教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則聲稱,岡村寧次1950年被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33][34]

未被判死刑的相關傳聞

中華民國認為他在日軍投降後的合作態度與抗日戰爭期間對華北共產黨的清剿成果,使得蔣介石對其身為中國戰區最高負責人的戰爭責任並未加以追究[35][36]:28-30[37][38][39]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日本本部指示冈村宁次将所辖地武器装备尽数交付中共八路军,以期搅乱中国政局,可让日本减轻部分压力。同期蒋介石亦有指示:维持所辖地秩序,等待国军接收占领区。冈村宁次权衡利弊决定听从蒋介石指示,并与蒋达成交接防区后让参战部队尽快回国的条件,期间大部分犯有屠杀暴行的中下级军官及士兵均未得到应有的审判。傳聞他在日軍投降後的合作態度與抗日戰爭期間對華北共產黨的清剿成果[40],使得蔣介石對其身為中國戰區最高負責人的戰爭責任並未加以追究[41]:171

冈村宁次与五卅运动

1925年,中国爆发了五卅运动,在上海领事馆工作的冈村宁次在日本政府与中国亲日派军阀间穿针引线,破坏这场运动,并打压排挤英国的在华商业利益。

冈村先唆使英国人出面镇压工人运动,引发中国人的反英情绪,同时冈村代表日本政府背地里资助“沙基惨案”後成立的一些罢工组织,使得日本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先行脱身,摆脱了成为运动所针对的帝国主义对象的困境。6月23日“沙基惨案”後,华南等地大规模抵制英货,日本商品乘虚而入,夺取英国在华市场份额,导致1925年日本对华出口总额,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大背景下反而较前一年增长了12%。

著文

何應欽認為岡村寧次過去打仗對手是中國,所以叫岡村寧次批判中國軍隊。岡村寧次答應,如果對外不發表,他可以做,因其內容一經發表,他必被殺害;於是以鏖戰八年的中國軍為對象,以其缺點為主,寫了一篇「從敵陣看到的中國軍」[42]:171

參考文献

引用

  1.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2. 金一南. . 作家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063-7923-6.
  3. 褚德新; 梁德. .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978-7-207-01420-7.
  4.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5. 王树增.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02-011003-2.
  6. . 《明报》新闻专题A8版. 2015-08-02.
  7. 吴景平; 曹振威.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8001-8.
  8.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9. 张明金; 刘立勤.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65-5773-3.
  10. 江口圭一.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012-1724-3.
  11. 李恩涵. (PDF).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3年6月. [2016-09-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15).
  12. 石源华; 金光耀; 石建国.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8001-8.
  13. 郭廷以. 第3版.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6. ISBN 9622013538.
  14. 服部卓四郎; 张玉祥等译; 林鼎钦等校. .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012-5021-9.
  15. 方德萬. . Abingdon: Routledge. 2003-09-02. ISBN 978-0415514996.(英文)
  16. 王树增.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02-011006-3.
  17. 李怡. . 台北: 力行書局. 1969.
  18.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岡村:……九九九聽說在您們看來是個吉辰,因此,我們曾奉令於九月九日上午九時到南京黃埔軍官學校簽字。……
  19.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岡村:……當簽字前的九月七日,您的參謀到我宿舍來,秘密地告訴我,在舉行投降典禮的時候,可以帶刀來,惟必須在禮堂內將那一把刀呈繳何應欽先生,否則就不帶刀,不帶也可以,問我選擇……。
  20.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何:您沒帶刀來。岡村:是的。
  21. .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12-10-12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22. .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10-01-19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23.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岡村:……後來,外國顧問團長有沒有抗議嗎?何:是的,他們略有說道。岡村:我看到這種情形,大受感動。西洋的道德觀念和我們究竟有些不同,何應欽先生的人品風度實在使我佩服。
  24.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华网). 2014-01-29 [201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1).
  25. 劉中剛.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9-03-27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9).
  2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曉園出版社,1994年
  27. 八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 (编). . 北京: 新華書店. 1953.
  28.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岡村:……當我去見您(何應欽)的時候,您一開口就說:「日本已經沒有軍隊了,現在我們兩國可以不受到任何阻礙而真正的攜手合作。」您鼓勵我:「我們一同努力做吧。」
  29.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席間,何將軍不顧美國軍事顧問在場,一開始就對我說:「現在,日本已經不會再憑藉武力,侵略中國了。因此,從今以後,應開始真正的中日提攜。我想:這次戰爭結束,乃是日本與中國恢復親善邦交的最好機會。我們來一同努力,好不好?」
  30.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岡村:……採用這樣軍隊式的派令承認我指揮權,這樣,數達二百幾十萬的人,因此才獲得順利地遺回。何:那個派令,曾使您正正堂堂地發佈命令。
  31. . 《中國時報》. 2004-12-13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5).
  32.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 本文的目的,祗在傳達戰爭結束時, 蔣總統以下中國官兵對戰敗的日本所表現的好意,並訂正一般錯誤的宣傳,寫出我渴望儘早實現中日真正提攜的誠意!
  33. 謝有明. (PDF). 《黃埔學報》. 2010, (第五十八期) [2013-08-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0-06).
  34. . 凤凰网. 2013-07-30 [2013-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1).
  35. . 华夏经纬网. 2009-02-16 [201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1).
  36. 王存福. . 档案时空 ARCHIVES SPACE (长沙: 湖南省档案局 湖南省档案学会). 2006年3月, (2006年第03期). ISSN 1672-3627 (中文).
  37. 毛泽东. .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91年版,2008年重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49-01-28 [2010-05-03]. ISBN 70100091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7).
  38. 郭晓晔. . 环球网. 2010-12-28 [201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摘自《日本幽灵》,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39. 李臻. . 香港: 凤凰网. 2011-05-20 [201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摘自:《中外书摘》2006年第2期,原题:《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无罪释放之谜》
  40. 凤凰大视野20100709恶之花:日军侵华将领实录⑤冈村宁次
  41.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年10月. 岡村:我所以能擺脫戰犯,亦多虧了您(何應欽)派來的律師幫助。這雖然是件私事,我是應該向您致謝的。
  42. 何應欽.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年10月. 何:那一篇文章到現在我都沒給外人看。岡村:我在裏面曾提及過去和日軍打過仗的,中國軍隊最強,俄、英、美次之。何:是的,您也提及最強的中國兵負於日軍,係由於各高級將領之研究不夠。

書籍

  • Bix, Herbert B. . Harper Perennial. 2001. ISBN 0060931302.
  • Trevor Nevitt Dupuy; Curt Johnson; David L. Bongard. . London: I. B. Tauris, Limited. 1992. ISBN 978-1-85043-569-3.
  • Fuller, Richard. . London: Arms and Armor. 1992. ISBN 1-85409-151-4.
  • Hayashi, Saburo; Cox, Alvin D. . Quantico, VA: The Marine Corps Association. 1959.

外部連結

军职
前任:
畑俊六
中国派遣军司令官
1944年上任
日本投降
前任:
多田骏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1941年上任
繼任:
冈部直三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