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
反切(又稱反語、音反)是中國自古以來漢字(廣義的)注音方法,一般取兩個常用字:前者稱反切上字,取其雙聲之聲母;後者稱反切下字,取其疊韻之韻母和聲調[註 1][1]。反切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之一。
汉语音韵学 |
---|
字音構造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韻母 (介音+韻腹+韻尾) 韻 (韻腹+韻尾/聲調) 韻攝 (韻腹+韻尾) |
上古汉语 |
- 詩經音系 - |
叶音 |
古无轻唇 古无舌上 古无正齿 古无邪纽 |
娘日歸泥 喻三歸匣 喻四歸定 照二歸精 照三歸知 |
中古汉语 |
- 切韻音系 - |
廣韻 平水韻 韻鏡 |
朝鮮漢字音 |
近代汉语 |
- 中原音韻、洪武正韻音系 - |
表音法 |
直音 反切 韻書 韵图 |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 |
至於反切法之發明有說啟發自西域梵文字[2],因此狹義上講,規律整齊的反切注音系統是拼音字母系統[3]。
反切 | |||||||||||||||
汉语名称 | |||||||||||||||
---|---|---|---|---|---|---|---|---|---|---|---|---|---|---|---|
汉语 | |||||||||||||||
| |||||||||||||||
越南语名称 | |||||||||||||||
越南语 | |||||||||||||||
儒字 | |||||||||||||||
名稱 | |||||||||||||||
諺文 | |||||||||||||||
汉字 | |||||||||||||||
| |||||||||||||||
日语名称 | |||||||||||||||
日語原文 | |||||||||||||||
|
起源考
反切以前的注音方法
在反切法誕生之前,直音法(即是「讀若某」、「如某」等)是常用的字書注音方法。這種方法在東漢之前佔據字書之主流,例如《說文・玉部》:「珣,讀若宣」;《說文・宀部》:「宋,居也,從宀木,讀若送。」等。一般是用一個字注另一個同音字。
也因此,直音法的侷限十分明顯:依時空之不同,每個字的發音都存在差異,且一些情況下,使用某字的假借字(如廣韻裡「行」字和「絎」、「胻」字等)或生僻字來注音,有時反而會造成不解[3]。這種情況在其他注音方法出現之後得到了改善,而韻書也常常把多種方法一起使用以追求準確。
反切興廣的年代
關於反切法之源起,學界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出現於佛教傳入中原後的東漢,魏晉開始盛行[註 2][4]。至於誰是第一個使用反切的人,自古以來便無定論,但總結起來不外乎三類:
- 一部分人認為是著《爾雅音注》一書的孫炎。比如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有:「孫叔然(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還有陸德明之《經典釋文・敘錄・條例》:「古人音書,止為譬況之說,孫炎始為反語」。
- 一部分人提出在孫炎之前便可見使用此方法(雖然並未按照定律)的例子,但具体始于何人也有争议。比如章炳麟的《國故論衡・音理論》就有:「造反語者,非始孫叔然也。」又說:「又尋漢地理志...應劭注:『垫音徒浹反』」指向了應劭;《一切经音译》又说:「古来音反,多以旁纽为双声,始自服虔」,服虔和應劭同是漢末人,與孫炎是同時代。
- 一部分人則認為反切的初創跟佛教傳入有關。例如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韻補》:「反切之學,自西域入中國」;鄭樵《通志・藝文略》:「切韻之學起於西域」等。這種說法有正史《隋書・經籍志》的支撐,進一步指出是漢明帝時隨佛經同入中國。
此三類說法在年代上並無太大出入,然而第三種「反切西域說」卻收到了很大的反對。例如以胡以魯為首的人指出,漢代以前所見的「合音」現象,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者焉」為「旃」等,就可以做為反對的證據。
钱大昕说《诗经》已有反切,並且驳斥反切受佛经的影响,“岂古圣贤之智乃出梵僧下耶”,“吾于是知六经之道,大小悉备,后人詹詹之智,早不出圣贤范围之外也”,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反切普遍使用與佛教傳入有關[5]。
但是雖然合音和反切都是二字得出一音,但是卻有本質的不同。合音完全出於自然,例如是先有“不可”,快讀時自然合音為“叵”,當中並無對字音作出有意識的分析,“不可”也不是為標注“叵”的讀音而出現。而反切則是自覺地分析漢字讀音的結果。
拼讀方法
中國古代因為沒有拼音,所以用兩個漢字來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第二個字(反切下字)注韻母和聲調。例如:𠁁,徒口切。“徒”的聲母為定母,中古擬音[d],“口”的韻母為侯韻,中古擬音為[əu],聲調為上聲,故𠁁為定母侯韻上聲,中古擬音為上聲[dəu]。
但是古字典的反切只適用於當時的古音,不可單憑古代字典的反切記錄套用于現代音。因爲古音和現代音有較複雜的演變規律,且不同的漢語族語言也有不同的演變。比如上面的𠁁,如果只憑古字典“徒口切”,取“徒”的普通話聲母t,和"口"的普通話韻母ou3,推斷為普通話讀做tou3,就錯了。因爲“徒”中古音聲母是全濁音[d],該聲母的非平聲字按規律在普通話中聲母要演變為清不送氣音d[t],同時這個中古全濁聲母影響了聲調演變,使中古上聲一律變為普通話去聲,即濁上變去律。所以𠁁的現代普通話讀音是dou4[təu˥˩]。
可見按照「上字取聲,下字取韻」的原則,古人或能很準確地讀出一字字音。然而,由於古今音變的關係,古代所製定的反切,到後世已不能再簡單地以「上字取聲,下字取韻調」的原則讀出該字正確讀音。 依《廣韻》一書,除了「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之原則,還有一口訣:「上字辨陰陽[註 3],下字辨平仄[註 4]」。
反切的局限
- 須先懂得一部份漢字才可以用反切法讀出字音
- 用作反切的上、下字太多,共有400多上字,1000多個下字,作為5000多反切字。如:東為德紅切十七,即有十七個同音字。
- 反切上下字聲韻調交雜,不便於拼音。上字有聲無韻、下字有韻無聲,完全依賴連讀,拼音方法並不方便。
- 在《大宋重修廣韻》一書,簡單易讀的字,往往用複雜的字作切語,如:「一」為悉切;「八」為博撥切。
註釋
参考資料
- 陳, 灃. .
- 鄭, 樵. .
- 王, 力. . 香港: 中國圖書刊行社 (China Book Press). 1984. ISBN 9620403282.
- 顏, 之推. .
-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五,《答问十二》。
- 李, 新魁. . 中華書局. 1983年11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