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

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1]英語:)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克利福德·格爾茨最富盛名的早期作品之一[1][2]。其主要论点为,印度尼西亚许多世纪以来稻作的强化产生了更多是社会的复杂性,而不是技术或者政治的变革,这一过程也被作者称为“内卷化”(英語:,也译为过密化)[3]。“内卷化”理论被引入到中国农村研究后,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并被引申到不同的领域,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高频术语之一[3]

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
1963年首版封面
原名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作者克利福德·格爾茨
类型文学作品[*]
语言英语
发行情况
出版机构加州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63
出版地加州伯克利洛杉矶
页数208
规范控制
ISBN978-0-520-00459-7

内容

本书采取了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4],描述了印度尼西亚农业的两种形式,分别为稻作与火种,二者分布迥异,水稻耕种主要分布在生活着四分之三印度尼西亚人爪哇巴厘,而火种多分布在这些地区以外的次中心地带;后者在荷兰殖民者手中发展出了高效的出口农业,并呈现资本密集型方向特征,而前者却因为荷兰统治者的外部压力和人口增长导致的内部压力,无法向外拓展,只能不断加强水稻种植,增加水稻种植的人口数量[3],依然保持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5]

作者克利福德·格爾茨提出了“农业的内卷化”这一概念,以形容这种“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3][6]。格尔茨称内卷化的概念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古登威泽尔,原意为某文化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3][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民族独立未有带来印度尼西亚的快速发展,作者认为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体系是其深层原因:殖民体系只是被以给外国公司合同外包的形式取代了,精英阶层继续了旧有的体系,人口涌入导致了没有工业化的城市,最终带来的只不过是共同分担贫困(英語:)的模式从农村农业拓展到城市中[7]。跨国公司通过开采国家资源控制贫困人口,同时也提升了精英的权势,使得贫苦民众生活更难以受到制度保障,经济的增长也无益于大众[7]

评价

本书内容是克利福德·格爾茨作品中最具政治争议性的,因其隶属于一项受到CIA资助的麻省理工学院项目[8],该项目的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发展[4]。但大卫·普莱斯对其采访中,格爾茨称自己未被卷入计划的政治一面当中[8]克利福德·格爾茨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晚期反思道,这本书成为了一个“孤儿”,广受阅读和批评,而这些意见却未有提及自己更多的工作[9]

延伸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引用该概念到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分析[10][11],并提出“国家政权内卷化”()[12]。然而此定义遭到李怀印张佩国等学者的反驳,并强调华北村落存在自律性[13]

内卷化”概念因为1985年黄宗智所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而开始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受到关注[3][14][15]。此外,相关分析已拓展到国有企业分析[3]城市研究[3]、学术研究[16]、教育发展[17]、法律诉讼[18]、民主发展[19]、制度创新[20]等不同领域,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影响较广、提及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3]

参考文献

  1. 丁苏安. .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6-07: 168. ISBN 978-7-207-10746-6.
  2. 李继刚. . .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4-05: 62. ISBN 978-7-5613-5218-2.
  3. 刘世定;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2004, (5)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4. Reyna, Steve. . Identities. 1998, 43 (3-4): 431–465. doi:10.1080/1070289X.1998.9962597 (英语).
  5. 郝娜. . 刘亚伟 (编). .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0-05: 101–102. ISBN 978-7-5604-2758-4.
  6. 斯凯恩 (编). . .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4-06: 111. ISBN 978-7-5429-4213-5.
  7. McCullough, Coli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2019-03-29, 3 (1): 5. ISSN 2366-1003. doi:10.1186/s41257-019-0021-y (英语).
  8. Price, David H. .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2003-12-01, 23 (4): 373–401. ISSN 0308-275X. doi:10.1177/0308275X03234002 (英语).
  9. Geertz, Clifford. (PDF). Current Contents. 1991, 12: 8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2) (英语).
  10. 潘永强. . 孙和声; 唐南发 (编). . 吉隆坡: 燧人氏事业. 2007-10: 116–117. ISBN 9789832197263.
  11. 叶鹏飞. (PDF).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2: 67–69. ISBN 978-7-5112-5071-1.
  12.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委会编. .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12: 260. ISBN 7-5520-1919-0.
  13. 吴滔; 佐藤仁史.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09: 201. ISBN 978-7-218-09565-3.
  14. 黄宗智.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3-1. ISBN 9780804712200.
  15. 黄宗智.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ISBN 9787805157740.
  16. 吴廷俊; 阳海洪. . 新闻大学. 2007, (3). doi:10.3969/j.issn.1006-1460.2007.03.003.
  17. 贾德民. .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 doi:10.3969/j.issn.1007-421X.2017.03.005.
  18. 吴英姿. . 中国法学. 2011, (2).
  19. 郑曙村; 禚明亮.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5 (2): 48-53. doi:10.3969/j.issn.1671-3842.2015.02.08.
  20. 范志海. . 社会. 2004, (4)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