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笔名刘浏赵壮汉,男,四川安岳人,成都出生,[1]中国当代作家、红学家,擅长青年题材写作。研究《红楼梦》长达十余年,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开创了红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秦学。除了《红楼梦》,他也对《金瓶梅》研读了许多年。[2]

刘心武
出生 (1942-06-04) 1942年6月4日
 中華民國四川省成都市
筆名刘浏、赵壮汉
職業小说家
語言中文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母校北京师范专科学校
創作時期1977年至今
體裁小说、散文
文學運動“伤痕文学”
代表作班主任
钟鼓楼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
刘心武续红楼梦

生平

1942年,刘心武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移居北京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担任中学教师15年。1976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后任《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3]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开山之作,也被认为是新时代文学的发轫作,[1]引起轰动。

1985年出版長篇小說《钟鼓楼》。另发表《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发关注。

1986至1987在杂志《收获》开辟《私人照相簿》个人专栏,1999年出版《树与林同在》。

1987年《人民文学》杂志一、二期合刊,由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遭到批判,被收回销毁,刘心武遭到停职检查。[4]

1992年后发表诸多随笔。

1993年发表研究《红楼梦》的学术论文,并用小说形式发表,长期以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开创了红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秦学

1995年初步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直至2005年,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的不同版本超过130种。其多部作品已被译为捷克瑞典希伯来等文字出版。

2005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开讲《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集,但至23集时遭致红学家干预而停播。

2006年4月12日,刘心武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美国,4月16日于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揭密”演讲。2007年7月,继续在百家讲坛讲述《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

2010年3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

2011年2月,《刘心武续红楼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引发热议,谈论人群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质疑刘心武续写的权威性,力保名著不被“玷污”;另一派则期待尽早看到有别于以往的“红楼后二十八回”。[5]

2016年7月,书籍《刘心武揭秘〈金瓶梅〉》发行,他在书中揭秘了《金瓶梅》的成书之谜、西门庆死亡之谜、大结局之谜、影响《红楼梦》之谜等31个谜题。[2]

作品风格

刘心武常常從細節入手進行分析,因此其紅學理論多屬“索引派”。他所續的紅樓夢,以盡可能貼近原著中的判詞等細節為準,如賈寶玉和史湘云頭髮變白的情節,便是按照原著中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回目來寫的。由於苛求準確無誤地還原原著中的細微末節,常常不惜犧牲總體的合理性。[6]

评价

在《刘心武续红楼梦》出版后,红学大家周汝昌写诗祝贺并褒奖刘心武,肯定了刘心武不惧指责勇于探佚的精神,称赞刘心武为“勇士”、“君子”。[註 1]
周汝昌:如今幸而来了一位名作家刘先生,心甘情愿弥补这一缺陷,对于红学界来说,增添了实力,注入了新的思想智慧,我们应该表示热烈欢迎。[7]

刘心武曾经把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作《寄黄几复》中的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说是自己“梦中偶得”而发表,引发很多批评。在百家讲坛上讲《红楼梦》,又被人指杜撰

获奖作品

  •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 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 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曾获过全国性奖项。
  • 长篇小说《四牌楼》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主要作品

  • 刘心武精品集》第一卷
    • 长篇小说《钟鼓楼
    • 中篇小说《如意
    • 短篇小说《班主任
  • 刘心武精品集》第二卷
    • 长篇小说《四牌楼
    • 中篇小说《木变石戒指
    • 报告文学《5·19长镜头
  • 刘心武精品集》第三卷
    • 长篇小说《栖凤楼
    • 短篇小说《白牙
    • 中篇小说《小墩子
  • 刘心武精品集》第四卷
    •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 人生非梦总难醒
  • 刘心武自选集
    • 长篇小说《风过耳
    • 中篇小说《民工三部曲
    • 中篇小说《北海三部曲
    • 短篇小说《明星和我系列
    • 歌剧剧本《老舍之死
  • 自传《我是刘心武
  • 我爱每一片绿叶
  • 看不见的朋友
  • 我可不怕十三岁
  • 公共汽车咏叹调
  • 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 材质之美
  • 刘心武感悟平常心
  • 刘心武解读人世情
  • 藤萝花饼
  • 私人照相簿
  • 胡同串子
  • 偷父》(劉心武小說集)
  • 飘窗
  • 刘心武揭秘〈金瓶梅〉

红楼相关作品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目前出版至第四部)
  • 红楼望月
  • 红楼拾珠
  • 刘心武续红楼梦》,刘心武,ISBN:9787214068293,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1日。
  • 红楼眼神》(《刘心武续说红楼:眼神·拾珠·细处》与之是同一书)

脚注

  1. 周汝昌,《辛卯立春大节纪事二首:贺刘心武续红楼梦竣工》,“一贺岁得芳讯,壮哉勇士风。为芹收佚稿,何论异还同。二淡交慕君子,何事互寻求。三节一通问,四时总顺流。彩牛迎渌酒,金兔上红楼。胜业为芹献,源同云梦头。”

参考资料

  1. . 新浪网. 2006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8).
  2. . 成都商报. 2016-08-01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1).
  3. . 网易. 2012-07-28 [2015-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朱伟. . 2016-09-12 [2020-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5. . 人民网. 2011-02-23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人民网. 2011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7. . 搜狐网. 2017-11-12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15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