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韻撮要

分韻撮要》是記載初粵語語音的韻書,作者和具體成書年代均不詳,在目前已知的版本中,經由武溪溫儀鳳(岐山)、溫繼聖(端石)二人編訂,嘗為清季中外學人稱引。

版本

《分韻撮要》自乾嘉以來,翻刻甚劇。現存最早的版本是由廣州雙門底壁魚堂梓行的單行本,由武溪溫岐山較輯,現時收藏於德國巴伐利亞邦立圖書館。這版本沒有寫明刊刻年份,也沒有前言後記,但封面上寫明是「梓行」,說明並不是根據他人版本而重鐫翻刻,至少可證它是經由溫岐山編訂的第一版本。

另一單行本爲藏於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的《元亨字彙分韻撮要》,沒有寫明年份,沒有前言後記,連誰人刊刻都沒記錄。書坊依照正文,把編者補足作「武溪溫岐山溫端石」二人,可證此版本乃根據上述壁魚堂版本翻刻。藏館根據原藏書人魯瓦耶(Jean Theodore Royer)身處的年代,估計刊刻年代大約在十八世紀。岑堯昊考證魯瓦耶最遲在1773年已懂得中文,他這本《分韻》可能是早年購得,或者由其中國朋友若瑟、亞彩所贈,相信此元亨本刊刻於十八世紀中後葉。[1]

後來傳世的《分韻》則多爲合刻本,即在一頁分欄刊印二三書者。合刻本依單行本翻刻,錯訛較單行本多[1]。當中最著名的有1782年[2]的《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3]。1856年,美國人衛三畏根據此版本的《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刻本出版了《英華分韵撮要》。馬禮遜自編書目的手稿,也有《江湖分韻酬世全書》、《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兩部合刻本。若計算不同書坊翻刻的《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或《尺牘輯要分韻撮要合集》,年代由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至1904年(光緒三十年),跨越百載。[1]香港陳湘記書局出版的《新輯寫信必讀分韻撮要合璧》,則是翻刻時間最晚的版本,其錯訛也比前述版本多。

硏究

近代對《分韻撮要》的論述,最早是黃錫凌於其著作《粵音韻彙》裏收錄的〈廣州標準音之研究〉一文,但他對《分韻》評價不高,認爲《分韻》與當時粵語讀音有差異的見現象,只由於《分韻》依據編者地方口音(黃錫凌認爲是南海順德的方音)而非標準粵語讀音。

相隔半世紀後,彭小川由1990年起發表一系列硏究文章,論定《分韻》反映了清代粵語面貌,它跟《粵音韻彙》的差異反映了粵語隨着時間的變化,而不是地方口音差異。彭小川並擬定《分韻》的聲母韻母音值,是歷來的第一人。自此以後,《分韻》受到學界重視。劉鎮發、張群顯等學者根據來華傳教士的語音描述,爲《分韻》修訂擬音,整合音系[4]。至今仍然不少《分韻》的新硏究。

韻部

《分韻撮要》分三十三韻部,每個韻部內小韻按照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排列,小韻有字義但無反切

分韻撮要韻部
次第 舒聲(當今) 入聲(當今)
(s)in (s)it
(w)ai
(k)i
(ch)ü
(sh)au
(t)ung (t)uk
(y)ing (y)ik
(p)an (p)at
(ch)eung (ch)euk
(k)ong (k)ok
十一 (ch)iu
十二 (gw)u
十三 (y)ün (y)üt
十四 (k)aai
十五 (t)ang (t)ak
十六 (s)-i
十七 (k)am (k)ap
十八 (k)aau
十九 (ts)oi
二十 (k)im (k)ip
二十一 (ch)oen (ch)oek
二十二 (s)oey
二十三 (f)o
二十四 (k)aam (k)aap
二十五 (f)aan (f)aat
二十六 (k)aa
二十七 (kw)un (kw)ut
二十八 (f)ui
二十九 (ch)e
三十 (k)on (k)ot
三十一 (k)om (k)op
三十二 (p)aang / (ng)aang (ng)aak
三十三 ng

參考

  1. 岑堯昊:〈《分韻撮要》版本與音系新論〉,刊《中國語文通訊》第99卷第1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2020年1月,頁37-72。
  2. 目前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收藏的《江湖尺牘分韻撮要合集》爲翰寶樓刊刻的殘本,書的上欄是吳郡虞世英(學圃)所輯的《江湖尺牘》,下欄是《分韻》,全書其實沒有寫明刊刻年份,1782年乃書序〈花港主人序〉中的乾隆「壬寅年」。
  3. 彭小川:〈粤语韵书《分韵撮要》及其韵母系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第04期。廣州:暨南大學,1992年。
  4. 劉鎮發、張群顯:〈清初的粤语音系——《分韵撮要》的声韵系统〉,刊《第八届国际粤方言学研讨会论文集》廣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頁206-223。

網絡鏈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