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女郎

軍中女郎》(),或譯聯隊之花,是多尼采蒂作曲的一部二幕法語喜歌劇,1840年2月11日在巴黎首演,後來稍作改動,也在意大利上演。它在1929、1933、1953、1962年四度改編電影,

La fille du régiment
多尼采蒂喜歌劇
劇中人物瑪麗和叙尔皮斯
作词
  • Jules-Henri Vernoy de Saint-Georges
  • Jean-François Bayard
语言法語
首演
1840年2月11日 (1840-02-11)
巴黎Salle de la Bourse

多尼采蒂在1838年至1840年間居住在巴黎。他當時在為巴黎歌劇院創作《波留托》(即《殉道者》的法語版),進展不是很順利。他抽空寫成了《軍中女郎》,這成為他的第一部法語歌劇。這部劇在當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劇中的詠歎調<朋友們,這是個慶典的日子>(Ah! mes amis, quel jour de fête!)尤其出名[1],因2分钟内需连续唱出9个高音C而被称为“男高音禁区”[2][3]

历史

这部剧的首演并不成功[4],首席男高音频繁跑调[5]。观众中的法国男高音歌唱家吉尔伯特·杜普雷兹也说:“多尼采蒂常向我抱怨他作为作曲家的自尊如何在巴黎备受打击。他的优点从来都没有体现出来。我也亲眼看到了《军中女郎》的失败,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崩坏”。[6][7]

埃克托·柏辽兹也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说它可能既没有得到作曲家本人也没有得到大众的严肃对待[7]。不过,泰奥菲勒·戈蒂埃对它的评价却不错,说它配得上法国人给多尼采蒂的待遇[8]

虽然首演并不成功,但是它随后还是迅速走红,在1871年已完成500场演出,1908年达到一千场。[9]

剧情

故事背景设置在19世纪早期的拿破仑战争中,地点位于瑞士提洛尔。主角是法军的随军女商贩玛丽(Marie)。

参考文献

  1. "Tenor on top of the high C’s in Donizetti op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Mike Silverman,AP News,5 February 2019
  2. . 光明日报. 1998-01-07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1). 在《军中女郎》的第一幕中有一段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被视为是男高音的禁区,它非常著名也非常难于演唱,因为在这段咏叹调中作曲家要让演唱者在2分钟内连续唱出9个强劲而又有力的高音C,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3. . 新华网. 2005-12-09 [2020-09-12]. 1972年,他在演出《军中女郎》中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多么快乐的一天》时,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
  4. Ashbrook 1982, p. 146.
  5. Ashbrook 1982, p. 651, note 45.
  6. Gilbert Duprez, Souvenirs d'un chanteur, 1880, p. 95 (at the Internet Archive).
  7. Quoted and translated by Ashbrook 1982, p. 146.
  8. Ashbrook 1982, p. 651, note 46.
  9. Wolff, S. Un demi-siècle d'opéra-comique (1900–1950). Paris: André Bonne, 1953, pp. 76–77
  • Ashbrook, William (1982). Donizetti and His Oper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3526-X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军中女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