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東二

利東二Lei Tung II,代號D05)是香港南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現任區議員為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利東二
Lei Tung II
南區區議會選區
代號D05(1994年-)
範圍利東邨部份樓宇
人口14,666[1]
選民人數11,241[2]
區議員羅健熙
政黨民主黨
投票站利東社區會堂

範圍

現時選區範圍包含利東邨部分樓宇東昌樓、東業樓、東興樓、東茂樓、東昇樓及東安樓,與其相鄰的選區有鴨脷洲北利東一海怡東,由於選區設立時只包括利東(二)邨的東昌樓、東業樓、東興樓、東茂樓,故名稱源自於此,是鴨脷洲上唯一沒有海岸線的選區,投票站設於利東社區會堂

沿革

1991年區議會選舉利東邨漁安苑組成一個名為利東的雙議席選區,當時由民協黃敬祥、獨立朱俊賢香港公民協會高錦祥香港民主促進會葉松年角逐,結由黃朱二人以2,890及2,334當選,高葉二人得票2,069及1,088。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而利東邨依一二邨範圍被劃為利東一利東二兩個選區。因應漁安苑劃入鴨脷洲北選區,時任當區市政局議員黃敬祥利東區轉戰鴨脷洲北

1994年區議會選舉,此區共三名候選人競逐:獨立人士黃志毅民建聯成員曾錫明自由黨成員陳玉蓮。最終黃以1,152票,擊敗曾678票及陳537票當選。1999年2003年的區議會選舉,黃志毅均自動當選。黃2004年立法會選舉時支持范徐麗泰、屬區內街坊派勢力代表。

2007年區議會選舉,一直自動當選的獨立人士黃志毅,受到民主黨羅健熙挑戰,最終羅以1,478票不敵黃的1,505票。2011年區議會選舉,利東邨東昇樓由利東一劃入利東二。民主黨加強利東邨內的資源,繼續派出羅健熙服務利東二之餘,亦派區諾軒出選利東一,連同黃志毅爭取連任,加上人民力量成員盧中文狙擊民主黨,共三人參選,最終羅健熙以2,346票擊敗黃志毅的1,995票、盧中文的92票勝出。連同區諾軒勝出利東一席位,區羅二人被稱為利東孖寶,更與南區華富北區議員柴文瀚,因同為民主黨活躍人物而稱為區羅柴集團。[3][4]

2015年區議會選舉羅健熙競逐連任,分別面對民建聯彭兆基及熱血公民蔡文龍的挑戰,當中民建聯針對利東邨亦實行兩人(李嘉盈彭兆基)分別出選利東一二選區,亦稱為利東孖寶。[5]最終羅健熙以2,564票,擊敗1,854票的彭兆基、119票的蔡文龍及另外一名參選人鄧嘉樂21票勝出。

2019年區議會選舉,利東邨東安樓由利東一劃入利東二。羅健熙取得超過六成選票,打敗民建聯工聯會聯合推薦的譚晉杰成功連任。2020年12月,羅健熙獲選為民主黨主席。

歷屆議員

屆別議員政治聯繫
1991年-1994年黃敬祥
朱俊賢
香港民生民主協會
獨立
1994年-1999年黃志毅公屋聯會
2000年-2003年
2004年-2007年
2008年-2011年
2012年-2015年羅健熙 民主黨
2016年-2019年
2020年-2023年

歷屆選舉結果

2019年南區區議會利東二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民主黨 1. 羅健熙 4,737 62.84 +6.59
民建聯/工聯會 2. 譚晉杰 2,801 37.16 不適用
多数票 1,936 25.68 +10.10
2015年南區區議會利東二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民主黨 1. 羅健熙 2,564 56.25 +3.33
熱血公民 2. 蔡文龍 119 2.61 不適用
民建聯 3. 彭兆基 1,854 40.67 不適用
獨立 4. 鄧嘉樂 21 0.46 不適用
多数票 710 15.58 +7.66
2011年南區區議會利東二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人民力量/普羅政治學苑 1. 盧中文 92 2.08 不適用
獨立 2. 黃志毅 1,995 45.00 -5.45‬
民主黨 3. 羅健熙 2,346 52.92 +3.37‬
多数票 351‬ 7.92 +7.91
2007年南區區議會利東二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民主黨 1. 羅健熙 1,478 49.55 不適用
獨立 2. 黃志毅 1,505 50.45 不適用
多数票 27 0.91 不適用

參考資料

  1. (PDF). [2019-1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07).
  2. (PDF). [2019-1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20).
  3.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
  4.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5.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