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商業銀行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機構代號:809),簡稱凱基銀行凱基商銀,是中華民國的中型商業銀行之一,隸屬於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目前國內分行據點共有53間。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KGI Commercial Bank Co., Ltd.
簡稱凱基銀行、凱基商銀
SWIFT識別碼CDIBTWTP
金融代號809
開設日期1992年2月11日
总部地址 中華民國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125號(營業部)
代表人董事長:魏寶生
總經理:曹慧姝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153.07億元(2014年10月)
主要股東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
網站https://www.kgibank.com/

歷史

2008年萬泰銀行企業識別系統招牌
2015年凱基銀行企業識別系統招牌
凱基銀行營業部位於中華開發金控總部大樓一樓

凱基商業銀行原為1990年由太子汽車創辦人許勝發發起成立的「萬泰商業銀行」[1],最初資本額新台幣120億元,主要股東包括太子汽車、幸福水泥士林紙業三富汽車東南水泥建大工業厚生玻璃[2]。萬泰商業銀行於1991年8月13日經財政部核准設立,1992年1月14日取得經濟部公司執照,1992年2月12日開始營業。

1998年4月13日,萬泰商業銀行以新台幣15.88億元併入台南第四信用合作社[3]。1999年7月,萬泰商業銀行自日本引進現金卡業務,首創臺灣現金卡服務,發行「喬治瑪麗(George & Mary)」現金卡,代言人是安以軒,並建置現金卡自動貸款機,「借錢便利、隨借隨還」的特性使萬泰銀行一炮而紅。後因其他銀行積極跟進現金卡業務,各銀行為了衝發卡量而紛紛降低信用卡及現金卡的申辦門檻,最後導致雙卡的呆帳急遽惡化,引發後來的雙卡風暴;而萬泰銀行是現金卡發卡量最大者,因此後續的呆帳問題也相對嚴重。2001年6月30日,萬泰銀行以新台幣8億元併入苗栗信用合作社[4]。2002年10月31日,萬泰銀行合併旗下子公司萬泰票券金融公司」。2003年7月28日,萬泰銀行以新台幣5.188億元併入新竹市第五信用合作社[5]

由於呆帳問題持續惡化導致資產淨值過低,萬泰銀行於2005年6月通過私募增資計畫,於2006年1月與美商奇異資融台灣控股公司(GE Capital Taiwan Holdings Inc.)(GECT)簽訂了股份認購契約。GECT以每股新台幣14元價格認購萬泰銀行現金增資1.97億股,總價約新臺幣27.6億元,取得萬泰銀行約一成股權。同時,萬泰銀行配合GECT要求,量身訂做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新臺幣62.5億元;最後再經轉換後,GECT共取得萬泰銀行24.9%股權及兩席董事,並參與萬泰銀行之經營[6][7]

2007年4月,萬泰銀行無預警宣布2006年度虧損高達新台幣112億元,遠超過當時市場預期;但至2007年8月仍未改善,萬泰銀行遭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在當月31日前增資,否則將遭到接管。最後在2007年8月31日確認,美國私募基金SAC Private Capital Group(SAC)MARK GROVE及奇異消費金融(GE Money)為了彌補虧損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先減資新台幣59億元再辦理私募現增,以每股新台幣2元入股萬泰銀行;兩家公司為此分別花費美金6.5億元及美金2.5億元,同時要求開發金控新光金控等債權機構「以債作股」,將所持約新臺幣132.5億元的萬泰銀債權轉換成萬泰銀約11.5%股權。由於開發金及新光金手中的債權將因而損失過半,開發金及新光金拒絕接受,後來在金管會的斡旋與施壓下才勉強同意。太子汽車在此過程完全退出萬泰銀行之經營[8],萬泰銀行完全交由SAC經營[9]。2007年12月28日,萬泰銀行完成增資約新台幣420億元,SAC成為實質最大股東,GE Money亦同時參與增資,SAC與GE Money共同取得80%以上股權。

2010年4月8日,萬泰銀行更換企業識別系統,以「從心出發,啟動財富」為設計概念,以四方圓融的立體樞紐象徵用心啟動新思維,以C與B結合成元寶的意象,C與B中間的渠道象徵財富活水長流。2011年1月1日,萬泰銀行新組織上路,確立五大事業群:「通路事業群」、「整合行銷事業群」、「企業金融事業群」、「消費金融事業群」、「金融同業事業群」。

萬泰銀在歷經近四年的體質改善後,首度於2012年交出獲利近新臺幣30億元的成績單。

2014年2月10日,開發金控以萬泰銀行每股現金新台幣13.4元換開發金控普通股0.2股,合併萬泰銀行[10],合併總金額約新台幣230.94億元[11]。9月15日,開發金控完成將萬泰銀行併入為子公司,萬泰銀行股票轉換後下市[12]

2015年1月5日,萬泰銀行更名為「凱基商業銀行」[13][14],企業識別系統改用開發金控企業識別系統。5月4日,開發金控將開發工銀企業金融金融市場業務讓與凱基銀行[15]。5月12日,凱基銀行營業部遷入開發金控大樓,並導入新開發的智慧填單系統[16]

2018年3月,凱基銀行爆出外匯交易員以12.6億美元(約新台幣351億)操作加拿大幣,最終導致81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的虧損,讓凱基銀行於該月份列帳新臺幣2.4億元的虧損,此為凱基銀行併入開發金控後首宗大筆的外幣操作虧損案[17]

參考資料

  1. 林志祥. . 聯合晚報. 1990-07-21.
  2. . 經濟日報. 1991-10-01.
  3. 邱馨儀; 黃登. . 經濟日報. 1998-02-10.
  4. 謝偉姝; 李錦珠. . 經濟日報. 2001-06-16.
  5. 林宜諄. . 經濟日報. 2003-06-07.
  6. 廖珮君. . 台灣蘋果日報. 2006-01-24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7. 呂淑美. . 經濟日報. 2006-08-10.
  8. 蘇恩民、財經中心. . 台灣蘋果日報. 2008-01-26 [2014-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4).
  9. 洪凱音; 溫建勳; 呂淑美. . 經濟日報. 2007-09-01.
  10. 中華開發金控併萬泰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02
  11. 田裕斌. . 中央通訊社. 2014-02-10 [2014-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中文(台灣)‎).
  12. 陳瑩欣、林巧雁. .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9-16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13. 陳瑩欣. . 台灣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4-10-09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14. 田裕斌. . 中央通訊社. 2014-10-09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中文(台灣)‎).
  15. 楊筱筠. . 聯合報. 2015-05-05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中文(台灣)‎).
  16. 葉憶如. . 聯合晚報. 2015-05-12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4) (中文(台灣)‎).
  17. 戴瑞瑤,凱基銀爆交易員炒匯大虧2.4億 金管會:已著手調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ETtoday新聞雲,2018-04-24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凱基商業銀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