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莎

凱莎·羅斯·塞伯特英語:1987年3月1日),藝名凱莎英語:),2014年之前使用舊藝名惡女凱莎英語:发音为/kɛʃə/[5],是一名美国歌手詞曲作家、饒舌歌手及演員。2005年她已踏入業界,負責作詞作曲,背景合唱,並在一些MV中出演過。2009年初,与Flo Rida在冠军单曲"Right Round"合作,知名度慢慢打開。2009年8月,她的出道单曲——《跑趴滴答》(Tik Tok)发行,本曲獲得極大成功,在美國單曲榜連續九週冠軍,创下女歌手單曲周下载史上最高记录(61萬),且在全球十一國單曲榜奪冠。她的首张专辑——《派對動物》(Animal)在2010年初發行,在首周奪冠。

Kesha
凱莎
凱莎於2014年
女歌手
昵称
  • 钱婆
  • 从良凯莎
国籍 美國
出生Kesha Rose Sebert
凱莎·羅斯·塞伯特

(1987-03-01) 1987年3月1日
 美國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职业
  • 歌手
  • 詞曲作家
  • 饒舌歌手
  • 演員
音乐类型
演奏乐器
  • 聲樂
  • 鋼琴
  • 吉他
  • 鍵盤
  • 合成器
出道地点 美國田纳西州納許維爾[1][2][3][4]
出道作品Tik Tok
代表作品Tik Tok
《We R Who We R》
Die Young
《Take It Off》
活跃年代2005年-現在
唱片公司
网站keshasparty.com

凱莎家裡經濟狀況一直不好,離家開始工作的四年裡只靠著唱合聲和當服務生打零工,更是窮得要命。她早期使用的藝名「Ke$ha」中包含了貨幣符號,有部分原因就是在說她需要「錢」。

自從專輯《雨後彩虹》推出後,凱莎把藝名Kesha原本的貨幣符號改回原本的s,改變以往需要錢的形象。

於2013年,惡女凱莎和知名饒舌歌手嘻哈鬥牛㹴合作推出"Timber",頗受好評。8個月內,YouTube上的Timber MV已經有超過7億的點閱率,目前甚至有12億的點閱率。


生平

1987-2005年:早期生活

1987年3月1日,凱莎在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出生。凱莎的爸爸在她出生前就跑了,她到現在還不知道爸爸是誰。她媽媽Pebe Sebert,也是一位創作歌手。身為單親媽媽的Pebe Sebert在舞台與家庭間奔波,辛苦的將凱莎和她哥哥Lagan帶大。[6]母子三人生活在經濟方面有不少困難,是領著救濟金與補助才得以維生的。[3][7]1991年,她們搬到了田納西州,並定居在此。母親常常將凱莎和Lagan帶到錄音室,並鼓勵凱莎唱歌。[3][7] 她們家曾在2005年影集拜金女新體驗英語:)中出現過。

凱莎這時已開始進行音樂工作,並唱了一些demo。母親教凱莎音樂知識,母子也常在她放學回家後一起寫歌。[3][8][9][10]她在提到自己中學時非常認真,並在SAT考了將近滿分的優異分數。[10]17歲時,音樂製作人Dr. LukeMax Martin強力說服她回到洛杉磯並投入音樂事業。她聽從建議而輟學,後來才回來拿高中畢業證書[7][11]兩人之前看過了凱莎的作品而大為稱讚,並將她簽入Dr. Luke的唱片公司。[12][13]

2005-2009年:事業起步,幕後工作

17歲來到洛杉磯後,她參與Paris Hilton單曲《Nothing in This World》的背景合唱。[8]Dr. Luke和凱莎之後慢慢疏遠,她跳槽到David Sonenberg的公司DAS。她開始與一些頂級作曲者合作,並快速成長,例如她將自己節奏導向的音樂風格歸功於當時與Greg Wells的合作。[13]她也參與了The Veronicas單曲《This Love》製作,與Toby Gad合作。[14]這時,她想請名歌手Prince幫她製作音樂,結果自己闖入了他比華利山的家去找他。被抓包後她被丟了出去,但有得及把自己的作品交到Prince手上,雖然後來Prince也沒聯絡她就是了。[7]她回憶「我當時覺得沒怎樣,但現在想起來我根本是神經病一個。」[15]

凱莎這時仍是默默無名,只好一邊當服務生和電話推銷員維持生活。[3][7][9] 她後來又離開了DAS ,回去Dr.Luke的公司。[13] 她之後在布蘭妮作品〈Lace and Leather〉中唱和聲[2] 並在凱蒂·佩芮單曲〈I Kissed a Girl〉的MV出演。她和佩芮兩人是多年的好友,過去都還不紅時在一起在洛杉磯努力了很久。[16]

2009年初,Kesha在佛羅·里達大熱冠軍單曲〈Right Round〉中合唱,開始受到廣泛注意。[17] 她形容這次合作是"意外",她只是路過剛好碰到正在製作這首歌的Flo Rida和Dr. Luke。[18] 佛羅·里達這時需要一個女聲,Dr. Luke就推薦旁邊的凱莎。成品出來後,佛羅·里達非常滿意,兩人又合作了兩首歌。[5] 然而,凱莎沒有在〈Right Round〉的美國版本上被列入製作名單,也沒有收到一塊錢版稅。[13][17] 她也拒絕在MV中出演,雖然這明明是很好的露臉機會。她後來在訪問中解釋這些反常情況的原因:「你要有耐心,你要做對的事。如果想當個光明正大的藝人,什麼時候說「不」很重要。我知道他們要我演蕩婦之類的角色。」[19] 本曲之後取得巨大成功,但凱莎還是窮得要命。這件事就是她給自己取了「Ke$ha」這藝名的原因。她回憶「那首歌後來紅到爆,我不管走到哪都聽到那首歌。當我在超市裡連顆馬鈴薯都沒錢買時,卻還是聽到自己的聲音在旁邊放著...我就想諷刺一下,諷刺整個關於錢的事。我這人事實上不很看重錢,就在名字上相反過來強調錢。」[8]

2009-2011年:出道專輯《派對動物

主條目:派對動物食人族

之後,凱莎被多家公司看中,最後選擇簽入RCA Records,並開始製作自己的出道專輯。[4][7][17]她的出道單曲"Tik Tok", 8月上旬在美國發行,在10月派台播放。[20][21]之後她進行了一些活動,包括共寫了麥莉·希拉專輯《The Time of Our Lives》的標題曲,在嘻哈鬥牛梗的專輯出現,並在《Women's Wear Daily》雜誌封面出現。[22]她也參與Calvin Harris的英國巡演,和Mickey Avalon的美國巡演。[16][22]她也在麥迪遜花園廣場參加Z100舉辦的活動演出。

跑趴滴答》在紐西蘭單曲榜奪冠,成為她生涯首支冠軍,[14] 之後勢不可檔,陸續在十個國家奪冠,並在其他幾國進前五名。[23] 本曲在美國本土的成功更是巨大,打破了女歌手單曲單周下載史上最高紀錄,周銷達61萬次,在總排名則是第二(第一就是"Right Round"),也打破了Top 40 Mainstream airplay單週記錄,且據美國單曲榜冠軍共九周,是1977年Debby Boone的"You Light Up My Life"後據冠軍最長之女歌手出道單曲。[24][25][26][27]

2010年1月5日,凱莎的出道錄音室專輯《派對動物》在美國發行,評價非常兩極化。《滾石雜誌》:「評價討人厭,讓人反感,但旋律好記得可怕。」[28] 本作首周銷量152,000,登上冠軍。[29] 她為本專輯共製作了200首曲子,前後歷時七年,最後選出14首收入專輯。她和歌手賈斯汀·比伯在第52屆格萊美獎一起出席。[13]

凱莎於2010年4月17日在Saturday Night Live首次登場。[30] 她在2010年除個人活動外,與其他歌手的合作活動也很多。包括共作Miranda Cosgrove的出道專輯,並在Taio Cruz的單曲"Dirty Picture",Travie McCoy的單曲"Want U Bad"合作。[31] 她也參與3OH!3和Mickey Avalon的作品。[32][33] 她也是RihannaLast Girl on Earth巡演北美部分的開場歌手,[34],並會參加音樂節的Lilith Fair復活場。[35]

2012年-2013年:第二張專輯《惡女反抗軍

主題目:惡女反抗軍我的瘋狂美好人生
凱莎於2012年11月今天秀的演出

2012年12月30日,凱莎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惡女反抗軍》發行,專輯於2011年她在個人巡演期間開始創作。她的主要合作對象盧克博士馬克斯·馬丁皆參與了專輯的製作。而烈火紅唇合唱團的主唱韋恩·柯尼在得悉凱莎為自己樂隊的歌迷後亦向她提出合作的計劃,參與了專輯其中一首歌曲的製作。[36][37]此外,凱莎亦於樂隊的專輯《The Flaming Lips and Heady Fwends》的歌曲《2012 (You Must Be Upgraded)》裡獻聲。伴隨專輯的發行,凱莎亦於2012年11月透過試金石出版社推出了自傳我的瘋狂美好人生》。專輯的首波主打為《Die Young[38],維持了一貫的電音卻帶有一點清新的曲風,這張單曲在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空降第13名,並於其後獲得最高第2名。[39][40]歌曲亦打進歐洲及英語世界各國榜單,並打進澳洲、加拿大與比利時單曲榜的前10名。[41]專輯的第二波主打《放馬過來》發行後的商業成績欠佳,最高只登上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第27名,中斷了其連續獲得前10名熱門單曲的紀錄。然而歌曲以最高第9名的成績延續了其連續獲得告示牌主流四十強單曲榜前10名的紀錄。[42][43]2013年3月,凱莎確認了「惡女反抗軍演唱會」的計劃,北美場次為與嘻哈鬥牛㹴的共同巡演。[44]專輯的第三波主打《瘋狂女孩》於2013年4月發行,同樣獲得欠佳的反響,最高只登上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第40名,並於主流四十強單曲榜最高登上第19名。然而歌曲於南韓與比利時獲得不俗的成績,分別最高登上第2名與第5名。2013年4月,MTV開始啟播凱莎的個人紀錄片《凱莎:我的瘋狂美好人生》。[45]

2013年7月,烈火紅唇合唱團確認將會與凱莎推出一張合作錄音室專輯,然而這項計劃於同年冬天被取消。[46]凱莎其後向歌迷表示此舉動並非自己能控制,並表示自己其實很想發行這張專輯,甚至是免費發行,因為自己並不在意金錢。[47]2013年10月,凱莎與嘻哈鬥牛㹴推出了由盧克博士製作的合作單曲《擋不住》。歌曲於發行後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成為凱莎第3首告示牌百強單曲榜冠軍單曲,同時為第11首打進前10位的單曲。[48]

2014年-2016年:官司糾紛與事業中斷

2014年1月,凱莎因身體問題入住了療養院,其後於康復後宣佈把藝名中的錢幣符號去掉,正式改為本名「Kesha」。[49]2014年6月,凱莎與布拉德·帕斯利路達克里斯一同成為美國廣播公司的節目《Rising Star》的評審。[50]2014年10月,凱莎起訴她的製作人盧克博士涉嫌對自己性侵犯、性騷擾、性暴力、情緒虐待以及違反加州十多年工作的商業行為。凱莎要求初步的禁制令使她與Kemosabe Records解約,其後訴訟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紐約最高法院的法官雪莉·科恩雷希於2015年2月駁回了凱莎的訴求。[51]2015年4月,法官雪莉·科恩雷希駁回了凱莎對盧克博士的所有指控。[52]

2015年6月13日,凱莎參與了於克里斯多弗街西邊舉辦的洛杉磯同志遊行慶典。2015年10月,凱莎客串了連續劇《處女情緣》的第二季,飾演主角的敵對鄰居安娜貝兒。[53]2015年8月,凱莎公開了關於即將到來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的部分信息。在與《Teen Vogue》的專題訪問中,凱莎曾提及自己在療養院治療期間錄製了14首歌曲。[54]其後她於SoundCloud公開了親自創作的歌曲《Lover》,被認為是即將到來的第三張專輯之中的歌曲。歌曲其後收錄於製作人Spookey Ruben的專輯《Welsh Rarebits》之中。2015年10月,凱莎於Instagram上傳了關於她即將到來的歌曲《Child of the Moon》的部分資訊,但照片其後被移除。[55]凱莎於與《Teen Vogue》的訪問中亦提到歌曲帶有「史蒂薇·妮克絲般怪異的感覺」。[56]2015年12月,凱莎宣佈組成了鄉村與經典搖滾樂團「Yeast Infection」,其後於12月23日在納士維進行現場演出。[57][58]

2016年至今:新音樂與《雨後彩虹》

主題目:雨後彩虹

2016年,凱莎於「科切拉音樂節」與捷德表演了捷德專輯裡的歌曲《真實色彩》,成為她自與製作人的官司後的首場受矚目的公開演出。[59]歌曲的錄音室版本其後於2016年4月成為單曲發行。[60]凱莎其後於「2016年公告牌音乐奖」進行翻唱卜·戴倫經典歌曲《It Ain't Me Babe》的表演。[61]2016年夏天,凱莎確認了她的第三個世界巡迴演唱會「Kesha and the Creepies: Fuck the World Tour」。巡演於2016年7月23日於拉斯維加斯開始,並於2016年10月29日於緬因州結束。演唱會包括多首搖滾與鄉村風格的翻唱歌曲,以及個人的熱門歌曲的重製版本。[62][63]凱莎於演出期間錄製了22首歌曲給予公司[64][65],其後被確認正在為第三張錄音室專輯進行錄製。[66][67]

2017年7月5日,凱莎透過Instagram宣佈將於隔日發行新單曲《祈禱》。歌曲的音樂錄像帶於2017年7月6日於YouTube正式公開。[68]歌曲同時是她於2017年8月11日發行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雨後彩虹》的首波主打單曲。[69][70][71]

2017年8月20日,凱莎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雨後彩虹》僅在短短一週內就攻下告示牌的專輯排行榜第一名[72],同時也成為凱莎的第二張冠軍專輯(第一張為《派對動物 》,相聚七年七個月又10天)

個人風格

形象

凱莎的人和她的音樂常被別人批評輕浮,世故,粗糙。她對自己則有另一套看法:

「我為了實現我的夢、我的路、我的熱情,已經奮鬥了不知多少年。我花了極多的心血,時間,和努力在裡頭。我覺得大家這樣錯誤的表達,只從一個維度看我,還滿鳥的。」 [73]

凱莎的造型特色是雜亂的頭髮,髒而粗糙的化妝,她自詡為「垃圾美學」,還半開玩笑地說「為減緩全球暖化並且節能減碳,所以我不喜歡洗澡。」這造型習慣來自於她早期未成名時很窮,所以只好用有限的錢盡量讓自己好看一點。[74] 她提到Keith Richards是她造型的靈感。[8] 另外,她右眼誇張的眼妝,是受了「發條橘子」的啟發。[75]

另外事實上,她遠在出道前就已經在Pub與俱樂部等小型場地進行了上百場的現場演唱,現在仍在繼續。她的形象本來就是從派對型的休閒場合塑造出來的。

思想

凱莎列出Prince貝克皇后樂團瑪丹娜Johnny CashAaron Neville[1][76][77]Beastie BoysThe Damned等早期經典樂手為她的主要的影響來源。[77]她故事性的歌詞則是被鄉村音樂影響。[7]

Kesha參與自己所有作品的詞曲創作。[13] 她認為音樂本來就該是不羈而隨興的,開心最重要。並強力支持自己在Animal專輯全部寫流行曲風的作法, 為的是反對「太正經的聲樂東西」,而想「給大家一些聽了高興的東西」。不過在專輯《食人族》中的單曲哈洛德之歌(The Harold Song)似乎就是個例外。[18] 她重視音樂的節奏勝於旋律,大部分作品也屬於舞曲,其中多數包含了很重的電子樂成分。 Animal包含了重節奏流行快歌,到高科技舞曲,以及吉他riff等等。[78] 關於慢版敘事曲,她說 「即使我寫慢歌,裡頭也會加點four-on-the-floor之類的東西,讓你跟著點頭。」[16] 她理想中自己演唱會可以「很吵鬧,很好玩,最好大家一起跳舞。」[16]

她提到專輯《派對動物》的歌詞非常真實,[16] 基本上就是她自己的生活感受。她說到將專輯取名為「Animal」的第一個原因:「我是動物,你也是動物,大家都是動物。但我們有時卻忘記了動物的本能與感情。」[9]

將專輯取名為「Animal」的第二個原因,是來自她對人性的感受: 「 我研究動物的行為很久了。直到有次我穿著金色比基尼潛水,結果被一隻梭魚追殺,差點被吃掉。那時我就想,為什麼他要追我呢?為什麼他要吃我呢?我研究了好久,最後我發現,動物都喜歡閃亮的東西,尤其是金色銀色。人這動物也一樣。我把自己搞得閃亮亮站上台,觀眾就會喜歡。」[73]

另外,她很不爽音樂上對男女的雙重標準。所以,在"Blah Blah Blah" 和"Boots and Boys",她刻意用男人講女人的角度來寫歌詞。[3][75]

但她也叫大家別對某些歌詞太認真,好玩就好。例如《Tik Tok》中她用傑克丹尼威士忌刷牙的情節,遭到一些批評。她解釋:

「大家還真的對那生氣了,可是拜託, 用傑克丹尼酒刷牙?哪個女的會這樣搞? 大家好像在問我「請問,您真的提倡用波旁酒刷牙嗎?” 我就“是的,我這樣刷,每天都這樣刷,而且老少咸宜,尤其八歲小孩最適合喔!” ...呃,你們在講啥?當然是假的啊。」[73]

歌唱方法

凱莎善用帶Rap的唱腔,[13] 代表例子是單曲"Tik Tok"。 《紐約時報》稱讚本曲的成功是「完美且毫無阻礙地將白人Rap融入流行音樂。」[19] 洛杉磯時報 將她的聲音和L'TrimmSalt-N-Pepa作比較[79] 另外,凱莎被批評使用Auto-Tune軟體在專輯《派對動物》上。[80]

作品

專輯

巡迴演唱會

個人

  • Get Sleazy Tour》(2011)
  • Warrior Tour》(2013–2015)
  • Kesha and the Creepies: Fuck the World Tour》(2016–2017)
  • Rainbow Tour (Kesha)》(2017–2019)
  • High Road Tour》(2020)

開場歌手

  • 蕾哈娜Last Girl on Earth Tour (北美地區) (2010)

參考文獻

  1. Collins, Hattie, , RWD Magazine, 2009-11-24 [200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2)
  2. Sullivan, Matt, , Esquire (Hearst Communications, Inc.), 2009-08-13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5)
  3. Day, Elizabeth, ,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2009-11-29 [200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2)
  4. (新闻稿). RCA Music Group. [2009-12-29].
  5. Mazzella, Alysia, , 21-7 Magazine, 2009-03-02 [200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6. Axelrod, Nick, , Women's Wear Daily (Fairchild Fashion Group), 2009-08-26 [October 20,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7)
  7. , RCA Records, [200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8. Lynch, Joseph,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12-11 [200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9. Malone, Aibhe, , Independent.ie, 2010-01-08 [201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8)
  10. , NPR, 2010-01-16 [201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0)
  11. Barnett, Sophie, , MTV Networks, 2010-03-24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9)
  12. Scaggs, Austin, , Rolling Stone, 2010-01-26 [201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9)
  13. Werde, Bill, , Billboard, 2010-02-19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14. Moses, Hussein, , MTV Networks, 2009-10-26 [200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15. Barracato, Joseph, , NYP Holdings, 2010-02-06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1)
  16. Geraint, , We Are Pop Slags, 2009-10-28 [2009-10-29]
  17. Gordon, Sandra,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9-11-25 [200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9)
  18. Levine, Nicke, , Digital Spy Limited, 2009-11-13 [2009-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5)
  19. Caramanica, Jon, ,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3, 2009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5)
  20. , iTunes (Apple Inc.), [200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21. , Friday Morning Quarterback Album Report, Inc., [200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4) 10/5 Mainstream
  22. , αCharts.us, [200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7)
  23. Trust, Gary,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9-12-24 [200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24. Pietroluongo, Silvio,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9-12-30 [December 31,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25. Trust, Gary,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January 25, 2010 [201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26. Pietroluongo, Silvio,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10-02-11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27. Rosen, Jody, , Rolling Stone, 2010-01-04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8)
  28. Caulfield, Keith, ,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10-01-23 [201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29. ,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2010-04-01 [201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30. .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5).
  31. Vena, Jocelyn, , MTV Networks, 2010-04-02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5)
  32. (新闻稿). Avid Exposure. 2010-03-10 [201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1).
  33. Wete, Brad,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0-04-05 [201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9)
  34. Itzkoff, Dave, , The New York Times, 2009-12-10 [200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35. . Popcrush.com. 2012-04-18 [201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36. . Pitchfork Media. 2012-04-05 [201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8).
  37. James, Nicole. . Fuse. Madison Square Garden, Inc.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38. Trust, Gary. . Billboard. [201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39. Trust, Gary. . Billboard. 2012-10-24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7).
  40. . Ultratop 50. Ultratop & Hung Medien / hitparade.ch. [201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4) (荷兰语).
  41. Trust, Gary. . Billboard. 2012-12-26 [201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42. Ke$ha "C'Mon" chart history
  43. . MSN.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1).
  44. . MTV News. [2014-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45. McGovern, Kyle. . Spin. 2013-04-03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4).
  46. . Rolling Stone. 2013-10-24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1).
  47. . Idolator. [2013-12-01].
  48. Ossad, Jordana. . E!. 2014-03-07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4).
  49. Michael O'Connell.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50. Barbara Ross. . Daily News. New York. 2016-02-20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51. Goldstein, Jessica. . ThinkProgress. [2016-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52. . xposé.ie. 2015-09-15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53. Mike Wass. . Idolator. 2014-06-25 [2015-06-12].
  54. Josep Vinaixa. . Ultimate Music. 2015-06-10 [2015-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3).
  55. Christina Lee. . Idolator. 2014-07-11 [2015-06-12].
  56. Lee, Christina. . Idolator. 2015-12-24 [2015-12-25].
  57. Evans, Dayna. . New York (New York Media, LLC). 2015-12-24 [2015-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58. Kreps, Daniel. . Rolling Stone. 2016-04-17 [2016-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59. Lindner, Emilee. . Fuse. 2016-04-27 [2016-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7).
  60. Spanos, Brittany. . Rolling Stone. 2016-05-22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61. . Pitchfork. [2016-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62. Spanos, Brittnany. . Rolling Stone. 2016-07-19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63. McHenry, Jackson. . Vulture. 2016-10-26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8).
  64. McDermott, Maeve. . USA Today. 2016-10-26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7).
  65. Ungerman, Alex. . Entertainment Tonight. 2016-09-1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66. Denham, Jess. . The Independent. 2016-09-1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67. keshaVEVO, , 2017-07-06 [2017-07-07]
  68. Kaufman, Gil. . Billboard. 2017-07-06 [201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69. Johnson, Zach. . E! News. 2017-07-06 [201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70. Legaspi, Althea. . Rolling Stone. 2017-07-06 [201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71. . Billboard. [201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9).
  72. Cairns, Dan, , Times Newspapers Ltd., 2010-03-07 [201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5)
  73. Piazza, Jo, , PopEater (AOL Inc.), 2010-02-07 [2010-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9)
  74. Stevenson, Jane, , London Free Press, 2010-02-01 [201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4)
  75. , Pop Excess, 2009-08-23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9)
  76. Hess, Mike, , PopEater (AOL Inc.), 2010-01-11 [201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6)
  77. Jeffries, David, , allmusic (Rovi Corporation), [201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8)
  78. Powers, Ann, , Los Angeles Times, 2010-01-05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9)
  79. Keefe, Jonathan, , Slant Magazine, 2010-01-08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